陈敏
- 作品数:9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桃江县农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CERN野外台站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稻草还田的稻田生态系统N素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草还田环境下施N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N素吸收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配施N肥能显著提高水稻N索吸收转化功能,且高量常规N处理下尽管水稻N索吸收量增多,但只有一定量N素能转移到穗部,其余则仍然留存在营养器官中。所有处理N肥的吸收利用率为26.7%-30.7%、农学利用率为10.5—12.2kg·kg^-1,N肥利用率较低,且随着施N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与稻草配合施用,N肥利用率各指标中除吸收利用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指标(包括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根据稻田作物N素吸收转化状况与N肥利用率,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500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建议全年适宜配施N量为185kg·hm^-2。
- 佘冬立谢小立王凯荣陈敏
- 关键词:稻草还田稻田生态系统利用率
- 稻草还田的土壤肥力与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28
- 2008年
- 18年稻草还田定位试验和3年田间示范试验研究表明,稻草直接还田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效果。长期定位试验化肥+稻草还田区水稻产量相对无肥区(CK)增产80.8%,但与等量NPK的纯化肥区差异不显著。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短期稻草还田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产率达3.7%~6.8%。氮肥的增产作用显著,建议氮肥和习惯氮肥处理增产率分别为38.8%和47.4%,而氮肥的农学产量效益分别为每公斤纯氮增产谷粒13.7kg和11.7kg,肥料报酬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递减。经济效应分析表明,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佘冬立王凯荣谢小立陈敏林蕴华
- 关键词:稻草还田土壤肥力
- 桃江县水果生产现状及对策被引量:1
- 2015年
- 阐述了桃江县水果生产的现状,在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培训、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大政府扶持、创建品牌、加强水果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研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等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桃江县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陈普邓卫军符建立郭凝陈敏莫平
- 关键词:水果产业
- 野生葛资源综合利用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熊力夫钟石仑胡立冬周放鸣刘益群曾跃辉昌丽纯石达义周跃良熊昊平任国安曹孟奇肖兆丰胡雄伟赵应中高述华吴跃龙彭毅华龙建琪尹国才张德兵李卫彭晋安陈敏胡正明卢永福文吉春高胜兵
- 本项目运用植物分类学、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农业生态学、食品加工学的原理,对野生葛进行了系统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察,葛根深加工综合利用、葛规范化栽培、葛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等6个方面专题研究与试验示范...
- 关键词:
- 关键词:综合利用丰产栽培
- 完善好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浅议被引量:1
- 2014年
- 文章介绍了目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际承担的职能任务与人员配备情况,以及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法》修订实施的契机,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分析其内部岗位设置和分类,建立的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内容、指标及实施效果,指出基层体系建设后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旨在加强湖南省桃江县乡镇农技站建设,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 彭海波陈敏郭凝
-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草还田的土壤肥力与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通过连续2 a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稻草还田配施不同氮肥对稻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效养分供应能力,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传统牛耕下稻草还田增产率为2.8%,而机械旋耕下稻草还田增产率为3.5%,增产作用更为明显。氮肥的增产作用显著,但建议的减量施氮和农民习惯施氮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增产率分别为43.5%和48.5%,而氮肥的农学产量效益分别为增产谷粒14.7 kg/kg N和11.4 kg/kg N,肥料报酬率随施氮量增加递减。经济效应分析表明,机械耕作方式下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提高了氮肥的产量效益,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因过量施氮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 陈敏胡雄伟鲁霞飞陈普熊艳辉熊晖刘华李文平
- 关键词:耕作方式稻草还田水稻养分
- 稻草还田与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供应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比较研究了3年定位试验后稻草还田和施N水平对红壤双季稻作系统土壤供N能力、水稻吸N特征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年晚稻草秋季还田对来年早稻土壤NH4^+-N和作物吸N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早稻新鲜稻草还田使晚稻土壤NH4^+-N和作物吸N量均略低于移走稻草处理。稻草还田处理3年后,土壤可矿化N与移走稻草处理相比提高了35.4%~53.9%,且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生产量均高于移走稻草处理,稻谷增产率达4.0%~4.7%。施用N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NH4^+-N和可矿化N含量,且随着N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植株的累积吸N量和系统生产力(地上干物质量和产量)均显著的增加,建议N(全年施N量185kg hm^-2)和习惯N(全年施N量265kg hm^-2)处理相对于无N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35.2%和45.3%,而N肥的吸收利用效率分别为27%和25%,农学产量效益分别为每公斤纯N增产谷粒12.7kg和11.4kg。
- 佘冬立王凯荣谢小立彭英湘陈敏
- 关键词:稻草还田生产力
- 基于稻草还田的氮肥优化管理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在水稻秸秆还田环境下不同施氮模式对土壤N素供应、氮肥利用率及其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改善了土壤的供氮能力,不论在背景氮较低的砂性土壤上还是在背景氮较高的粘性土壤上,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N1、N3处理全年施氮量180kg.hm-2,其中桃江主试验中N1处理早稻施氮80kg.hm-2,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105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中N1、N3处理早稻施氮81kg.hm-2,晚稻施氮99kg.hm-2,N1处理早、晚稻氮肥施用分配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N3处理早稻氮肥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氮肥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相对于移走稻草+高量氮肥(N2处理其中桃江主试验早稻施氮量115kg.hm-2,晚稻施氮量为150kg.hm-2,分别以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早稻施氮量为108kg.hm-2,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量为132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之间稻田系统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但每年节约60~80kg纯氮化肥的投入,提高了其边际成本报酬率。分次施氮的效果表明,稻草还田下等量氮肥不同施氮模式(N1、N3)处理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稻吸氮高峰集中在分蘖旗至孕穗期,N1模式减少了基肥施氮量,防止了因作物未能及时吸收导致的土壤速效氮的损失,而适当增加作物后期施氮量又能有效缓减作物后期生长大量吸氮的要求与微生物分解稻草固持矿质氮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土壤的供氮状况,其效果最优。因此,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500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根据投入氮肥的边际收益,全年适宜配施氮量为180kg.hm-2,且各时期施氮量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 佘冬立王凯荣谢小立陈敏
- 关键词:稻草还田氮肥管理水稻
- 洞庭湖区不同肥力土壤磷肥不同用量对苎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为了探求不同肥力土壤上,苎麻最高产量磷肥的施用量。[方法]在确定氮肥、钾肥用量的基础上,将苎麻磷肥用量设4个处理,进行小区试验。把不同肥力的各个小区的苎麻产量(y)和磷肥施肥量(x)经计算机拟合,两者之间呈现二次曲线相关,得回归方程。通过计算,获得苎麻最高产量磷肥的施用量。[结果]苎麻的产量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磷肥用量超过一定量后反而减少;苎麻产量和磷肥施肥量两者之间呈现二次曲线相关,且相关性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在高、中、低肥力土壤条件下,苎麻最高产量的磷肥施用量分别为57.00、81.6、67.59 kg/hm2。
- 蒋上志苏伟郭凝唐春江陈敏刘大志熊艳辉熊晖
- 关键词:苎麻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