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结直肠息肉相关冷切除术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1
- 2021年
-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变的高危因素之一,结肠镜检查可以更早地检出结直肠息肉并行镜下切除术,从而降低结肠癌的风险。传统的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可供选择较多,但需要高频电凝,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前结直肠息肉的冷切除术成为内镜医师治疗选择的主流,主要包括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冷活检钳钳除术以及冷黏膜切除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息肉类型。冷切除术具有省时便力、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效果显著且医疗器械使用较少等优势,已成为内镜医师的首要选择。
- 李叶茂翟自鹏王军王玉平郭庆红
-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结肠镜
- 幽门螺杆菌通过胃癌干细胞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被引量:6
- 2021年
- 胃癌干细胞(GCSCs)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多重分化、启动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潜能,CD44、CD133、CD24、Musashi-1等标志物的发现揭示了肿瘤细胞学行为和疾病进展相关的新信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较高,且Hp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虽然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已得到证实,但其在肿瘤早期发生和进展中的机制仍不清楚。随着肿瘤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扩大,研究Hp通过GCSCs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可能成为Hp诱导胃癌发生机制的重要步骤,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
- 杨静杨静杨静王军王军路红任茜
-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胃癌干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肥大细胞表达膜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表达膜蛋白1(mast cell expressed membrane protein 1,MCEMP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预后及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使用R 4.0.5软件分析胃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差异基因;使用STRING在线网站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并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进行交叉分析以获取关键基因;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探索关键基因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预测关键基因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通过TISIDB在线数据库及CIBERSORT算法进一步分析关键基因表达与胃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及免疫分子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胃癌肿瘤微环境中共有760种差异表达基因,基于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进行交叉分析得出一个关键基因MCEMP1;MCEM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01),生存分析显示MCEMP1高表达组的总体生存情况差于低表达组[HR=1.176,95%CI(1.066,1.297),P=0.046];MCEMP1的表达与年龄、胃癌T分期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MCEMP1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比例及免疫分子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MCEMP1可能是胃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并与胃癌免疫浸润有关。
- 乐奇吕坤姜雷王军姚南
- 关键词:胃癌肿瘤微环境
- PD-1和PD-L1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系统评价PD-1和PD-L1的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Embas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纳入研究为PD-1/PD-L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的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总生存期(OS)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3 093例胃癌患者)符合条件的队列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PD-1和PD-L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D-1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N^+)有显著相关性,PD-L1的高表达与胃癌晚期(Ⅲ~Ⅳ)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PD-1和PD-L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 王玉丰姚南姚南王军
- 关键词:PD-1PD-L1胃癌预后META分析
- 肠道微生态疗法在肝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肝硬化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关,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及促使肠道微生态恢复,可有效改善肝硬化疾病及相关并发症。探讨肠道微生态改变与肝硬化疾病之间的关系,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肝硬化对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肠道微生态疗法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采用肠道微生态疗法治疗肝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 丁开欣袁浩刘敏王军郑亚王玉平郭庆红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微生态疗法肝硬化肝硬化并发症
- 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在肝硬化中的作用
- 2023年
- 肝硬化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终末期肝病,也是导致慢性肝病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微生物相关多组学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内毒素等在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中发挥主要作用,但这些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影响肝硬化发展的机制依然不明确。因此,根据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肝硬化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几种研究比较深入的微生物代谢物以及其影响肝硬化发展的潜在的作用机制,并简要介绍微生物代谢物治疗肝硬化的方法,以期为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 刘妹妹林婷王军张宏玲杨暐郑亚王玉平周永宁
-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代谢物肝脏肝硬化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时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是最常见的医疗急症之一。内镜检查是评价和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有助于确定出血的来源,确定潜在的病因,并实现止血及预测再出血风险。目前的指南建议在就诊或入院后24小时内对所有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但24小时内的最佳时机仍不确定。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的最佳时机。
- 张晓彤周举坤孙振灿刘添王军姬瑞
-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预后
- 家庭聚集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革兰阴性菌,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感染Hp。我国Hp感染流行率高,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及并发症,但几乎所有Hp感染者的胃黏膜均有炎症变化,25%~30%的Hp感染者会出现多种胃肠道和胃肠道外疾病[1]。长期的Hp感染不仅会导致相关疾病的进展,且造成家庭和社会的沉重经济和医疗负担。近年因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许多地区的耐药问题使Hp根除率下降,国内外学者对其根除治疗方案进行大量研究,但是治疗效果仍欠佳。Hp具有家庭聚集性感染的特点,研究表明Hp主要经口-口、粪-口途径传播,而Hp阳性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可能是Hp根除失败、复发、再感染的原因。本文就Hp的家庭聚集现象、危险因素及防治做一综述。
- 周举坤张晓彤王军郑亚王玉平姬瑞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家庭聚集性
- 微信支持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在消化内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38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4—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3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见习生接受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见习生接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见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出勤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84.2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6.29±8.47)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5.97±8.41)分,均高于对照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习生的出勤率为97.37%,略高于对照组见习生的出勤率(92.11%),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见习生接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使见习生更积极的参与教学当中,进而显著提升其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见习生对教学质量有较高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 刘敏王军姬瑞
- 关键词:消化内科见习带教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出勤率
- 幽门螺杆菌诱导上皮-间质转化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单极、微需氧、多鞭毛、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菌,可在人胃黏膜上存活并定植。Hp作为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其对胃黏膜的长期刺激可导致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研究表明,Hp感染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而EMT的异常调控则会导致胃癌发生。本文就Hp诱导胃上皮细胞发生EMT致胃癌的相关机制研究展开综述,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 孙振灿周举坤许云鹏王军郑亚王玉平姬瑞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上皮-间质转化胃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