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外科
  • 2篇疗效
  • 2篇晶状体
  • 1篇有晶状体眼
  • 1篇有晶状体眼人...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术前
  • 1篇透镜
  • 1篇凸透镜
  • 1篇外科学
  • 1篇外科治疗
  • 1篇网膜
  • 1篇疗效分析
  • 1篇疗效观察
  • 1篇近视
  • 1篇晶状体眼
  • 1篇老视
  • 1篇高度近视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盛敏杰
  • 3篇赵菲
  • 2篇林安娟
  • 2篇谢春蕾
  • 2篇陈轶卉
  • 1篇汪维芳
  • 1篇刘影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的初步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两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37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前房虹膜夹型的人工晶状体Verisyse(Artisan)植入9例17眼,后房型可折叠的人工晶状体Staar Visian ICL植入10例20眼。术前裸眼视力0.01~0.1,最佳矫正视力为0.4~1.0,近视平均屈光度为-(11.29±2.90)D,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331±347)个/mm^2,平均六角形细胞比例为(59.2±1.8)%。术后随访4~10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裸眼视力为0.4~1.0,最佳矫正视力为0.5~1.0。随访结束时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210±506)个/mm^2,损失率中位数为5.2%;平均六角形细胞比例为(58.2±10.1)%,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球面等值屈光度均在预期屈光度士1.00D范围内。术后第1天,1眼前房虹膜夹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者眼压升高,局部应用降眼压眼液后,恢复正常,其他眼术后随访期间眼压均维持正常。术后2例4眼出现夜间视力降低和眩光,其中前房型Verisyse(Artisan)和后房型Staar Visian ICL各1例2眼。结论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手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
陈轶卉盛敏杰林安娟谢春蕾汪维芳赵菲
关键词: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
术前联合应用普南扑灵及碘必殊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手术前、后使用普南扑灵(0.1%普拉洛芬滴眼液)及碘必殊(0.3%妥布霉素和0.1%地塞米松滴眼剂)在减轻玻璃体视网膜术(VRS)和巩膜扣带术(SBS)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338例(338眼)分为治疗组189例(189眼)和对照组149例(149眼),治疗组术前2d即开始使用普南扑灵及碘必殊滴眼剂点眼,至术后2w。对照组在手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普南扑灵及碘必殊,至术后2w。观察指标为眼部疼痛、充血、前房闪辉、虹膜后粘连。结果:治疗组在缓解术后眼部疼痛方面及减轻玻璃体切割术后前房闪辉、虹膜后粘连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2d开始使用普南扑灵联合碘必殊较术后开始使用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效果更加显著。
谢春蕾林安娟盛敏杰赵菲刘影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外科治疗
老视矫正的多样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配戴框架凸透镜是矫正老视的主要方式,如单光眼镜、双光眼镜、渐变多焦镜及其他新兴衍射镜片。屈光性手术也为矫正老视提供了新的途径,可分为角膜屈光性手术、晶状体摘除联合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IOL)植人手术以及巩膜屈光性手术。角膜屈光性手术通过改变角膜的屈光力而改变眼球的屈光状态,包括激光角膜手术和角膜层间植人物手术两类。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的关键在于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的研发,现有的单焦调节型及多焦调节型人工晶状体优点是减少眩光或光晕,获得较好的夜间视觉,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巩膜屈光性手术通过增加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肌的距离治疗老视,包括睫状体前巩膜切开术、激光老视逆转术和巩膜扩张术。老视矫正逐渐向多样化发展,为不同需求的老视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赵菲盛敏杰陈轶卉
关键词:凸透镜人工晶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