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新型苯加氢制环己烯Ru-B/ZnO-ZrO_2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 2013年
- 制备了不同n(Zn)∶n(Zr)的双组分氧化物载体,并进行了各种表征。XRD、TEM结果表明ZnO-ZrO2为纳米级,N2吸附表明不同n(Zn)∶n(Zr)的载体具有相近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等组织结构性质。采用化学还原法负载Ru活性组分,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DSC等表征,结果表明:Ru-B/ZnO-ZrO2催化剂中Ru-B为非晶态合金,ZrO2为四方型,Ru活性组分很好的分散于载体上。该催化剂在140℃、4 MPa氢气压力和0.2 mol/L ZnSO4溶液下进行苯加氢制环己烯反应时,环己烯最大收率可达43%。
- 熊建平汪宝和朱璟王丽丽
- 关键词:环己烯化学还原法钌
-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乙酯无皂乳液接枝共聚合研究
- 本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原料,在水介质中,以过硫酸钾(KPS)引发丙烯酸乙酯(EA)与HPMC 的接枝共聚反应。采用FT-IR,XRD 对HPMC-g-PEA 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
- 王丽丽许湧深
- 关键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烯酸乙酯接枝共聚合无皂乳液
- 文献传递
- 纤维素的乳液接枝共聚合(Ⅰ) 引发剂对纤维素的氧化降解作用被引量:9
- 2007年
- 研究了乳液接枝共聚合,单体未加入体系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的相互作用。通过HPMC水溶液特性黏度的测定、FT-IR及UV表征,证明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存在,HPMC的特性黏数随着相互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说明HPMC与KPS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大分子链的氧化降解,而纤维素大分子自由基的形成是氧化降解的中间步骤。另一方面,在HPMC存在下,KPS的分解反应与在纯水中一样,仍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但在60℃下,HPMC的存在使得KPS的分解速率常数比在纯水中提高了近7倍,在宏观上表现为分解半衰期缩短,分解速率提高。
- 许涌深王丽丽董巍袁才登
- 关键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过硫酸钾相互作用分解动力学
- 国际贸易中隐含碳计算方法的比较——以2007年中国为例被引量:6
- 2012年
- 本文采用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能源统计数据,比较了国内外在测算贸易隐含碳中主要应用的三种方法:直接排放测算法、基于完全需求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测算方法。结果发现:①除了能源生产加工部门(如石油加工业等)的完全需求碳排放强度明显小于其完全消耗碳排放强度外,其余行业的完全需求碳排放强度和完全消耗碳排放强度都是比较接近的,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②直接净出口隐含碳(7.50Mt)<完全消耗净出口隐含碳(277.30Mt)<完全需求净出口隐含碳(408.95Mt)。从投入产出模型的原理上来看,基于完全需求系数和基于一次能源行业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都反映了对于能源的间接消耗,其结果应该比较接近,本研究实际计算结果也证明,在非能源行业两种计算结果具有比较高的相关性,但是由于目前只能得到统一的能源产值-实物转换系数,从而导致在能源行业基于完全消耗系数计算的碳排放强度远大于基于完全需求系数计算的结果,再加上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两者计算结果的差异。
- 王媛王丽丽何彧程曦王文琴
- 关键词:国际贸易碳排放强度
- 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SDA分析被引量:31
- 2012年
- 本文基于简化的非竞争型可比性价值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了2002年-2007年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情况,发现中国的进出口和净出口隐含碳呈上升状态。其中,2007年净出口隐含碳(1928.93Mt)是2002年(615.12Mt)的3倍多。出口隐含碳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净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隐含碳增加的原因,本文应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将我国的出口碳排放分解为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出口结构、出口总量四个方面。结果显示:2002年-2007年除了CO2碳排放强度效应为负值外(-20.00%),其余三种因素的效应均为正值,出口总量是导致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驱动因素(106.58%),其次是中间投入结构(10.80%),出口结构的影响很小(2.62%)。对第二产业的SD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出口隐含碳大部分来自于重工业,其次是高科技工业、轻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对轻工业和其他制造业而言,出口结构对隐含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对高科技工业而言,中间产品的投入结构对隐含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
- 王丽丽王媛毛国柱赵鹏
- 关键词: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
- 氯硅烷歧化反应催化剂干燥特性及催化性能被引量:2
- 2016年
- 研究了氯硅烷歧化反应催化剂Amberlyst 21和改性后树脂B的干燥特性,考察了供热温度和料层厚度对催化剂干燥规律的影响,并建立了干燥曲线的半经验关联式。此外,还通过滴定法测量了树脂活性官能团含量,最终通过实验检验催化效果。结果表明:树脂B和Amberlyst 21的干燥规律基本类似,得到最优的干燥温度及物料层厚度分别为70℃和3 cm,含水质量分数降至5%时干燥时间分别为23.3,20.0 h。在最优干燥条件下,树脂B的胺基含量略高于Amberlyst 21,2种树脂均可作为三氯氢硅歧化反应的催化剂,且树脂B的催化效果优于Amberlyst 21,反应转化率可达23.42%。
- 王丽丽黄国强
- 关键词: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歧化反应AMBERLYST催化剂
- 活性炭微孔对RO浓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的吸附被引量:8
- 2013年
- 为研究活性炭对反渗透(RO)浓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吸附效果,首先采用颗粒活性炭(GAC)、粉末活性炭(PAC)和活性炭纤维(ACF)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PAC的吸附效果最佳,当PAC投量为0.9g/L时,对RO浓水Ⅰ、Ⅱ中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4.8%和71.8%。同时研究了RO浓水中DOM的分子质量(MW)分布及新、旧PAC的孔径分布,发现RO浓水Ⅱ中以MW〈500u的DOM为主,而PAC的吸附作用以孔径〈2nm的微孔为主、孔径为2~4nm的中孔为辅,因此适于吸附RO浓水中的DOM。
- 王丽丽顾平赵春霞张光辉
- 关键词:反渗透浓水活性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孔径
- 我国行业水资源消耗的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选取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应用基于假设抽取法的水资源消耗产业关联度计量模型,比较各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和纵向集成消耗,定量测算出我国行业间水资源的流动转移情况.通过分析得到:不同行业的水资源直接消耗量与满足自身需求所需的水资源量有所差异,但是对于经济系统而言,所有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总量等于为满足最终需求所需的水资源总量,即水资源在经济系统的不同行业之间发生了转移;在经济系统中,农业、基础工业作为产业链上游行业将大量的水资源通过中间投入的方式转移到其下游行业中,轻工业、高科技工业等产业链下游行业的直接消耗的水资源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必须从其上游行业转移水资源;水资源从产业链的上游逐级向下游转移,维持着经济系统产品的生产与交换;如果行业的最终需求不变,单纯调整产业结构仅是将水资源消耗量大的行业进行区位或行业上的转移,而经济系统水资源消耗的总量并没有改变.本文通过定量化的方式来研究行业水资源消耗关联,初步揭示了水资源在行业间的消耗规律,能够为产业调整提供新视角,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 和夏冰王媛张宏伟王文琴王丽丽
-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SiO_2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5年
- 在壬基酚聚氧乙烯5醚(NP-5)/环己烷/氨水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进行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缩合反应,得到粒径在30 ̄50nm的单分散纳米SiO2胶体。红外光谱法(FTIR)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证明了纳米SiO2粒子的生成。反相微乳液体系相图的研究表明,水相为氨水比纯水有较窄的W/O型微乳区。氨水微乳液是碱催化TEOS水解、缩合制备纳米SiO2粒子的适宜体系。当体系中TEOS的浓度增大时,粒子的粒径随之增大。降低NP-5的浓度,而保持H2O的用量不变,SiO2的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变窄,表明每个胶束能否独立成核是影响粒子数的主要因素。此时,胶束内的水相逐渐由束缚水转向自由水,使胶束的成核几率增大,最终生成的粒子数与初始胶束数目的比值增大。水相中,氨水浓度起到了控制纳米SiO2粒子表面形貌的作用,且在较高氨水浓度时,粒子的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窄。
- 王丽丽贾光伟许湧深
-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纳米SIO2正硅酸乙酯
- PAC累积逆流吸附与微滤联用处理反渗透浓水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粉末活性炭(PAC)累积逆流吸附与微滤(MF)联用工艺处理某石化厂废水回用车间的反渗透(RO)浓水,重点考察了对RO浓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去除RO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UV254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对COD、DOC的去除率分别为64.2%、75.7%。采用PAC累积逆流吸附可大大减少PAC用量,节省处理成本。经化学清洗后,微滤膜的通量可以基本恢复。
- 王雪顾平王丽丽王文强张光辉
- 关键词:反渗透浓水粉末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