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维萍

作品数:4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肾病
  • 9篇蛋白
  • 8篇血液
  • 8篇肾脏
  • 8篇细胞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血液透析
  • 6篇透析患者
  • 5篇肾病患者
  • 5篇肾小管
  • 5篇糖尿病肾病
  • 5篇小管
  • 5篇病患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4篇胰激肽原酶
  • 4篇肾损
  • 4篇肾小球
  • 4篇激肽
  • 4篇激肽原酶

机构

  • 32篇秦皇岛市第一...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44篇刘维萍
  • 18篇张彦芬
  • 18篇郭永力
  • 15篇魏鹍
  • 14篇陈香美
  • 13篇刘海荣
  • 11篇李涛
  • 9篇吴学敏
  • 7篇李洋
  • 7篇王丽辉
  • 5篇李慧妍
  • 5篇洪权
  • 5篇穆永芳
  • 4篇傅博
  • 4篇朱东林
  • 4篇刘书馨
  • 4篇蔡广研
  • 4篇吕杨
  • 4篇李亚光
  • 3篇谢院生

传媒

  • 5篇中国药物与临...
  • 5篇中华肾病研究...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患者锌缺乏的患病率比较及其临床特点
2022年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腹膜透析(PD)与血液透析(HD)患者锌缺乏的患病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测定50例PD患者和50例HD患者血清锌水平。血清锌水平<60μg/dl为极低锌缺乏组,60~75μg/dl为锌缺乏组。比较两组的锌缺乏患病率及相关临床因素。结果:PD组和HD组极低锌缺乏的患病率分别为60%和70%,PD组和HD组锌缺乏组的患病率分别为40%和30%(P=0.402)。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白蛋白水平是PD患者血清锌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匹配的HD组中,透析持续时间、BMI是HD患者血清锌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D患者锌缺乏的患病率较高。PD患者和HD患者的患病率具有可比性。年龄、BMI和白蛋白水平是PD患者血清锌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
管仁苹刘维萍李涛尹立勇郭永力张彦芬张隆业邵雪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锌缺乏
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其作用研究
刘维萍张晓洁魏鹍李欣李慧妍张彦芬王丽辉朱东林李洋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预后。深入研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在糖尿病肾病的改变及其发生机制对揭示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机制,寻找干预肾功...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病机制疾病防治
大鼠肾脏组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增龄性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肾脏是衰老较快的器官之一,随年龄的增长出现肾小球肥大、系膜增生、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病理变化。但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雷帕霉素可显著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及单侧肾切除后代偿性的肾小球肥大,并且它还能减轻蛋白尿相关的肾小管-间质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
卓莉蔡广研刘伏友陈俊香张四方师锁柱彭佑铭刘维萍陈香美
关键词:雷帕霉素靶蛋白肾脏组织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增龄性肾小球肥大
胰激肽原酶对他克莫司诱导的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PK)对他克莫司(TAC)诱导的肾脏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prague-Dawley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1)对照(vehicle,VH)组:腹腔注射橄榄油1 ml/(kg·d)和生理盐水2 ml/(kg·d);(2)VH+PK组:腹腔注射橄榄油1 ml/(kg·d)和PK7.2 U/(kg·d);(3)TA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d)和TAC 1.5 ml/(kg·d);(4)TAC+PK组:腹腔注射PK 7.2 U/(kg·d)和TAC 1.5 mg/(kg·d)。各组分别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尿液及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大鼠的一般生化指标、肾功能;病理观察评价肾间质纤维化;采用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炎性因子、致纤因子以及抗氧化剂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氧化性DNA标志物。结果与VH组相比,TAC组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血清和尿液8-羟化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单核巨噬细胞抗原-1(ED-1)和骨桥蛋白(OPN)的阳性表达细胞均显著增加(P<0.05),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TAC组相比,TAC+PK组的Scr、BUN、肾间质纤维化程度、TGF-β1和IL-6的表达、血清和尿液8-OHdG的含量、ED-1和OPN的阳性表达细胞均显著减少(P<0.05),而MnSOD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PK治疗能够减轻TAC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肾间质纤维化、间质性炎症和氧化应激。PK治疗可能对TAC诱导的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隆业刘维萍张彦芬郭永力管仁苹邵雪王兆宇李灿
关键词:他克莫司胰激肽原酶氧化应激肾纤维化
免疫抑制剂联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对IgA肾病的疗效及对病原菌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联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对IgA肾病的疗效及对病原菌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对病原菌分布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尿蛋白定量(UTP)、血清肌酐(sCr)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9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3株,革兰阴性菌103株。治疗组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17.2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占比20.39%;对照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8.6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双歧杆菌,占比14.56%。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肠道菌群失调辅助免疫抑制剂治疗可以改善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一定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IgA肾病具有一定参考。
郭永力刘维萍穆永芳刘海荣管仁萍张隆业张彦芬
关键词:IGA肾病肠道菌群免疫抑制剂病原菌
胰激肽原酶通过调节自噬减轻免疫制剂诱导肾损伤的机制
2023年
目的按探讨他克莫司(TAC)诱导大鼠使用胰激肽原酶(PK)之后的肾脏损伤治疗效果,分析胰激肽原酶的药用机理。方法选取48只雄性Sprague-Dawledy大鼠作为样本,随机将大鼠分为VH组、VH+PK组、TAC组、TAC+PK组,每组各12只。VH组大鼠进行皮下橄榄油1mL·(kg·d)^(-1)、腹腔生理盐水2mL·(kg·d)^(-1)注射;VH+PK组大鼠进行皮下橄榄油1 mL·(kg·d)^(-1)和腹腔PK为7.2U·(kg·d)^(-1)"注射;TAC组进行皮下TAC1.5mg·(kg·d)^(-1)和腹腔生理盐水2mL·(kg·d)^(-1)注射;TAC+PK组进行皮下TAC1.5mg·(kg·d)^(-1)和腹腔PK7.2U·(kg·d)^(-1)注射,每组大鼠的给药周期为4周,在给药结束后采集大鼠尿液样本,检测尿蛋白水平(UPRO);在大鼠颈部右侧静脉部位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AC水平;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组织细胞内的自噬相关因子轻链蛋白3B(LC3B)、P62、Beclin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VH组比较,TAC组大鼠的饮水量增加,尿量提高,而体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C+PK组大鼠的体重大于TAC组(P<0.05)。TAC组大鼠的Scr、BUN、UPRO大于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AC+PK治疗组的Scr、BUN和UPRO均较TAC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H+PK组大鼠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各项变化和VH组无差异,而TAC组不仅出现了肾小管基膜增厚,还伴有肾小管萎缩,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增多以及肾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同时出现了上皮细胞空泡变形,大量自噬体形成。相较于VH组,TAC组大鼠组织细胞中的LC3B-Ⅱ表达下降,而P62和Beclin表达显著增强(均P<0.05);TAC+PK组大鼠的LC3B-Ⅱ表达大于TAC组,而P62、Beclin表达低于T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噬可参与免疫抑制剂诱导肾损伤的发生发展,TAC诱导肾脏损伤大鼠在采用PK给药治疗后的肾脏损伤程度有所下降,其原�
张隆业刘维萍郭永力管仁苹邵雪蒋妩怡
关键词:激肽释放酶类自噬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因地域和种族而有所差异. 国外资料显示成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在10% ~25% [1~3]. 近年来通过大量B型超声检查,发现我国自然人群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在10%左右. 慢性肾衰竭( CKD)的患者随着疾病的进展,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增加, CKD1 期为7. 7%, CKD5期为21. 3% [4].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中胆囊结石发生率也很高[5,6] ,而胆囊结石真正的危险是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如急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甚至可进展为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严重者需要介入技术或手术治疗.若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胆囊结石,其危害更大. 有研究发现无症状胆囊结石的透析病人进行肾移植后会有更严重的并发症[5]. 因此为了解透析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管仁苹魏鹍刘维萍李涛
关键词:感染中毒性休克终末期肾病急慢性胆囊炎透析患者胆囊结石自然人群
糖尿病合并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也可能是非糖尿病。肾脏疾病。本文报告1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大量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最后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现报告如下。
刘维萍王丽辉郭永力管仁苹张雪光尹忠邱强谢院生陈香美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肾脏损害非糖尿病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联系着代谢与寿命被引量:1
2007年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2.Sir2)是Sirtuins家族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之一。Sirtuins家族是一种从细菌到复杂的真核生物都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此家族成员都含有一个约由250个氨基酸组成的中心区域,成员之间大约有25%~60%的序列同源性。
刘维萍陈香美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代谢家族成员蛋白质家族序列同源性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终末期肾病伴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的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终末期肾病伴金刚烷胺药物性脑病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伴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行 HDF和血液透析(HD )治疗,用LC‐M S法测定血液透析前后患者的血浆金刚烷胺水平,并观察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血浆中金刚烷胺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行相应透析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金刚烷胺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金刚烷胺水平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金刚烷胺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精神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但透析治疗后,研究组精神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合并金刚烷胺引发的药物性脑病患者行 HDF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中金刚烷胺水平,有利于患者药物性脑病精神症状的改善及生活质量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李亚光李慧妍魏鹍王丽辉李洋郭永力刘维萍吴学敏李涛张彦芬刘海荣穆永芳陈贺郭琼杰王娜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