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芳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粳稻田杂草稻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初探被引量:48
- 2005年
- 通过对苏中地区单季稻田杂草稻特点的调查观察和相关试验表明,杂草稻的发生与耕作方式、栽培方式、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采取轮耕换茬,调整栽培方式及稻田适时管理等可控制杂草稻的发生。
- 孙敬东肖跃成黄秀芳焦维成陈俊才周有炎
- 关键词:杂草稻
- 发展优质无公害稻米 培植结构调整新亮点——泰州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 2002年
- 袁志章范正辉陈俊才黄秀芳
- 关键词:优质稻米产业无公害栽培
- 优质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通过研究认为 ,优质油菜轻简高效栽培要配套以下三项技术 :①选用适合直播的双低品种 ,并根据茬口早迟灵活采用不同播种方式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应用种子综合处理技术延长稻、油共生期 ,使套播期提早到10月上旬 ,最迟在 10月 15日前。每 6 6 7m2 播种量增至 0 .5~ 0 .6kg ,施氮量控制在 15kg,密度 2 .5万~ 3.5万株 ,氮、磷、钾比应为 1∶0 .4 7∶0 .5 5 ;③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 ,实行机械播种和收获。机械收获前 5~ 7d ,每 6 6 7m2 用4 0 %乙烯利 35 0ml对水 5 0kg均匀喷雾 ,促进角果成熟一致 ;且选用油菜专用收割机收获 ,可将机收损失率降低到8%以内。
- 黄秀芳孙旭明孙敬东
- 关键词:油菜套播机播播种方式
- 苏中地区直播稻生育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泰州地区直播稻的生育特性,明确了泰州不同稻区直播稻品种的选择,从播期确定、种子处理、化学除草、水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害防治、杂草稻防控以及灌浆期青枯防范等方面提出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 孙敬东黄秀芳陈俊才冒维维
- 关键词:直播稻生育特性栽培技术
- 武运粳24号700kg/667m^2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12年
- 介绍了优质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的品种特性及其获得高产的各项生育指标,从做好播前准备、适期精细播种、秧田管理、大田栽插与管理关键技术、适时收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苏中地区武运粳24号700 kg/667m2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涉及水分管理、肥力运筹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多方面具体措施。
- 孙敬东袁志章黄秀芳冒维维徐龙华
- 关键词: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 白皮小麦苏9356高产栽培技术初探被引量:1
- 1999年
- 苏9356 播期、密度+ 肥料及一生氮肥运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 月27 日,群体起点为10 ~12 万/ 亩基本苗,一生氮肥投入15kg 以上,基∶蘖∶穗肥为5∶2∶3 。
- 侯笛鸣陈船福孙敬东黄秀芳毛振华朱杰闻孝玉卞正银
- 关键词:高产栽培播期肥料运筹产量构成因素
- 麦草全量还田对抛栽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旋耕抛栽稻与常规耕翻抛栽稻相比,前期表现缓苗期延长,分蘖发根期推迟。后期表现生长旺盛,叶面积大,光合产物积累多、运输快,具有穗数略减、增粒、增重而增产的特点。比留茬30 cm免耕抛栽稻前期发苗早、死苗率低、僵苗少,中期高峰苗出现时间早而多,成熟时有效穗数略减,但每穗粒数多,粒重高,产量增。比留茬15 cm免耕抛栽稻的分蘖、发根、长叶等生育进程慢,产量相近。单位面积纯收入排序为:旋耕抛栽稻〉留高茬免耕抛栽稻〉不还草旋耕抛栽稻,留茬15-20 cm免耕抛栽稻〉留茬30 cm免耕抛栽稻。全量还草旋耕抛栽技术具有生态环保、培肥土壤、减轻病虫草害、省工节本、操作简便、增产增效等多方面优点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潜力。
- 黄秀芳孙敬东朱杰杨阿林周有炎焦维成陈俊才杨卫建
- 关键词:麦草还田抛栽稻生长发育
- 浅析江苏淮南弱筋小麦品种在生产中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被引量:1
- 2006年
- 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生产发展较快,选育的扬麦9号、扬麦13号、扬辐麦2号、扬麦15号、宁麦13号、宁麦9号等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均种植一定的面积,根据本试验结果并结合我省大面积生产情况,参试的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各有千秋,但以宁麦13号、扬麦13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状况,综合考虑主推弱筋小麦品种,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 陈俊才汤顺英孙敬东黄秀芳朱阳林
- 养殖田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被引量:3
- 2001年
- 袁志章范正辉陈俊才黄秀芳
- 关键词:水稻无公害栽培栽培技术
- 粳稻田“小红稻”防控技术初探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对粳稻田“小红稻”发生情况的调查和试验,探明了“小红稻”发生原因与水稻播栽方式、耕作方式、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通过合理轮耕换茬、科学选用水稻栽培方式、适时拔除和加强田间管理等“小红稻”防控技术。
- 孙敬东黄秀芳陈俊才
- 关键词: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