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槐斌

作品数:45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动脉
  • 15篇介入
  • 15篇介入治疗
  • 11篇心肌
  • 10篇急诊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梗死
  • 9篇冠脉
  • 8篇血管
  • 7篇动脉介入治疗
  • 7篇内皮
  • 7篇经皮冠状动脉...
  • 7篇经皮冠状动脉...
  • 7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冠状动脉介入...
  • 6篇心功能
  • 6篇祖细胞
  • 6篇内皮祖细胞

机构

  • 31篇粤北人民医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万槐斌
  • 29篇唐良秋
  • 10篇周婉明
  • 9篇陈锦峰
  • 9篇徐新
  • 8篇陈宝峰
  • 7篇范文茂
  • 7篇何文飞
  • 7篇张社兵
  • 6篇马绍椿
  • 6篇刘素芳
  • 6篇刘向阳
  • 6篇李爱华
  • 5篇杨艳敏
  • 4篇汪道文
  • 4篇江志平
  • 3篇涂玲
  • 3篇邓娟娟
  • 3篇朱俊
  • 2篇何凤屏

传媒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月龄mdx基因缺陷小鼠心肌病理改变与心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1月和6月龄mdx小鼠心肌病理和心功能改变。方法1月和6月龄mdx小鼠各10只,以同龄同数量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颈动脉插管检测动脉和左心室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生存时间和心功能。分...
万槐斌涂玲王炎杨靖陈春莲汪道文
文献传递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房颤动相关
目的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和房颤(AF)发生相关,然而在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RDW和AF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同期两组急诊留观连续病例共190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合并AF97例,单...
万槐斌王娟黄毕张晗田力邵兴惠杨艳敏朱俊
无创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合并低氧血症患者中应用的荟萃分析
万槐斌杨艳敏
急诊PCI术前使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预防慢血流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急诊PCI术前应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预防慢血流的作用。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共128例,按单双顺序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术前给予静推替罗非班并持续静滴至术后。B组为对照组,术前未使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慢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急诊PCI术,其中B组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术后1天死亡,其余127例康复出院。两组均有慢血流或无复流出现。其中A组4例,3例发生在右冠脉,1例发生在前降支;B组为12例,右冠脉7例,前降支4例,回旋支1例。两组出现慢血流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前应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慢血流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唐良秋徐新马绍椿陈宝峰万槐斌陈锦峰孙维倩刘素芳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檗碱300mg(tid),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3.38±1.05)mmol/Lvs.(4.24±1.07)mmol/L];TG[(1.20±0.62)mmol/Lvs.(1.42±0.73)mmol/L];LDL-C[(2.10±0.71)mmol/Lvs.(2.58±0.61)mmol/L];ALT[(22.32±11.66)U/Lvs.(34.46±12.87)U/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HDL-C水平升高无差异,Scr和CK未见差异。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具有更强的调脂效应,对肝功能的影响更小。
万槐斌成锦周婉明唐良秋张社兵
关键词:小檗碱阿托伐他汀血脂冠状动脉疾病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二级预防被引量:3
2015年
合理的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心房颤动(房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等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抗凝治疗已经成为这些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1-3].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因疗效肯定、价格便宜而广泛用于临床.早期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在ACS患者的二级预防中,华法林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4]和阿司匹林[5].
万槐斌杨艳敏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口服抗凝药物静脉血栓栓塞症心血管事件
不同状态肾功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肾功能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灌注及其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且在发病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改良...
成锦唐良秋万槐斌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溶栓治疗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趋势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发病后24h内入院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188例,根据患者最终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四组:A组(n=50):行急诊PCI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第二次PCI治疗;B组(n=48):仅行急诊PCI治疗;C组(n=46):给予静脉溶栓治疗,住院期间第5~7d行择期PCI治疗;D组(n=44):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测量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患者入院24hNT-proBNP值,将患者分为:0~299pg/ml组、300~899pg/ml组及≥900pg/ml组,记录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内及1年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对PCI术后NT-proBNP水平与随访1年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四组患者入院24hNT-proBNP水平均达峰值,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A、B两组比较,AMI后45d、半年、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B组比较,入院后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两组比较,AMI后第11d、随访第45d、半年及1年时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0~299pg/ml、300~899pg/ml及≥900pg/ml三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半年及1年时MACE发生率均呈递增趋势;其中0~299pg/ml组、300~899pg/ml组患者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此两组与≥900pg/ml组比较,MACE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时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患者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再狭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及溶栓治疗后近、中期预后及1年时冠状动脉再狭窄具有临床价值;急诊PCI及择期二次PCI对降低NT-proBNP水平优于溶栓治疗。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肖雨雄何凤屏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陈宝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动态变化的意义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心肌损伤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醛同酮及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56...
何文飞唐良秋万槐斌
文献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4例,住院期间未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A组(n=46),住院期间第5~7天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B组(n=48);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使用电化学发光测量不同时间NT-proBNP水平,同时测量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B两组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较C组明显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在45 d及6个月时较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NT-proBNP水平在45 d及6个月时与A组相比进一步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测量值则进一步改善,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行PCI后NT-pro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且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后续的择期PCI治疗能进一步降低NT-proBNP及改善心功能。
刘向阳唐良秋江志平张社兵李爱华万槐斌范文茂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功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