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强
- 作品数:56 被引量:364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选235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其临床征象辩证为肝郁脾虚(74例)、湿热中阻(80例)、脾肾阳虚(20例)、肝肾阴虚(25例)以及瘀血阻络(36例)5组,比较5种证型肝功能(ALT、AST、ALT/AST、TBIL、DBIL)等指标的检测差异。结果:湿热中阻、肝郁脾虚两型中ALT(235.77±113.31、197.34±83.39)μ/L、AST(184.53±73.85、135.61±62.17)μ/L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三型(P<0.05);湿热中阻型患者TBIL(45.77±43.31)μmol/L、DBIL(34.53±33.85)μmol/L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证型TBIL、DBIL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其患者部分肝功能指标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二者具有相关性。
- 吴礼锋邹跃玲潘光强
- 关键词:肝功能中医辩证分型慢性乙肝
- 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探讨被引量:9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起病在 72小时内的 2 0 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 ml,每日 2次腹部皮下注射 ,连续 5~ 10天。治疗前后检测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 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同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 11例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常规治疗组 2 3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低分子肝素组发生的进展性卒中其进展的严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轻 ( P<0 .0 1) ;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 ( P<0 .0 5 ) ;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明显降低纤溶酶原和凝血因子 活性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能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
- 易兴阳张顺开潘继豹潘光强胡永启陈步满林瑞声余昌明
-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低分子肝素凝血因子
- 急性心包炎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的变化
- 2003年
- 匡永东潘光强蔡忠坤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I急性心包炎
- 中医药治疗慢性腹泻研究概况被引量:18
- 2011年
-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系指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不成形,呈溏软、溏薄或水样,或带有粘液脓;腹泻持续或频繁。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可见于肠道感染性疾病、肠道非感染性炎症、小肠吸收不良和运动性腹泻等[1],属中医学久泻范畴[2]。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腹泻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 潘光强陈颖异
- 关键词:慢性腹泻中医药疗法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0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及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312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 ,并随访 12~ 18个月 ,比较脑梗死复发和无复发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 312例脑梗死患者在随访期有 6 1例复发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且多为同侧复发 ;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 5 7例 ,复发 2 6例 ;重度颈动脉狭窄 4 8例 ,复发 2 5例 ;溃疡斑 4 2例 ,复发 2 3例 ,其复发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或伴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以及溃疡斑与脑梗死的复发成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复发密切相关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
- 易兴阳潘光强余昌明陈步满林瑞声张顺开
-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预后
- 原发性脑干病变BAEP与CT、MRI对比研究
- 1999年
- 为探讨CT、MRI、BAEP对脑干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及BAEP与脑干病损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我们对32例脑干病变的患者同时进行了CT、MRI及BAEP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根据BAEP结果分成三组,在病后3月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脑干病变CT阳性串53.13%,MRl阳性率90.62%,BAEP阳性率84.38%。MRI及BAEP阳性率高于头颅CT,有显著性差异,P<0.05。BAEP的I组及Ⅱ组患者GCS计分高于Ⅲ组。SSS评分低于Ⅲ组。Ⅲ组患者全部预后不良,与I组及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对脑干病变MRI和BAEP的阳性率较高,若同时进行MRI和BAEP检查则高达100%;BAEP是判断脑干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
- 易兴阳余昌明李凤英潘光强
- 关键词:脑干病变听觉诱发电位CTNMR
- 低血糖偏瘫的康复治疗
- 1998年
- 目的:探讨低血糖偏瘫的发生机制,研究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1例低血糖偏瘫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90.9%低血糖偏瘫病人患有糖尿病,45.4%低血糖偏瘫病人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史。药源性低血糖偏瘫多见,尤为口服降血糖药物为著,临床表现与脑血管意外极其相似。结论:应对低血糖偏瘫患者加强重视,严密监测血糖。
- 余昌明潘光强易兴阳
- 关键词:低血糖偏瘫康复治疗预后并发症
- 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改变及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3 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聚集性 (LA)、白细胞黏附功能 (L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 ICAM-1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 (s VCAM-1 )浓度进行检测 ,根据头部 CT结果将脑梗死分成大面积脑梗死和中小面积脑梗死 ,同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均较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 LA、LAF和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77~ 0 .71 88,P<0 .0 5 ) ;LA和 LAF均与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3 1~ 0 .5 865 ,P<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的异常 ,这种异常在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易兴阳潘继豹潘光强胡永启陈步满林瑞声余昌明张顺开
- 关键词:脑梗死白细胞黏附分子血液流变
- 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畏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用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偏头痛4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偏头痛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 潘光强梁海娜余晓晓
- 关键词:偏头痛桃仁红花煎血液流变学
- 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被引量:2
- 2001年
- ①目的验证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②方法120例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纳络酮治疗组与维脑路通对照组,纳络酮组又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③结果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μ=2.163,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而小剂量纳络酮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μ=0.726,P>0.05)。48h内大剂量纳络酮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 48h后治疗组(t=2.473,P<0.05)。④结论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早期使用效果更好。
- 张顺开潘光强易兴阳胡永启池丽芬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纳络酮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