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青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南堡凹陷
  • 10篇凹陷
  • 7篇油气
  • 5篇主控因素
  • 5篇成藏
  • 4篇岩性
  • 3篇岩性油气藏
  • 3篇油气藏
  • 3篇气藏
  • 3篇成藏模式
  • 3篇储层
  • 2篇沙一段
  • 2篇盆地
  • 2篇渤海湾盆地
  • 2篇成藏主控因素
  • 2篇储层特征
  • 1篇地层
  • 1篇地化
  • 1篇地化特征
  • 1篇地球化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冀东...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1篇刘海青
  • 3篇陈蕾
  • 3篇王政军
  • 3篇张红臣
  • 3篇刘景东
  • 3篇刘华
  • 3篇赵莉莉
  • 2篇孟令箭
  • 2篇张永超
  • 2篇李艳梅
  • 2篇龚发雄
  • 2篇吴琳娜
  • 2篇刘士杰
  • 1篇贾艳艳
  • 1篇曹强
  • 1篇刘君荣
  • 1篇夏秋君
  • 1篇刘晓
  • 1篇叶治续
  • 1篇付江

传媒

  • 3篇第八届中国含...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东营组沉积体系及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被引量:4
2015年
南堡凹陷高柳地区东营期受陆源碎屑供给变化的影响,储层多期叠加,横向变化快,预测难度大。通过对高柳地区东营组物源、沉积体系研究,明确了沉积时期物源方向及沉积体系时空展布特征;在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不同沉积体系的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认为:东营组物源主要来自柏各庄凸起和马头营凸起方向,东营期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半深湖-深湖等沉积体系,东营组可分为陡坡带成藏体系和缓坡带成藏体系,油藏类型主要包括上倾尖灭油气藏、超覆不整合及扇根侧向封堵型油气藏,东营组斜坡带油气成藏明显受到沉积特征控制,岩性油气藏是下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刘海青李艳梅吴琳娜张红臣任苗颂付江
关键词:南堡凹陷东营组成藏体系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油源断裂特征与油气差异富集模式
2024年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油气富集层系不均的特征,为了揭示断层对油气差异富集的控制作用,通过分析油源断层类型、活动性及输导能力,得到了研究区断-源、断-盖等配置关系,建立了深、浅层油气富集模式。结果表明:南堡凹陷发育Ⅰ、Ⅱ、Ⅲ共3类油源断层,它们分别断穿沙三段、沙一段和东三段烃源岩,各类油源断层的垂向输导能力与其活动速率密切相关,由于3类油源断层的供烃能力依次减小,油气沿Ⅰ类、Ⅱ类、Ⅲ类油源断层向东二段以上层系运移的最小活动速率依次增加;研究区油气在东二段上下层系的差异分布受油源断层活动速率和断层与东二段盖层的配置关系共同控制,断层对盖层的破坏程度控制了油气能否穿过盖层,而是否有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至盖层之上则受控于被油源断层断穿的烃源岩的供烃能力及油源断层的活动强度。综合建立了“断-盖封堵”深层油气富集模式和“断-盖开启”浅层油气富集模式,合理解释了南堡凹陷各构造带油气纵向富集差异的内在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油藏的勘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刘华欧阳冠宇刘晓刘景东陈蕾张芷晴刘海青
关键词:南堡凹陷断层活动性
南堡凹陷下古生界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勘探区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具有形成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的地质条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勘探方向逐步转向埋藏深、识别难度大、成藏条件复杂的潜山目标。下古生界潜山以高有机质丰度Ⅱ1、Ⅰ型成熟-高成熟沙三段为主要油源,发育以缝洞型储...
贾艳艳龚发雄张红臣任苗颂刘海青
关键词:成藏条件主控因素成藏模式南堡凹陷
文献传递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被引量:1
2024年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与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接近,孕甾烷参数((孕甾烷+升孕甾烷)/规则甾烷)和甾烷异构化参数(C29甾烷20S/(20R+20S)、C29甾烷ββ/(αα+ββ))较高,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特征,原油成熟度高,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2)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东二段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含量具明显优势,孕甾烷参数和甾烷异构化参数均低,原油母质中高等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原油成熟度整体偏低,来源于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3)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构造带东三段和西构造带东一段和明化镇组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具有一定优势,孕甾烷参数较低,甾烷异构化参数较高,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原油成熟度较高,为3套烃源岩的混合来源;(4)原油4-/1-MDBT和Ts/Tm指数具有沿断层向浅部层系减小的趋势,且原油甲基菲换算的镜质体反射率与下覆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一致,表明研究区原油具有原地供烃的特点。本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浅层精细勘探及深层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刘华魏鑫欧阳冠宇刘景东陈蕾刘海青孟祥雨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原油类型地化特征
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及成因被引量:2
2016年
压力场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指向和分布状态,地层压力演化成果可为研究区有利成藏区带评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基于钻井测试资料和地震资料,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经历了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期(45.5~24.3Ma)及馆陶组沉积期-现今(24.3~0Ma)的一幕半"增压-泄压"旋回,压力演化表现为"积累-停滞-再积累"的总体特征,超压主体位于生烃凹陷,盆地中-东部剩余压力极大值高于西部,且主要赋存于沙河街组及东营组三段。南堡凹陷东营组末构造抬升剥蚀导致在24.8~14.8 Ma超压表现为停滞增长,且不同"增压"旋回沙河街组及东营组超压成因机制各异,第一个"增压"旋回(45.5~24.8 Ma)沙河街组增压幅度远高于东营组,沙河街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及生烃增压双重贡献,东营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成因;第二个"增压"旋回(14.3~0 Ma)沙河街组与东营组增压幅度相近,沙河街组和东营组超压皆为生烃增压成因。
孟令箭吴建楠汤建荣曹强夏秋君刘海青吴琳娜龚发雄李雪芹
关键词:南堡凹陷
南堡凹陷古生界潜山天然气特征与成藏模式
<正>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北部典型的富油气凹陷。近年来,在深层古生界奥陶系和寒武系潜山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多口井获得高产油气流,展示出南堡凹陷古生界潜山天然气巨大勘探潜力。南堡凹陷古生界潜山天然气主要储集于奥陶系潜...
王政军杨玉山赵莉莉周贺张红臣刘海青刘士杰
文献传递
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2015年
南堡凹陷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相对富集,但含油条带窄,油水关系复杂,油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通过对研究区源岩条件、油源断裂、储盖组合、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油藏受低幅度断鼻构造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反向油源断层高部位,同时受到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影响。在油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滚动勘探取得重要突破,为下步滚动开发提供了指导作用。
李艳梅刘海青叶治续李媛姝刘君荣付园
关键词:南堡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南堡凹陷深层构造岩性油气藏优质储层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以南堡3号构造沙一段为例
<正>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的陆相新生代富油气断陷凹陷[1]。随着勘探程度越来越高,中浅层构造油气藏寻找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针对中深层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取得较大突破,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其中南堡3号构造沙一段埋深...
王政军杨玉山赵莉莉张永超刘海青刘士杰
文献传递
高柳斜坡带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有利储层分布被引量:4
2018年
南堡凹陷高柳斜坡带已进入高勘探程度区,有效勘探岩性圈闭是研究的难点。为精确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基于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建立了高柳斜坡带沙三段高精度层序等时地层格架。高柳斜坡带沙三段由4个三级层序(SQ1—SQ4)构成,以其内部岩性突变面和稳定泥岩段为界进行高精度层序划分,识别出12个四级层序地层单元。通过层序内部含油气特征分析,明确了有利储层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认为SQ2-2、SQ2-3、SQ3-1、SQ3-2和SQ3-3四级层序内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有利含油储集砂体;以层序约束、砂体分布及构造匹配为基础对有利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该研究可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刘海青
关键词:高精度层序地层有利储层岩性圈闭
南堡凹陷油气分布有序性与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2024年
油气分布有序性是表征油气差异富集规律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寻找接替方向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开展油气藏类型、油气性质、油气富集程度、油气输导体系和断—盖条件等多角度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南堡凹陷油气分布有序性与差异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南堡凹陷从次凹中心向边缘,表现出由岩性油气藏向构造油气藏、原油性质逐渐变差、富集层系逐渐变浅的有序变化。断陷期、坳陷期的构造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构造演化控制了凹陷沉积体系从而控制储盖组合分布和圈闭类型,其中源下、源内和源上3类储盖组合为多层系油气分布奠定了基础;纵横向输导体系和断—盖配置差异,控制了不同构造带油气运聚过程,形成了凹陷中部源下富集、凹陷边缘源上富集的总体规律。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该凹陷的油气分布规律性,可为成熟探区的精细勘探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刘国勇刘华陈蕾孟令箭刘景东欧阳冠宇刘海青
关键词:南堡凹陷成藏要素输导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