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杰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4篇切开
  • 4篇切开术
  • 4篇肌切开术
  • 3篇结石
  • 3篇括约肌
  • 2篇胆管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失弛缓症
  • 2篇贲门失弛缓
  • 2篇贲门失弛缓症
  • 2篇经口内镜
  • 2篇经口内镜下肌...
  • 2篇括约肌切开
  • 2篇括约肌切开术
  • 2篇复发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邹多武
  • 5篇周玮
  • 5篇刘杰
  • 3篇赖晓伟
  • 3篇张玲
  • 2篇李桂香
  • 2篇林寒
  • 2篇赵九龙
  • 1篇施新岗
  • 1篇柏愚
  • 1篇钱维
  • 1篇赵铁军
  • 1篇李貌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食管上括约肌测压与15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症状及预后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分布状态,并分析 UES 测压异常与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检查的158例 AC 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 UES 测压异常分为 UES 测压正常组和异常组,测压异常组再分为 UES 低压[UES 静息压<34 mmHg(1 mmHg=0.133 kPa)]、UES 高压(UES静息压>104 mmHg)和 UES 松弛障碍(UES 松弛压>12 mmHg)。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 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与动力特征。结果74例(46.8%)AC 患者合并 UES 测压异常,UES 松弛障碍占多数(35例,47.3%),其中 UES 低压患者年龄[(60.6±10.1)岁]明显高于 UES 高压[(43.9±11.1)岁]和松弛障碍组[(46.8±16.3)岁],其病程[10(4,30)年]也明显长于 UES 高压[6(1,10)年]和松弛障碍组[8(3,1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7.983,H =13.816,P 均<0.01)。但异常UES 与患者主要症状并无相关性(P >0.05)。AC 亚型3分类显示Ⅱ型 AC 占55.7%(88/158),UES 测压正常组与异常组中Ⅱ型 AC 分别为46和42例,均占多数(54.8%、56.8%)。共有123例最终进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其中合并 UES 测压异常者占47.2%(58/123)。两组术后1个月症状改善满意率均超过85%,Eckardt 评分也明显下降,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C患者多合并 UES 测压异常,其中 UES 松弛障碍最常见。UES 测压异常与其主要症状并无相关性。UES 压力状态对 AC 患者 POEM 治疗效果并无预测作用。
刘杰林寒周玮张玲李貌赵九龙钱维邹多武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柱状球囊扩张术与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01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eterotomy,EST)成为胆总管结石治疗的常用方法。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常需行碎石术。近年认为,采用EST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大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papillarylargeballoondilation,EPLBD),在处理较大结石或多发结石时,可以无需行机械碎石。目前,EPLBD仍没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对其适应证、安全性和长期预后仍不完全明确。本研究回顾分析EPLBD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评价其取石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长期预后。
赖晓伟刘杰周玮邹多武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结石疗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治疗后胆总管结石多次复发危险因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术后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行 EST 胆总管取石的患者进行随访,共成功随访273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7年,将其中24例首次 EST 术后结石复发2次及以上的患者作为多次复发组。在未复发患者中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t 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分析显示,未复发组与多次复发组间乳头旁憩室、胆道手术史、水平位胆总管与水平线夹角(胆总管夹角)<45°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17/100)比41.7%(10/24)、13.0%(13/100)比45.8%(11/24)、2.0%(2/100)比20.8%(5/24),χ^2=6.914、13.37、9.595,P 均<0.01]。进一步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乳头旁憩室(B =1.421,OR =4.142,P=0.01),胆道手术史(B =1.612,OR =5.011,P =0.004),胆总管夹角<45°(B =2.661,OR =14.31,P=0.005)为多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乳头旁憩室、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及胆总管夹角<45°为胆总管结石多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玮赖晓伟刘杰柏愚张玲李桂香邹多武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多次复发
既往内镜或外科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再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既往有内镜或外科Heller肌切开术治疗史的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4月间行POEM治疗的164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OEM术前是否进行过内镜或外科Heller肌切开术,分为复治组和初治组,比较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前、术后患者Eckardt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复治组58例,初治组106例。2组患者的POEM成功率分别为94.8%(55/58)和98.1%(104/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6~30个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且术后1个月、12个月、24个月Eckardt评分(≤3分)较术前(4—11分)明显降低。随访期间复治组与初治组各有1例复发,症状缓解率98.7%(157/159)。复治组平均操作时间、住院天数及使用止血夹数量均多于初治组,分别是(70.8±20.7)min比(68.3±27.1)rain、(7.7±1.9)d比(7.5±2.6)d、(13.0±5.7)个比(12.7±5.6)个,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治组和初治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9.1%(5/55)、8.7%(9/104),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93)。结论既往有内镜或外科治疗史的AC患者,POEM治疗仍然安全有效。
刘杰周玮张玲林寒赵九龙李桂香施新岗邹多武赵铁军
关键词:安全性贲门失驰缓症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成功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住院行内镜取石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胆囊切除史、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胆囊结石、乳头旁憩室、碎石术、鼻胆管引流术等9个相关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对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内镜治疗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成功随访169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5.6个月,134人复发,结石复发率7.9%,平均复发时间为2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胆管直径≥13mm、胆囊切除史、多发结石(结石数量≥2)、碎石术与结石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胆管直径≥13mm(OR=1.607,95%CI:1.051~2.456,P=0.028)、胆囊切除史(OR=7.101,95%CI:4.539~11.108,P=0.001)、胆囊结石(OR=2.441,95%CI:1.417—4.206,P=0.001)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切除史、胆管直径≥13mm、合并胆囊结石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赖晓伟周玮刘杰邹多武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