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顾君

顾君

作品数:33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肌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血管
  • 6篇衰竭
  • 6篇细胞
  • 6篇介入
  • 6篇介入治疗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心血管
  • 4篇血清
  • 4篇综合征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基因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机构

  • 28篇江苏大学附属...
  • 4篇常州市武进人...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顾君
  • 24篇何国平
  • 24篇肖建强
  • 21篇徐波
  • 12篇李文华
  • 9篇杨国英
  • 9篇李勇
  • 9篇戚传平
  • 9篇沈丽娟
  • 6篇施有为
  • 5篇蔡高军
  • 5篇高磊
  • 3篇张寄南
  • 3篇季建国
  • 3篇薛社亮
  • 2篇杨进
  • 2篇杨笛
  • 2篇龚春
  • 2篇王俊宏
  • 2篇金鸣锋

传媒

  • 4篇实用心脑肺血...
  • 3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实用心电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CHF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IL-8和TNF-α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清IL-8和TNF-α水平均升高,而且心功能越差,血清IL-8水平越高;IL-8与TNF-α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229,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IL-8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共同参与了CHF的病理过程。
沈丽娟何国平戚传平肖建强徐波顾君杨国英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KLOTHO基因C-1818T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联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KLOTHO基因第四外显子C-1818T多态性与中国苏皖地区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acute myocradial infarction,AMI)的可能关系。方法入选229例AMI患者(AMI组)和235例经相关检查排除冠心病(CAD)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基因芯片(gene microarray)技术检测KLOTHO基因C-1818T多态性的基因型,同时测定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糖等临床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老年人(≥60岁)和男性患者的CT基因型频率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42和0.039),在调整多种危险因素并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KLOTHO基因CT基因型与老年人和男性AMI无显著关联性。结论KLDTHO基因C-1818T多态性CT基因型可能是中国苏皖地区汉族人群AMI的易感基因型,在存在多种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携带该基因型的老年人和男性较易发生AMI。
何国平金鸣锋杨进杨国英王俊宏高磊沈丽娟肖建强徐波顾君杨笛张寄南
关键词:KLOTHO基因多态性急性心肌梗死
肺栓塞患者77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探讨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转归,以提高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住院急慢性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危险因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最高(64.94%)。②临床表现中胸闷和呼吸困难最多见(89.61%)。③辅助检查:D-二聚体阳性者占90.91%(60/66),氧分压下降占81.25%(52/64)。④诊断情况:22例首次确诊,55例误诊。⑤治疗和预后:64例经溶栓、抗凝或介入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13例死亡。结论早期识别PE临床特点、尽早行肺螺旋CT或数字减影(DSA)肺动脉造影检查和溶栓、抗凝或介入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改善预后的关键。
李文华何国平肖建强徐波顾君蔡高军
关键词: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84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胸痛中心经急诊绿色通道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84例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7例,女性37例;年龄27~95岁,平均(63.08±13.16)岁。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比较组间的临床资料,发病时间、门球(D-to-B)时间、血管病变支数、植入支架数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等手术治疗参数的差异。结果男性组患者的年龄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女性组;而吸烟、饮酒占比及体重指数(BMI)、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尿酸(UA)、肌酐(Cr)水平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的男性、吸烟、高脂血症占比、BMI、DBP、WBC、HGB、PLT和TG水平较低,而高血压占比高、HDL-C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多于中青年组[2(1~3)个比1(1~2)个,U=3.24,P<0.05];但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例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胸痛中心不断总结对急诊经绿色通道行PCI治疗STEMI患者的救治经验,并进一步优化绿色通道设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顾君蔡高军
关键词:胸痛中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2-02-2013-12经导管证实有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的HOCM患者14例,明确适应证后行PTSMA治疗,观察手术前后LVOTG的变化,并分别于术前、出院时及随访期内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所有入选的患者均成功行PTSMA,平均随访(5.2±3.4)年,术中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右束支+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一过性房室阻滞1例,完全性房室阻滞植入起搏器1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静息状态下LVOTG由术前的(47.07±36.53)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术后即刻的(13.3±8.76)mmHg(P<0.01)。与术前比较,出院时心脏超声测得的二尖瓣收缩期前移(SAM)现象比例(78.6%︰21.4%,P<0.05)、LVOTG[(45.1±23.6)mmHg︰(25.6±25)mmHg,P<0.05]均明显降低;与术前、出院时比较,随访期内心脏超声测得的室间隔(IVS)厚度明显降低[(18.7±2.5)mm、(17.6±2.5)mm︰(14.2±1.3)mm,P<0.05];与出院时比较,随访期的LVOTG进一步下降[(25.6±25)mmHg︰(8.8±4.0)mmHg,P<0.05];随访期未有新发的传导阻滞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疗效明确,且相对安全,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李文华何国平李勇徐波肖建强顾君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是否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相关。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心内科因急性STEMI住院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对照组,分析PLR与STEMI的相关性。结果:STEMI组P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5.43±81.63、121.72±57.64,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R是STE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7,OR(95%CI)=3.486(1.149~10.582)]。ROC曲线下面积为0.689,当PLR的cut-off值为129.59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62.4%,特异度70.1%。结论:PLR与STEMI独立相关,是STEMI有效预测指标。
顾君蔡高军肖建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血常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及50例无心脏病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抽血6ml,采用CBA蛋白分析系统检测血清中IL-8...
何国平沈丽娟戚传平肖建强徐波顾君杨国英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肿瘤坏死因子慢性心衰患者白介素白细胞介素
文献传递
西拉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和心功能的影响
2008年
将3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西拉普利组19例,常规治疗组18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输出量、缩短分数;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只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西拉普利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IL-10水平有上升趋势(P=0.195);心脏超声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IL-6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脏超声各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仅左室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改善(P〈0.01);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变化。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平衡紊乱,西拉普利能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可能升高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从而保护和改善心功能。
沈丽娟何国平戚传平肖建强徐波顾君杨国英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细胞因子类西拉普利
预防性应用IABP治疗高危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高危冠心病患者预防性应用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符合高危冠心病患者59例,分为IABP组(预防性使用IABP,n=23)和非IABP组(未使用或被动型使用IABP,n=36),IABP组PCI前常规预防性的植入IABP,非IABP组未植入IABP或因病情恶化被动性植入IABP。术中术后观察指标:1IABP相关的并发症(血小板下降、贫血、下肢栓塞、坠积性肺炎等);2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3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IABP组贫血和坠积性肺炎或栓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IABP组(P<0.05),两组血小板下降的比例无明显差异;IABP组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显著低于非IABP组(P<0.05);两组再发心绞痛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无显著差异,IABP组1年内病死率显著低于非IABP组(P<0.05)。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预防性应用IABP能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冠脉灌注,减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提高了高危冠心病患者1年的存活率,且并未发生与IABP植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李文华何国平李勇徐波肖建强顾君季建国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休克
Rho激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Rho激酶活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ACS患者280例为观察组,同期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无异常的患者12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Rho激酶活性的高低分为高活性组和低活性组,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在Rho激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上的差异,记录观察组亚组间Rho激酶、hs-CRP水平和6个月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非致命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的差异,评价Rho激酶对ACS患者中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Rho激酶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亚组间高活性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低活性组(P<0.05);随访1个月高活性组Rho激酶和hs-CRP水平仍显著高于低活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亚组间Rho激酶和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Rho激酶高活性组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于低活性组,有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ho激酶与hs-CRP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ho激酶活性是影响ACS患者6个月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8)。结论:Rho激酶是一个与ACS患者相关的炎性因子,与hs-CRP呈正相关,可作为ACS患者中长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李文华何国平李勇徐波肖建强顾君季建国施有为
关键词:RHO激酶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