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燕
- 作品数:3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背驮式肝移植术中、术后肝静脉回流梗阻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摘要】目的探讨肝静脉回流下腔静脉解剖分型与背驮式肝移植术中、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5月至2015年8月间202例背驮式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每一例患者肝静脉回流下腔静脉的类型进行3D重建,并测量重建流出道与下腔静脉的横切面角度么COB,术中测量受者肝静脉的长度和直径。肝静脉回流下腔静脉Ⅰ型为肝左中静脉合干,肝右静脉单独回流下腔静脉型;Ⅱ型为肝右中静脉合干,肝左静脉单独回流下腔静脉型;Ⅲ型为三支肝静脉合干回流下腔静脉型。流出道重建均采用受者肝静脉合干血管成形后与供者腔静脉端一端吻合。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术中即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术后急性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术后慢性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结果本组202例背驮式肝移植受者肝静脉回流腔静脉的分型中,有136例为Ⅰ型;52例为Ⅱ型;14例为Ⅲ型。Ⅰ型:肝左中共干静脉成形后流出道与腔静脉成角么COB为(164±10.14)°;Ⅱ型:肝右中共干静脉成形后流出道与腔静脉的成角角度么COB为(44±12.2)°;Ⅲ型:三支共干静脉成形后与腔静脉成角么COB为(96±13.1)°,三型间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一型受者三支肝静脉间直径和长度均无统计学差异。I型患者中有32例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其中28例为术中即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4例为术后急性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Ⅱ型有2例患者为术中即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3例患者为术后急性期肝静脉流出道梗阻。Ⅲ型中只有1例诊断为术后慢性肝静脉流出道梗阻。Ⅰ型患者中肝静脉流出道梗阻总发病率为23.5%,Ⅱ型患者中为9.6%,Ⅲ型患者中为7.1%,(x^2=6.109,P〈0.05)。三型之间出现不同类型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阳性率卡方检验(x^2=44.532,P〈0.0
- 曾承叶啟发王彦峰方泽鸿胡晓燕李玲熊艳
-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
- 亚低温预处理通过抑制JNK激活减轻肝L02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亚低温预处理减轻肝L02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肝L02细胞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常温缺血缺氧再灌注组(常温对照组)和亚低温预处理缺血缺氧再灌注组(实验组)。将实验组细胞置于亚低温(32℃)条件下预处理培养6h,常温对照组则正常培养6h。然后,将实验组和常温对照组的细胞置于三气培养箱中缺血缺氧培养12h,随后再正常培养4h。收集细胞及培养液,对细胞损伤、细胞活力、细胞凋亡水平以及细胞JNK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常温对照组及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活力值均显著下降,细胞凋亡水平均显著升高,p-JNK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温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项检测指标改变均较常温对照组有所减轻,常温对照组培养中ALT、AST、LDH水平分别为(30.0±4.6)U/L、(26.3±3.8)U/L、(1129.0±134.3)U/L,实验组分别为(21.0±2.7)U/L、(18.7±2.1)U/L、(898.3±79.2)U/L;常温对照组细胞活力值为(能33±2.32)%,实验组为(78.17±3.01)%;常温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为(32.4±2.3)%,实验组为(18.8±1.4)%;实验组p-JNK表达水平较常温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预处理可以显著减轻肝L02细胞的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亚低温预处理抑制JNK的激活有关。
- 王伟胡晓燕叶啟发肖琦夏志平李明霞牛英
- 关键词:L02细胞亚低温预处理JNK
- 肾脏低温机械灌注的历史与现状
- 2016年
-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手段。目前限制全世界肾移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肾短缺。为扩大供体来源,越来越多的边缘供肾应用于临床,这对供体保存提出更高要求。低温机械灌注(HMP)对边缘供体的保存优于冷保存(CS),重新受到重视,现就肾脏HMP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综述。
- 王彦峰胡晓燕叶啟发
- 关键词:肾脏肾移植器官保存
- 肝脏常温携氧灌注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随着肝移植供体需求量的增加,一些以往不被采用的"边缘供体"开始应用于移植手术,这对器官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携氧灌注(N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肝脏在机体内的生理状态保存肝脏。而大量研究证明,常温携氧灌注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和扩大标准器官捐献(ECD)的供肝质量。本文综述了肝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供肝保存过程中携氧技术的应用情况。
- 赵冰茹范晓礼陈腾云陈治泉胡晓燕曾宪鹏李建辉王彦峰叶啟发
- 关键词:肝脏
- 静脉转流辅助猪自体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2016年
- 目的:建立静脉转流辅助的猪自体肝移植模型,研究自体肝移植过程中肝脏静态冷保存的方法,为临床自体肝移植静脉转流以及肝脏机械灌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长白猪5头,分别经颈内静脉、脾静脉及股静脉插管建立门静脉-体静脉转流通道,以4℃ UW液经肝动脉、门静脉原位低温灌注、保存肝脏2h。监测生命体征及手术预后,检测不同时间点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过程中,动物生命体征平稳,肝脏灌注良好。血流复灌后肝脏血供可。术后动物存活时间均达120 h以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开放血流24 h达峰值,分别为(69.8±16.2)U/L和(457.7±50.1)U/L,于开放96 h恢复正常范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于开放48 h达峰值[(7.1±3.3)μmol/L],以后迅速下降。血浆白蛋白在肝脏恢复血供后迅速下降,4 h达最低点[(11.1±2.7)g/L],16 h以后平稳回升至正常范围。结论猪自体肝移植术中有效静脉转流有助于维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保障术后存活率。该模型的建立为肝脏的保存及修复方式提供了实验基础。
- 陈治泉范晓礼曾承胡晓燕王彦峰叶啓发
- 关键词:自体肝移植转流动物模型
- 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目的 分析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M)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术后这一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
- 胡晓燕王彦峰叶啟发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肝动脉栓塞(HAT)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移植术后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移植物丢失和移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移植术后肝动脉栓塞分为早期肝动脉栓塞(E—HAT)和晚期HAT(L-HAT)。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治疗效果亦有争议。因此,对肝移植术后HAT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就肝移植术后HAT的诊治进展展开综述。
- 王伟叶啟发胡晓燕肖琦张行健刘忠忠李玲牛英
-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栓塞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肝移植、肝切除以及各种循环休克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可以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炎症免疫应答、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是生物体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较为复杂的通路,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细胞内稳态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王伟胡晓燕叶啟发夏志平钟自彪李玲
-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自噬
- 家兔脑死亡状态下肝肾功能改变
- 目的:探讨家兔脑死亡供体肝肾功能变化.方法:健康家兔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脑死亡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脑死亡组采用颅骨钻孔置管,缓慢间断颅内加压至脑死亡;假手术组颅骨钻孔置管,不加压.两组分别于术后2、6、8...
- 胡晓燕范晓礼胡龙陈治泉付贞张洋叶启发
- 低温机械灌注对肝脏热缺血损伤修复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低温机械灌注(MP)对不同热缺血时间下心脏死亡大鼠供肝保存及修复的影响。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冷保存(CS)组及低温机械灌注(MP)组,每组50只;各组实验鼠肝脏分别行0、15、30、45、60min的热缺血损伤。将MP组的阻力指数值、肝糖原及丙二醛(MDA)值纳入研究。结果(1)热缺血30min阻力指数(RI)为(0.14±0.06)mmng/(ml·min)(1mmHg=0.133kPa),经机械灌注后可与缺血0mi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缺血45min时RI为(0.29±0.09)mmHg/(ml·min),不能经机械灌注降低阻力(P〈0.05);(2)缺血30min以内,肝脏宏观形态及微观形态上未见明显改变,缺血45min后肝细胞坏死明显;(3)MP组肝糖原含量低于C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热缺血时间延长,MP组丙二醛(MDA)逐渐增高,在缺血30min时,cs组MDA为(0.17±0.02)nmol/mg蛋白,MP组MDA为(O.22±0.03)nmol/mg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对热缺血30min以内的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热缺血30min造成的肝损伤行MP时,可加重组织内氧化损伤,但能减轻炎性损伤。
- 李弦王伟曾宪鹏胡晓燕王彦峰李玲叶啟发
- 关键词:肝糖原丙二醛供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