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研究北疆滴灌麦田蒸散量被引量:16
- 2016年
- 基于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了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不同时段(生育阶段、日、时)的农田水分蒸散特征,分析了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因子对农田水分蒸散的影响及产量和蒸散的关系,旨在为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的灌溉制度制定提供理论依据。3个灌水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灌溉375、600和750 mm。结果表明,在滴灌冬小麦全生育期内日蒸散量为抽穗–乳熟〉拔节–抽穗〉乳熟–成熟〉返青–拔节〉播种–越冬〉越冬–返青;在一天中,滴灌冬小麦农田水分蒸散主要发生在8:00–20:00,夜间20:00–8:00蒸散量较小且比较稳定,时蒸散量随天气变化而改变。滴灌条件下,冬小麦的棵间蒸发量占农田水分蒸散的25.2%-28.3%。棵间蒸发与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具有良好的二元二次模拟关系,拟合系数为0.98。综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滴灌冬小麦的蒸散量为600-650 mm。本研究对合理制定滴灌冬小麦的灌溉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李杰吴杨焕陈锐杨平柴顺喜崔静马富裕
- 关键词:滴灌冬小麦棵间蒸发
- AquaCrop模型在北疆滴灌春小麦生产中的校准及验证被引量:7
- 2017年
- 为精确模拟干旱区不同灌溉制度下的小麦耗水量,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北疆春小麦生产中引进FAO推荐的AquaCrop作物水分生产力模型,基于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校验。结果表明,校准后的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北疆滴灌春小麦蒸散量,以此为基础得到的冠层覆盖度、地上部干生物量及籽粒产量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因此,在干旱区应用AquaCrop模型模拟滴灌春小麦蒸散量指导精准灌溉是可行的。
- 柴顺喜陈锐李杰杨平樊华崔静马富裕
- 关键词:春小麦滴灌生物量
- 不同密度棉花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0
- 2016年
- 以北疆2个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50’和‘鲁棉研24’为试验材料,测定高(24.0万株/hm2,D1)、中(17.6万株/hm2,D2)、低(8.25万株/hm2,D3)3个不同密度下,棉花铃期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各处理干物质量和蕾铃数与棉花叶面积指数在纵向空间分布上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冠层内PAR透光率从顶部向下逐级递减,冠层上部递减幅度迅速,中、下部递减缓慢;PAR透光率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随向下累积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加呈指数递减,群体消光系数K日变化表现为早晚较高,中午较低;D2条件下透光率优于D1和D3,有利于增加蕾铃数,低密度条件虽然有利于增加单株蕾铃数,却不利于单铃质量的增加,最终D2密度条件下‘鲁棉研24’和‘新陆早50’棉花实收籽棉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4 852.27kg/hm2和5 167.73kg/hm2。
- 吴杨焕贾彪李杰杨平柴顺喜陈锐张斌马富裕
- 关键词:棉花光分布光合有效辐射消光系数
- 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农田蒸散特征被引量:6
- 2016年
- 于石河子大学灌溉试验站运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小型棵间蒸发器开展滴灌冬小麦田间控水试验,设置3个灌量处理(W1=375 mm、W2=600 mm、W3=750 mm),旨在探明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生育期农田蒸散与棵间蒸发特征。结果表明:滴灌冬小麦产量随灌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但W2(8 450 kg·hm^(-2))与W3(8 670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以W2处理最大(1.4 kg·m^(-3)),显著高于W3和W1处理;滴灌冬小麦全生育期蒸散量随灌量增加而增加,介于412.3~707.6 mm,其中棵间蒸发量占蒸散量的27.9%~29.1%。表层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对棵间土壤蒸发影响明显,二者与棵间土壤蒸发占耗水比例均有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深入分析表明,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高产高效实现背景下生育期内的耗水特征为:生育期内耗水强度播种~越冬为1.0mm·d^(^(-1))、越冬~返青为0.3 mm·d^(^(-1))、返青~拔节为2.6 mm·d^(^(-1))、拔节~抽穗为6.3 mm·d^(^(-1))、抽穗~乳熟为6.6mm·d^(^(-1))、乳熟~成熟为6.2 mm·d^(^(-1))。
- 李杰陈锐吴杨焕杨平崔静贾彪郑重马富裕
- 关键词:滴灌冬小麦蒸散量棵间蒸发
- 不同灌溉下限与营养液浓度对基质栽培番茄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通过番茄基质栽培试验,研究营养液浓度和灌溉下限对番茄光合、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营养液浓度条件下,随灌溉下限的上升,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叶片胞间CO_2浓度、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相同灌溉下限条件下,随营养液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硝酸盐含量、单株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多呈增加趋势,叶片胞间CO_2浓度基本呈减小趋势,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KNO_3、NH_4H_2PO_4、Ca(NO_3)_2·4H_2O、Mg SO_4·7H_2O使用浓度分别为318、127、401、288 mg/L、灌溉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为最佳营养液浓度和灌溉下限组合,此时番茄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198 kg、26.32 kg/m^3。
- 杨平陈锐李杰费聪吴杨焕郑重
- 关键词:营养液基质栽培水分利用效率番茄
- 基于辐热积的棉花产量形成模拟模型研究
- 2016年
- 为更好地应用辐热积监测棉花生长发育状况,试验设3个密度处理:240.0×10~3株·hm^(-2)、176.0×10~3株·hm^(-2)及82.5×10~3株·hm^(-2),每隔7~10d对棉花发育状况进行观查记录,并从石河子气象站获得棉花生育期内的辐射及热量数据,初步探明辐热积与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密度减小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呈增加趋势;鲁棉研24实收籽棉产量在密度240×10~3株·hm^(-2)条件下达到最高,为4 306.8kg·hm^(-2),新陆早50实收籽棉产量在密度176×10~3株·hm^(-2)条件下达到最高,为4 267.73kg·hm^(-2);产量随辐热积增加呈增加趋势,且符合线性关系,通过模拟筛选得到棉花最佳棉铃动态生长发育模型通式。高斯模拟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棉花铃数生长变化。
- 贾彪吴杨焕李杰马富裕
- 关键词:棉花生育期高斯模型
- 棉花不同密度下辐热积与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关系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设置不同种植密度,研究辐热积与棉花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为辐热积监测棉花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供试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设置3个密度处理,分别是240×10~3(D1)、176×10~3(D2)和82.5×10~3株/hm^2(D3),每隔7~10 d对棉花干物质、株高、蕾铃数等指标进行测定,从石河子气象站获得棉花生育期内的辐射数据。【结果】降低密度能增加单株结铃数,但密度过小导致棉花单铃重有所减小,不利于棉花产量形成。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均以在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为4 852.27和5 167.73 kg/hm^2。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减少各生育期所需累积辐热积,同时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棉花早熟,但密度过低将产生反作用。【结论】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棉花所需辐热积最小,生育期最短,产量构成因子相对最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 吴杨焕李杰杨平柴顺喜陈锐费聪彭新新马富裕贾彪张斌
- 关键词:棉花生育期
- 棉花株高变化动态分析及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棉花品种间相对有效积温与相对株高的关系,通过相对有效积温监测,为棉花株高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品种试验,利用归一化和聚类分析法,设置29个新疆主栽品种,从三叶期开始,每隔7 d定点、定株测量棉花株高;当年气象数据从石河子气象局获取。【结果】不同品种间,棉花相对株高随相对有效积温的变化规律一致,建立了三大类基于相对有效积温的棉花相对株高模拟模型Y=a/(1+exp(b-cx))1d。其中,第Ⅰ类(棉花三叶期(相对株高值<0.14)至十一叶期(相对株高<0.7),株高生长速率较慢):Y=0.997/(1+exp(26.08-33.62X))1/8.66(r=0.997 6);第Ⅱ类(棉花三叶期(相对株高值在0.14~0.18)至十一叶期(相对株高在0.7~0.8),株高生长速率较快):Y=0.997/(1+exp(26.09-28.65X))1/8.41(r=0.996 7);第Ⅲ类(棉花三叶期(相对株高值>0.18)至十一叶期(相对株高>0.8),株高生长速率最快):Y=1.02/(1+exp(8.55-12.68X))1/3.25(r=0.997 3)。对模型检验结果表明,RMSE=1.699 8 cm,模拟值与观测值误差小,能反映常规条件下棉花株高的生长发育状况。【结论】Richards函数可以有效地预测棉花相对株高变化。
- 王乐吴杨焕李杰杨平柴顺喜陈锐马富裕
- 关键词:棉花聚类分析归一化RICHARDS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