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 作品数:14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沈阳军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治疗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同期施行二尖瓣修复(MVP)在中度功能性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外科治疗中的早期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9月接受外科治疗的129例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44.2%)施行CABG联合MVP手术,72例(55.8%)施行单纯CABG。术后随访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以评估患者临床状态;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估患者左心室重构的逆转;记录术后残余二尖瓣反流,以及患者主要的心、脑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院内死亡5例(3.9%),CABG组死亡2例(2.8%),联合手术组死亡3例(5.3%)。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晚期死亡9例(CABG组5例,CABG+MVP组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差异(P=0.645)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免除率差异(P=0.761)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手术组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降低(P〈0.01)。与术前状态相比较,两组左心室重塑指标如LVEDD、LVESD、LVEF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降低显著(P〈0.001)。结论对于中度IMR患者,MVP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二尖瓣反流,但CABG联合MVP手术在左心室重塑的逆转、近期生存及心功能状态等方面并未带来更多的益处。 张永 汪曾炜 陶登顺 姜辉 吴海波 王辉山关键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左心室重塑 心脏手术 体肺动脉分流术后分期矫治法洛四联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体肺动脉分流术后行分期矫治术的小儿法洛四联症(TO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期矫治的早期及中期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完成5岁以下TOF分期矫治手术的4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Ⅰ期姑息手术包括主-肺动脉中央分流27例,右侧改良B-T分流16例,右心室流出道补片加宽3例。姑息手术与矫治手术间隔12 d至23个月,平均间隔6.7个月。结果本组患儿术后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病死1例。45例患儿平均于姑息手术后6.7个月完成矫治手术;1例分流术后3个月再次行主-肺动脉中央分流,二次分流术后12个月完成矫治手术。矫治手术前患儿肺动脉Mc Goon比值为(1.45±0.34),明显较Ⅰ期姑息手术时的(0.90±0.23)增加;矫治手术前患儿肺动脉指数(PAI)为(170.1±44.4)mm^2/m^2,明显较Ⅰ期姑息手术时的(103.4±33.5)mm^2/m^2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儿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36.4±10.5)h,ICU滞留时间(5.2±3.6)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开胸止血1例,严重低心排综合征3例,呼吸功能低下(氧合指数<100 mm Hg)者5例,分别给予床旁腹膜透析和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45例患儿随访1~5年,1年随访率为100%,3年随访率为53%,5年随访率为24%。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心功能Ⅰ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基本正常(50%~65%),右心室不同程度扩大,肺动脉瓣中-重度返流比例为71%。结论分期矫治小儿TOF效果满意,对于肺血管发育不良患者,分期矫治手术可降低病死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但也影响Ⅱ期矫治手术方式及术后肺动脉反流。 张春振 方敏华 王辉山 王镇龙 张永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姑息手术 矫治手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1 2017年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缺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提示预后不良[1]。心肌梗死后,25%的患者出现明显的IMR,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升高,且与反流程度成正比[2]。IMR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整体或局部左室重构,二尖瓣各组成部分形态多层次的改变, 王东旭 张永 王辉山关键词: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长时间深低温诱导“假死”对动物神经系统功能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长时间深低温诱导"假死"对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头小型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实验组(n=3)。对照组仅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实验组进行深低温诱导"假死",比较两组停体外循环后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及MRI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停体外循环时,实验组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体外循环后1、2 d,实验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体外循环后7 d,两组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和实验动物头部MRI影像学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间深低温诱导"假死"相对安全,但仍可对神经系统造成可逆性损伤。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可分辨出轻微、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对评价深低温诱导"假死"后的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宇 历志 张建 张永 吕汝举 尹宗涛 王辉山关键词:假死 低温胸部爆震伤模型的建立及早期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策略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建立低温胸部爆震伤巴马香猪动物模型,探讨利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早期救治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巴马香猪8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46.5±5.2)kg。根据不同爆炸效应及是否进行早期ECMO救治将所有动物随机分为:A组(救治组14只,非救治组14只),雷管×1.0根;B组(救治组14只,非救治组14只),雷管×1.5根;C组(救治组14只,非救治组14只),雷管×2.0根。爆炸后,迅速后送至野战医疗所进行早期ECMO救治。动态监测伤后各组基本生命体征并观察损伤情况。结果 A组受伤较轻:救治组致死率为0,非救治组7%;B组受伤程度明显高于A组:救治组致死率为14%,非救治组50%;C组损伤过重,救治困难:救治组致死率为93%,非救治组100%。ECMO对B组早期低温胸部爆震伤,可以进行有效的救治(P<0.05)。结论胸部爆震伤以多发伤和复合伤多见,伤情重而复杂,早期致死率高。B组受伤程度居中,能够反映胸部爆震伤病情变化特点,较为稳定,重复性较好,可作为理想的低温胸部爆震伤动物模型,且ECMO可对其进行有效的救治。 历志 刘宇 韩劲松 张建 张永 尹宗涛 王辉山关键词:胸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猪失血性休克后深低温救治与单纯低温应激过程中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猪失血性休克后常温救治、深低温及持续低温环境液体复苏救治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分析环境低温与控制性诱导低温对失血性休克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型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常温组(n=5)、低温转流组(n=20)和低温应激组(n=5)。比较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前、建模后30 min、建模后2、4 h,3组实验猪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建模前与建模后30 min,3组血清ACE、AngⅡ含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2 h,低温应激组血清ACE、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常温组和低温转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4 h,低温转流组血清ACE、AngⅡ含量明显低于常温组和低温应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可使机体RAAS激活,低温环境可加快该进程。采用可控性深低温转流复苏救治失血性休克,可抑制机体重度创伤后的炎症、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徐殊 王辉山 尹宗涛 刘宇 韩劲松 张永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深低温 转流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应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小型巴马猪为实验对象,体质量(46.0±5.2)kg,共12只,雄性,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肝素化后转流,应用低温脏器保护液逐步降温至15℃并停止循环。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停循环时间为90 min;B组停循环时间为120 min,每组各6只。分别记录操作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体温、末梢氧饱和度及神经系统评分等。结果 A组死亡0只,存活6只(100%);B组死亡3只,存活3只(50%);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神经系统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救治中,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可诱导深低温(15℃)水平停循环90 min,保证实验动物存活及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安全有效。 张永 刘宇 历志 韩劲松 尹宗涛 王辉山关键词:血管损伤 失血性休克 动物模型 肺动脉瓣切开术在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肺动脉瓣直视切开术治疗右心室轻、中度发育不良室间隔完整肺动脉闭锁(PA/IVS)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5例肺动脉瓣直视切开术治疗PA/IVS患儿临床资料。手术时中位年龄4个月(7d至32个月),其中女8例,男7例;术前根据超声检测三尖瓣Z值以判断右心室发育程度,患儿三尖瓣Z值皆>-4,即右心室轻、中度发育不良。其中12例施行肺动脉瓣切开,3例肺动脉瓣切开和体-肺动脉分流术。结果手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6.7%),患儿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0.82±0.04vs.0.91±0.05,P<0.01),右心室压力与体循环压力比值明显下降(1.85±0.14vs.0.78±0.15,P<0.01)。平均随访5.2年(1~8年),死亡1例。其中9例患儿施行二期手术(7例两心室修复,2例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无手术死亡,近期随访满意。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的二次手术免除率分别为92.9%、85.7%、62.9%和39.3%。所有患儿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结论对于PA/IVS患儿的外科治疗,依据术前三尖瓣Z值,选取右心室轻、中度发育不全患儿,应用肺动脉瓣直视切开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张永 汪曾炜 方敏华 王镇龙 韩劲松 王辉山关键词:肺动脉瓣闭锁 深低温“假死”救治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深低温"假死"方法救治失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对8只小型巴马香猪行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降低直肠温至15℃时,暂停循环90 min后恢复体外循环并复温;待直肠温恢复到术前水平后,脱离体外循环,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实验猪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存活情况。结果本组8只实验猪心脏均自动复跳并能够脱离呼吸机,脱机后2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1只实验猪脱离体外循环后死于循环障碍。结论应用深低温"假死"救治猪失血性休克安全、有效,为外伤或战伤后心脏和大血管损伤的救治提供了实验基础。 刘宇 张永 历志 韩劲松 尹宗涛 王辉山关键词:假死 动物模型 失血性休克 去自主神经化全迷宫外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发持续性房颤中期随访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去自主神经化(VD)在全迷宫外科射频消融手术(RA)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发持续性房颤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等手段,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17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单纯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及去自主神经化治疗伴发性房颤患者的术后5年心律变化情况.按照手术方式分为RA组92例,RA+ VD组81例.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术后5年两组房颤免除率无显著差别(P=0.718).RA组和RA+ VD组术后第4、5、6个月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比例分别为54.1%/34.7% (P =0.017)、39.2%/21.3% (P =0.018)、23.0%/10.7% (P =0.044);房颤免除率术后6个月为82.2%/93.8%(尸=0.023),术后第1、2、3、4、5年分别为76.1%/89.9%(P=0.019)、73.6%/77.2%(P=0.586)、70.9%/73.1% (P=0.760)、69.4%/70.1% (P =0.921)、66.7%/68.4% (P =0.813).结论 应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发持续性房颤中期效果良好.去自主神经化可在术后1年内有效降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率及房颤复发率,但1年后该效果逐渐消失,可能与迷走神经丛电活动复发有关. 尹宗涛 王辉山 汪曾炜 张永 韩劲松 赵科研 刘宇 韩宏光关键词:导管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