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弱视的发病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被引量:18
- 2014年
- 弱视是目前小儿眼科常见的眼病之一,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发育,其特征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本文就目前儿童弱视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个综述,以便为能更好地治疗儿童弱视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
- 周妍丽张艳芳钱志刚李新宇
- 关键词:弱视发病机制
- Mller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Mller细胞是人视网膜内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之一,其突起分布于外界膜到内界膜,二级突起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密切接触,并可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对Mller细胞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DR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对Mller细胞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DR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钱志刚柯敏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ULLER细胞视网膜
- 花色苷对高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L-谷氨酸/L-天门冬氨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花色苷对体外高糖培养的视网膜Meuller细胞L-谷氨酸/L-天门冬氨酸转运体(GLAST)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出生后10d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组织,体外原代培养Mueiler细胞。第2~4代细胞用于实验。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糖对照组(B组)、高糖+30μmol/L花色苷组(C组)、高糖+60μmol/L花色苷组(D组)、高糖+100μmol/L花色苷组(E组)进行。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波长570nm处的吸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以各组A值计算细胞相对存活率。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MOiler细胞上GI。AST的蛋白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A、B、C、D、E组A值分别为0.4508±0.0204、0.2701±0.0314、0.3320±0.0232、0.4283±0.0172、0.3619±0.0270,细胞相对存活率分别为100.0%、59.9%、73.6%、95.0%、80.3%。其中,C、D、E组A值均较B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5,P〈0.05);D组A值较C、E组显著增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1.07,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组大鼠视网膜Mueller细胞的GI,AST蛋白表达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P〈0.05);A、C、D、E组间大鼠视网膜Mueller细胞的GI。AS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79,P〉0.05)。结论花色苷可逆转高糖引起的Mueller细胞GLAST蛋白表达下降。
- 钱志刚柯敏
- 关键词:MUELLER细胞
-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钱志刚柯敏
- 关键词:睫状体脱离脉络膜脱离
- 一例初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循证治疗
- 2010年
-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双眼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同时对诸多文献报道的POAG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在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4期)、PubMed数据库(1990~2009),MEDLINE(1990~2009)、EMbase(1990~2009)、CBM(1990~2009)、CNKI(1990~2009)中收集证据并评价其实用性。检索主题词包括open-angleglaucoma、timolol、latanoprost、trabeculectomy、intraocular pressure、RCT、human、meta-analysis、systematic review。中文检索词包括:开角型青光眼、噻吗洛尔、拉坦前列腺、小梁切除术、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检索出开角型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指南3篇,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2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9篇。通过分析检索结果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结论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为初诊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钱志刚柯敏郭敬胡昕倩
-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噻吗洛尔循证治疗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比较治疗近视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系统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比较治疗近视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2010年2期)、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1990.01~2010.10),检索语种限制为中、英文,纳入LASIK对比LASEK治疗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择试验、提取有效数据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包括1134只近视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LASIK和LASEK治疗近视在有效性[OR=1.23,95%CI(0.73,2.07)]、可预测性[OR=1.73,95%CI(0.74,2.53)]和安全性[OR=1.10,95%CI(0.22,5.59)]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LASIK相比,LASEK术后眼部疼痛发生率较高[RR=0.13,95%CI(0.08,0.22)]。结论 LASIK和LASEK治疗近视疗效相同,但LASEK术后眼部疼痛发生率较高。但受纳入研究质量低、统计结果不稳定等因素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RCT进一步验证。
- 钱志刚柯敏黄钢邹娟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近视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艾唯多降低曲伏前列素眼部刺激征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察艾唯多滴眼液与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应用时,缓解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所致患者眼部刺激征的效果,并观察二者联合应用时,对曲伏前列素降眼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患者35例(67眼),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19例(37眼)滴用曲伏前列素与艾唯多滴眼液,每晚各1次,每次各1滴;对照组16例(30眼)只滴曲伏前列素,每晚1次,每次1滴,共随访10周。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6周、10周2组患者的眼压、结膜充血以及患者自觉眼部症状(眼痛、干涩感、异物感)情况。结果用药后试验组6眼有异物感,1眼有干涩感;对照组2眼有隐痛,4眼有干涩感,4眼有异物感。用药后对照组结膜充血较明显,共有9眼(30.0%)出现了结膜充血体征;而试验组共有4眼(10.8%)出现了结膜充血体征,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眼压从治疗前的(25.43±1.61)mmHg(1kPa=7.5mmHg)降至治疗后10周时的(17.13±1.81)mmHg,眼压下降了32.6%;对照组从(25.37±1.57)mmHg降至(17.05±1.56)mmHg,眼压下降了32.8%;用药后的2周、6周、10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眼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但相同时间点2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联合艾唯多滴眼液用药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在使用曲伏前列素时的眼部刺激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不影响曲伏前列素降眼压的效果。
- 钱志刚柯敏
- 关键词:曲伏前列素眼压青光眼
- 飞秒激光制瓣与机械板层刀制瓣的LASIK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emto-LASIK)与经典的机械板层刀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两种手术方式矫治近视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视觉质量的区别。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07/2017-06在襄阳市中心医院飞秒激光中心进行板层刀制瓣-LASIK(62例124眼)或Femto-LASIK(58例116眼)手术的近视患者120例240眼。测量两种不同制瓣术式中制作的角膜瓣厚度以及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地形图参数和像差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角膜瓣均制作成功,并且都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中及术后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术后两组间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中Femto-LASIK组制作的角膜瓣厚度与预设差值小于板层刀制瓣-LASIK组(t=26. 67,P<0. 01),且球差、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增幅均小于板层刀制瓣-LASIK组(t=-4. 16、-4. 92、-22. 19,均P <0. 01)。板层刀制瓣-LASIK组和Femto-LASIK术后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分别为0. 31±0. 09、0. 25±0. 0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59,P<0. 01)。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比板层刀制瓣较为精确,并且术后角膜的像差相对较小,飞秒激光制瓣可提供相对较好的视觉质量,但是这两种制瓣方式术后患者的裸眼视力和屈光状态无明显差异。
- 钱志刚毛晓春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屈光状态视觉质量
- 一次性的眼科特检眼罩罩布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性的眼科特检眼罩罩布,可套在眼罩上用于眼部特殊检查的罩布内面设有凸起圈,两侧各有一个可套穿在眼罩扣带上的环带。使用时,将罩布套在特检眼罩上做眼科特检,由于在罩布内面设有内置一圈的脱脂棉无纺布层,非常有利...
- 周妍丽吴京莉钱志刚李琴黄毅
- 文献传递
- 花色苷对高糖、高胰岛素下Müller细胞合成VEGF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高糖、高胰岛素培养下Mll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合成与分泌,以及花色苷对其合成、分泌VEGF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50mmol.L-1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处理Mller细胞24h,分为高胰岛素组(3kU.L-1胰岛素)、低胰岛素组(3U.L-1胰岛素)和对照组(不含胰岛素)。分别用121.1μmol.L-1、22.8μmol.L-1、0μmol.L-1花色苷对各组细胞进行干预。4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测定Mller细胞中VEGF的表达。结果相比对照组,高胰岛素处理Mller细胞后上清液与细胞中的VEGF表达均增加;低浓度和高浓度花色苷均可使该组细胞与上清液中的VEGF表达减少,与未加入花色苷的Mller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2种浓度花色苷分别处理后,高胰岛素组与对照组上清液和细胞中的VEG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种浓度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在短期内即可使Mller细胞合成、分泌VEGF增加,花色苷能有效逆转该过程。
- 胡昕倩柯敏钱志刚
- 关键词:花色苷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