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蓉

作品数:15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肌
  • 6篇心肌病
  • 6篇型心
  • 6篇扩张型
  • 6篇扩张型心肌
  • 6篇扩张型心肌病
  • 6篇肌病
  • 3篇动脉
  • 2篇蛋白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他汀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移植
  • 2篇螺内酯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急性冠脉

机构

  • 11篇江苏大学附属...
  • 3篇镇江市第一人...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沭阳县中医院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5篇陈蓉
  • 13篇张国辉
  • 7篇郭俊芳
  • 5篇鲍中华
  • 5篇汪健飞
  • 4篇盛佳
  • 4篇白洁
  • 4篇陶艾彬
  • 3篇真亚
  • 3篇李卫东
  • 3篇尹春阳
  • 3篇姚永伟
  • 3篇张建
  • 2篇蒋世忠
  • 2篇马成彬
  • 2篇张赢予
  • 2篇王好
  • 2篇汪建飞
  • 2篇王成华
  • 1篇周艳芳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入选的76例ACS分成氟伐他汀组(n=38)及对照组(n=38),随访4周。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4周,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结论:ACS早期应用氟伐他汀的能有效降脂,抑制炎症反应。
马成彬陈蓉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氟伐他汀C-反应蛋白
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影响及临床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氟伐他汀治疗),每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及BNP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组心力衰竭分级(NYHA分级)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上升,血浆BNP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BNP水平并改善心功能。
陈蓉郭俊芳汪建飞俞捷张国辉
关键词:氟伐他汀心力衰竭BNP
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索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差异,及其在二者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胸痛中心的5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和104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鉴别意义。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该人群中对主动脉夹层有鉴别意义(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用于二者的鉴别。
郭俊芳张宝伟陈蓉王莹莹王成华陶艾彬鲍中华张国辉尹春阳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D-二聚体
心肌损伤的发生机制研究和心肌保护策略探讨
芮涛张国辉郭俊芳姚永伟张赢予陈蓉王好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而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由于心功能不全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其对患者生活和社会医疗费用支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心肌损伤和心肌细胞功能异常是心功能不全发...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损伤心肌保护
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发病不同时间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68例STE-MI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根据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时间分为两组,A组<6小时,B组6~12小时。结果:A组再通率为71.8%,B组为43.2%,病死率A组为2.4%,B组为3.8%,出血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EMI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血管再通率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呈负相关,溶栓越早效果越好。
马成彬鲍中华陈蓉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毛细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静脉途径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阿霉素性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三组:DCM空白组(B组)、静脉移植组(C组)和静脉对照组(D组),另设正常对照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在体外扩增并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培养基至C组和D组大鼠,A组和B组大鼠不干预。移植后8周心脏彩超观察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左室最大压力上升速率(+LVdp/dtmax)、左室最大压力下降速率(-LVdp/dtmax),并分析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细胞移植后8周,C组LVEF高于B组和D组;LVDD稍低于B组和D组;+LVdp/dtmax明显高于B组,也显著高于D组;-LVdp/dtmax明显高于B组和D组;C组心肌中可见带有蓝色荧光的DAPI标记的骨髓MSCs,心肌胶原容积百分比低于B组和D组,毛细血管计数高于B组和D组;C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D组。结论骨髓MSCs静脉移植治疗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提高VEGF水平,促进心肌毛细血管新生,减少胶原纤维,改善心功能。
陈蓉张国辉蒋世忠汪健飞李卫东真亚郭俊芳张建鲍中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
半乳糖凝集素3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心功能分级、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探讨Gal-3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和健康体检者200例,并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衰程度分为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检测各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 A1c)、BNP、Gal-3以及心脏彩超测定LVEF。结果:慢性心衰组血清Gal-3水平[(34.88±11.86)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67±6.20)μg/L,P<0.01]。在慢性心衰组,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Gal-3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Gal-3与BNP(r=0.504,P<0.01)、NYHA心功能分级(r=0.756,P<0.01)正相关,与LVEF(r=-0.678,P<0.01)负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Gal-3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AUC=0.792,P<0.01),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佳Gal-3水平为18μg/L。结论:心衰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指标。
姚永伟陶艾彬沈冬丽张国辉陈蓉
关键词:半乳糖凝集素3慢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肽
SD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用多柔比星腹腔注射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350±50)g,共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给药组腹腔注射量分别为8、16、24 mg/kg,并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4、6、8周用心脏超声观察收缩期、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第9周取心肌观察病理形态特征结果:心脏超声检查显示给药8周后中、高剂量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期末口径及舒张期末口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P<0.05);组织病理检查符合扩张型心肌典型病理特征,但高剂量组大鼠生存率较低。结论:予以大鼠多柔比星腹腔注射每周2 mg/kg,8周可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实验模型。
白洁陈蓉盛佳汪健飞张国辉
关键词:多柔比星扩张型心肌病SD大鼠
超声心动图在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建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价值。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阿霉素低、中、高剂量组,经腹腔注射阿霉素累计量分别为0、8、16、24mg/kg,于0、2、4、6、8周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第9周行血流动力学、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观察到随着阿霉素剂量的累积,大鼠左室舒张末径进行性增大,射血分数逐渐下降。8周时中剂量组左室舒张末径由(6.79±0.62)mm增加至(7.24±0.23)mm,射血分数由(92±2)%下降至(82±3)%(均P〈0.05);高剂量组左室舒张末径由(6.84±0.39)mm增加至(7.67±0.08)mm,射血分数由(92±2)%下降至(79±1)%(均P〈0.01)。血流动力学检查显示中、高剂量组左心室压峰值、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度明显下降(均P〈0.01)。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中、高剂量组心肌损伤严重。而对照组、阿霉素小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无创、准确、敏感地动态监测大鼠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心腔及心功能的变化,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盛佳汪健飞陈蓉白洁张国辉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7例,心功能NYHAⅢ~Ⅳ级。局部麻醉下以髂后上棘为穿刺点多点穿刺抽取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注入。细胞移植后观察并随访患者症状、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结果:细胞移植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由细胞移植前0.34±0.08提高到0.39±0.07,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心室收缩末径、舒张末径、室间隔厚度未见明显改变。同时,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提高Ⅰ~Ⅱ级。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是安全的且有一定的疗效。
陈蓉蒋世忠汪健飞李卫东真亚郭俊芳张建鲍中华张国辉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扩张型心肌病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