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国
- 作品数:47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逆向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板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逆向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并指导置钉,观察研究螺钉准确性及导板的钉道控制能力.方法选取正常成人颈椎标本12具,CT扫描后获取其医学数字成像与交互(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后三维建模并为寰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选取理想进针点及进针方向,设计螺钉导航模板后导出标准模板库(STL)数据,最终3D打印成型.在导板辅助下完成上颈椎逆向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术后评价螺钉的准确性.重建整合椎体、理想及真实钉道后,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寰枢椎真实与理想钉道之间在进针角度及进针点位置的差异.结果每具寰枢椎标本左右侧各置入1枚螺钉,12具标本共逆向置入24枚逆向寰椎椎弓根螺钉及枢椎椎弓根螺钉23枚.24枚寰椎螺钉中有1枚螺钉穿破后弓上缘,1枚螺钉在未攻丝情况下拧入致后弓劈裂,优良率为91.7%,真实进针点分别距中线及侧块下缘(14.88±0.88)、(11.75±0.80) mm,理想进针点则分别为(15.25 ±0.89)、(11.34±0.77) mm,真实外、尾倾角分别为(10.28±1.66)°、(8.30±0.97)°,理想外、尾倾角分别为(9.91 ±1.69)°、(7.97±0.97)°;1枚枢椎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优良率为95.7%.真实钉道进针点距中线及下终板(7.30±0.68)、(17.17 ±0.73) mm,外倾角(17.97±0.96)°,尾倾角(19.41±1.52)°,理想钉道进针点距中线及下终板(6.93 ±0.68)、(16.80±0.73)mm,外倾角(17.69±1.03)°,尾倾角(19.80±1.51)°.经统计学分析,寰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实际钉道与理想钉道在进针点位置(t=1.254、1.852、1.795、1.614,P>0.05)及进针角度(t=0.749、1.134、0.885、0.830,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寰枢椎逆向螺钉导航模板能有效控制螺钉的进针点及进针方向,提高置钉准确性,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王力冉赵刘军顾勇杰于亮王扬张吉辉赵华国刘观燚马维虎
- 关键词:3D打印口咽入路
- 经皮克氏针外侧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2
- 2019年
-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外侧固定与内外侧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3-08—2017-08诊治的11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包括15例移位明显或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的Gartland Ⅱ型骨折,以及101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47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外侧固定治疗(A组),69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固定治疗(B组)。结果 A组47例获得随访,B组6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3~12)个月。与A组比较,B组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更优,末次随访时Baumann角、肱前线恢复情况更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术后1个月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末次随访时肱骨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3例术后即刻出现尺神经损伤,拔除内侧1枚克氏针后神经症状逐渐缓解。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时,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尽管可能存在内侧克氏针损伤尺神经的风险,但是仍可通过提高手术技术来避免或后期拔除尽早内侧克氏针来缓解症状。
- 任荣张楠赵华国仲肇平
-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固定
- 生物水凝胶体系治疗兔股骨缺损的效果
- 目的 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诱导分化特征,并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和增殖性能的影响。制备透明质酸水凝胶,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和抗降解能力。
- 赵华国
- 关键词:水凝胶骨缺损骨修复生物材料
- 生物水凝胶体系治疗兔股骨缺损的效果
- 目的:建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检测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诱导分化特征,并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和增殖性能的影响。制备透明质酸水凝胶,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和抗降解能力。通过构建兔股骨中下段缺损模型,以浓...
- 赵华国
- 关键词:股骨缺损动物模型
- 一种肱骨远端截骨矫形经皮导航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肱骨远端截骨矫形经皮导航装置,包括垂直固定于肱骨远身段上的第一钢针组和垂直固定于肱骨近身段上的第二钢针组,还包括沿肱骨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设有作为第一钢针组摆动支点的第一支撑件,...
- 赵华国彭琳瑞许春绒仲肇平马维虎曹进任荣郑华江叶志孟张楠郑艳朱峰徐杏平
- 后路枕骨髁螺钉进钉点和安全钉道研究
- 目的:分析后路枕骨髁螺钉进钉点与钉道关系,探讨进钉点和钉道角度安全范围.方法:选择60例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门诊患者上颈椎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重建C0~C2三维模型,进行模拟置钉,候选进钉点为枕骨...
- 王扬马维虎李国庆阮超越赵华国
- 改良后外侧入路治疗孤立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不暴露腓总神经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孤立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9例孤立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40~58岁(平均47岁)。所有患者均通过改良后外侧入路不暴露腓总神经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根据术后即刻X线片所示的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情况采用DeCoster等分级系统进行评价。随访时通过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复位丢失情况和内固定位置等,并根据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9个月(24~40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周(10~16周)。术后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好6例,中等3例。术后24个月时未见明显关节面复位丢失(〉2mm),未发现明显的膝关节不稳和疼痛、内固定物失效和断裂。术后24个月患肢运动幅度的平均范围为117°(1100~1340)°改良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93分(85—97分)。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可以作为孤立性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 刘观燚罗从风赵华国李庆庄云强冯建翔校佰平马维虎徐荣明
- 关键词:胫骨骨折后外侧入路
- 曲马多超前镇痛在局麻下胸腰段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前肌注曲马多用于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自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1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观察组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57~80(67.69±4.75)岁;T1114例,T1212例,L118例,L215例;予PKP术前0.5 h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对照组59例,男24例,女35例;年龄55~77(68.00±4.43)岁;T1119例,T1211例,L117例,L212例;予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术前(T0)及术中穿刺时(T1)、放置工作套管时(T2)、球囊扩张时(T3)、骨水泥注入椎体时(T4)、术后2 h(T5)、出院时(T6)的疼痛程度;观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院时询问患者对再次行PKP手术的接受度。结果:118例患者顺利完成经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术,术中均未使用静脉镇静镇痛药物。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T5时的VAS较对照组降低(P<0.05);T6时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6时的VAS较T0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再次行PKP术的接受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0.5 h肌注曲马多用于在局麻下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骨折椎体PKP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明确,可增加患者术中及术后2 h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
- 李国庆赵华国孙韶华马维虎李豪杰王扬陆联松阮超越
- 关键词:曲马多超前镇痛椎体后凸成形术
- 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成形与结合伤椎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固定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27例(A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54~68(61.01±5.41)岁;新版AO分型,A3型16例,A4型11例。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固定25例(B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55~66(59.28±6.12)岁;新版AO分型,A3型18例,A4型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等。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5(12.4±2.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分别为5.2±0.5、1.2±0.2、0.8±0.1,B组分别为5.0±0.6、2.5±0.4、1.3±0.2;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A组分别为(49.4±6.8)%、(94.5±1.2)%、(94.1±3.7)%,B组分别为(48.2±7.0)%、(94.3±4.1)%、(90.0±2.3)%;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A组分别为(20.4±5.2)°、(2.5±1.8)°、(4.4±1.7)°,B组分别为(19.8±6.8)°、(2.4±1.7)°、(7.0±1.2)°。两组术前与末次随访上述3项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A组的VAS评分均较B组低(P<0.05);A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在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1例内固定失败,B组出现4例内固定失败。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比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固定更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维持术后伤椎�
- 蒋伟宇马维虎赵华国胡旭栋陈云琳许楠健阮超越
-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
- 早期与延期手法复位对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早期与延期手法复位对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411例GartlandⅡ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205例行早期手法复位后手术治疗,206例行延期手法复位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数目、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与延期复位组比较,早期复位组能减少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缩短时间,加速术后功能恢复,但术中透视次数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中、重度肘内翻情况。结论早期手法复位后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相比延期手法复位后手术效果更好,可降低骨折切开复位比例;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 倪利承张楠赵华国
- 关键词:手法复位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