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嫦琳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佛山市医学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及分娩的32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62例HDP患者为病例组,165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两组对象间ApoE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并比较不同ApoE基因型人群的血脂水平差异。结果两组临床特征比较,除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对照组较高外,病例组的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蛋白尿、水肿、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ApoE基因型均以ε3/3基因型为主,病例组的ε2/3、ε3/3基因型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94%vs.13.94%,P<0.05;59.88%vs.71.52%,P<0.05),ε3/4、ε4/4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2.22%vs.6.67%,P<0.05;8.02%vs.1.82%,P<0.05)。ε3等位基因是主要等位基因,ε2、ε3等位基因在病例组的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ε4等位基因高于对照组(20.68%vs.6.36%,P<0.05)。E4表型人群的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E2和E3表型人群(P<0.05)。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与妊娠期血脂代谢异常及HDP的发生有关,而携带ε2等位基因的人群患HDP的概率较低。
- 朱嫦琳陈斌鸿李启欣李炜煊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血脂异常
-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在不同类型心肌梗死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93例早期心肌梗死患者及64例对照者血清中sST2浓度,比较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ST2水平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血清sST2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性能。结果病例组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t=11.96,P<0.01),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患者sST2水平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患者(t=2.36,P<0.05)。血清sST2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良好(Z=17.80,P<0.01),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52,0.949)]。sST2区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最佳临界值(cut-off)为146.02 pg/mL,诊断敏感度为83.87%,特异度为85.94%,约登指数(YI)为0.698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ST2水平升高,STEMI患者升高更明显;血清sST2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良好。
- 吕婉娴潘练华朱嫦琳李炜煊
- 关键词:心肌梗塞
- NS1抗原捕获ELISA在登革热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NS1-ELISA)在登革热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10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患者共173例,分别采用NS1-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下简称金标法)对其血清中的登革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登革热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预测值、似然比、约登指数和卡帕值。结果 173例疑似患者中共88例(50.87%)被确诊为登革热患者,检测结果阳性率最高为金标法,显著高于NS1-ELISA和PCR;NS1-ELISA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均高于PCR和金标法,阴性似然比低于PCR和金标法,3种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和NS1-ELISA特异性显著优于金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特异性高于NS1-ELIS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1-ELISA对登革热的检测效能和应用价值优于PCR和金标法,可作为登革热暴发或散发的筛查及确诊方法。
- 李启欣朱嫦琳陈文翠李炜煊
-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和静脉血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探析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9例身体正常的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这49例研究对象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其中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为研究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间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erythrocyt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血小板(platelet,PLT)以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身体检查时的血常规检验项目中,采取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更加显著,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 吴智刚李小蓝李启欣朱嫦琳
-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梢血静脉血
- 广东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HIV抗体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各科住院患者168 540例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 540例患者中检出并经广东省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HIV阳性147例(均为HIV-1型),总检出率为0.087%,其中男113例(76.871%),女34例(23.129%);艾滋病患者45例(30.612%),HIV感染状态102例(69.399%)。HIV感染者确诊年龄以30~<50岁为主[51.020%(75/147)]。HIV阳性患者主要来源于感染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入院原因主要为发热、肺部感染、急性胃肠炎等。HIV感染者户籍以佛山市为主[48.299%(71/147)],感染途径主要为非婚异性性接触[97.279%(143/147)],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为21.088%(31/147)、71.429%(105/147)]。结论有必要对入院患者进行HIV抗体筛查,特别是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有助于艾滋病的确诊,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减少因此产生的医疗纠纷。应加强职业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以避免职业暴露。
- 区文华陈展泽苏锡康朱嫦琳
- 关键词: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住院病人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_(12)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_(12)(VitB_(12))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UC组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住院部112例活动期UC患者,对照组为同期该院的健康体检者共100例,观察2组血浆Hcy、叶酸及VitB_(12)的水平差异,并分别对血浆Hcy、叶酸及VitB_(12)与UC病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UC组与对照组Hcy水平分别为(16.93±9.49)、(10.33±7.48)μmol/L,U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与对照组叶酸水平分别为(8.75±6.04)、(15.05±6.67)nmol/L,VitB_(12)分别为(121.05±67.31)、(245.12±71.28)pmol/L,UC组叶酸和VitB_(12)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病情轻重程度,UC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3组间血清Hcy、叶酸及VitB_(12)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血清叶酸与病程呈负相关(r=-0.405,P=0.001),而血浆Hcy、血清VitB_(12)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r=-0.114,P=0.233;r=-0.162,P=0.088)。结论 UC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叶酸及VitB_(12)水平下降,叶酸水平与UC病程呈负相关。
- 薛雄燕朱嫦琳潘练华黄少珍李炜煊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
- 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在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在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病患者143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者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清晨空腹情况下采集外周循环血液样本5 mL,分别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肝病患者143例经病理确诊肝癌组35例,肝硬化组48例,肝炎组60例;肝癌组检测血PIVKA-Ⅱ、AFP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P<0.05),而且肝硬化组、肝炎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阳性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PIVKA-Ⅱ、AFP和CA125在肝癌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 邱志琦朱嫦琳詹建清
- 关键词:PIVKA-IIAFPCA125
- 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C4、CH50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75例SLE患者及87例对照者(病例对照组65例,健康对照组22例)血清中C3c、C4、CH50、IgG、IgA和IgM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SLE的诊断性能并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 SLE组的C3c、C4及CH50水平均显著低于病例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各组间IgG、IgA、IgM水平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仅C3c、C4及CH50对SLE具有诊断价值(Z=10.279,P<0.01;Z=6.149,P<0.01;Z=7.715,P<0.01),其中C3c检测SLE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优于C4[0.829(0.762~0.883)vs 0.744(0.670~0.810),Z=2.620,P<0.01],C3c、C4与CH50诊断SLE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533,P=0.171;X^2=2.097,P=0.351)。结论 SLE患者存在血清补体C3c、C4和CH50水平降低的现象;血清C3c、C4和CH50对SLE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李炜煊朱嫦琳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免疫球蛋白
- 血液样本灭活处理对三种SARS-CoV-2抗体检测方法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探讨56℃30 min灭活处理对不同方法测定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2月12~18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血清样本、血浆样本及全血样本各11份,同时收集同期疑似病例及其他疾病患者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各10份,采用双盲法,在样本采用56℃30 min灭活处理前后,分别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总抗体、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中的SARS-CoV-2 IgM抗体、采用化学发光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及血浆样本SARS-CoV-2 IgM及SARS-CoV-2 IgG,比较灭活前与灭活处理后样本的抗体检测结果,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灭活前后检测IgM及IgG半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血清与血浆样本中SARS-CoV-2总抗体的阳性样本符合率为90.9%,阴性符合率为100.0%,总符合率均为95.2%。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全血样本中SARS-CoV-2总抗体的总符合率为100.0%。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灭活前后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中SARS-CoV-2 IgM抗体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0%,阴性符合率均为0%,总符合率均为47.6%。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灭活前后血清样本中SARS-CoV-2 IgM及IgG抗体及血浆中的IgG抗体,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为100.0%,检测血浆IgM抗体的总符合率为95.2%。采用Pearson相关对灭活前后血清及血浆样本IgM和IgG半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IgM灭活前后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9(95%CI:0.9998~1.000,P<0.001),IgG灭活前后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99(95%CI:0.9998~1.000,P<0.001)。结论 56℃30 min灭活处理血液样本对免疫层析法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SARS-CoV-2抗体结果几乎无影响,可在检测前先进行灭活以降低检验人员感染风险,荧光免疫层析法不可使用灭活后样本进行检测。
- 薛雄燕朱嫦琳黄少珍潘练华徐建华李炜煊
- 关键词:病毒灭活血浆
- 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与不同分型下性激素水平差异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与不同分型下性激素水平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93例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依据检测结果分为Y染色体微缺失组21例及Y染色体无微缺失组272例,统计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并对不同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患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93例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21例(7.17%),AZFc缺失12例(57.14%)、AZFa缺失2例(9.52%)、AZF(b+c)缺失4例(19.05%)、AZF(a+b+c)缺失3例(14.29%),AZF微缺失位点检出率,c区61.29%,b区22.58%,a区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染色体微缺失组促卵泡生成素(FSH)(19.49±6.88)IU/L、促黄体生成素(LH)(8.17±3.72)IU/L、睾酮(T)(12.48±2.27)mmol/L,Y染色体无微缺失组FSH(9.91±4.07)IU/L、LH(7.06±2.35)IU/L、T(13.91±4.43)mmol/L,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染色体微缺失组内不同分型患者性激素相比较,AZF(a+b+c)缺失模式FSH和LH值升高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以AZFc缺失为主、AZFb缺失次之、AZFa缺失少见,FSH水平在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中显著升高,其中AZF(a+b+c)缺失模式FSH升高最为显著,通过检测Y染色体有无缺失可为辅助生殖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 林静梁权辉朱嫦琳李炜煊
- 关键词:无精严重少精症Y染色体微缺失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