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博文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外交
  • 4篇中国外交
  • 2篇中国周边安全
  • 2篇中国周边安全...
  • 2篇全球治理
  • 2篇周边安全环境
  • 2篇周边外交
  • 2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互动
  • 2篇伙伴
  • 2篇关系网
  • 2篇关系网络
  • 2篇国际问题论坛
  • 2篇国际政治
  • 2篇国际政治研究
  • 2篇安全环境
  • 1篇动员
  • 1篇动员能力
  • 1篇缘何
  • 1篇战败国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0篇刘博文
  • 3篇方长平

传媒

  • 4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国际观察
  • 1篇现代国际关系
  • 1篇当代亚太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国际政治科学
  • 1篇改革开放以来...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6:亚太地区安全架构与大国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讯
2016年
2016年7月9-10日,“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6:亚太地区安全架构与大国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问题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主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协办,中国18家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机构发起。
刘博文
关键词:安全架构
周边伙伴关系网络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2018年
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伙伴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自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以来,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整体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维护周边安全在中国外交的目标序列中更加具有优先性的地位,能否有效促进周边安全环境改善则成为评估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标准。①伙伴关系网络,作为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创新,其基础性任务同样应当包括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塑造,尽管其作用必然远不止于此。
刘博文方长平
关键词:中国外交战略周边安全环境关系网络伙伴周边外交
周边伙伴关系网络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被引量:18
2016年
随着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布局中地位的上升,周边国家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中国的伙伴关系网络之中。从结构角度看,周边伙伴关系网络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层次性等特点,与传统的联盟体系和朝贡体系等形成鲜明区隔;从进程角度看,周边伙伴关系网络的网络体系日趋完整,具体内涵不断丰富,战略合作显著提升,体现出其在传统安全领域越来越突出的战略意涵。通过自身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机制,周边伙伴关系网络可以增强中国周边政策可信性、降低美国亚太战略有效性、提升重点安全议题可控性,从而有效促进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塑造。在推进周边伙伴关系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应当更加重视对系统效应的预判、对网络层次的塑造以及对双边关系的评估,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外交的大局。
刘博文方长平
关键词:周边安全环境中国外交
“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7: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的责任”学术研讨会简讯
2017年
2017年6月18日,“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7: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中国的责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国际问题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研究院主办,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协办,国内18家国际问题教学与研究机构发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盘古智库等多家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届{佥最.
刘博文
关键词:全球治理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对周边中小国家的情感投入——双向逻辑与双重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情感投入是国家向其他国家、组织或个人投入积极情感的官方行为,是当代中国外交实践中广泛出现的经验现象,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学理关注。针对诸多周边中小国家,中国通过关系定位的情感表达、高层领导的密切互动、友好人士的特殊关照、民间情感的官方宣传等形式向其投入了大量积极情感,在投入对象、投入手段、投入成本上形成了有别于经济、军事投入的鲜明特点。在理性与情感因素的互动影响下,中国对外情感投入兼具自我维持与自我约束的双向行为逻辑:由本体安全需求产生的情感投入因为符合外交工作的成本—收益预期而不断强化;双边关系的情感叙事框架可能淡化和累积利益分歧而导致情感投入的间或弱化。一方面,情感投入有助于促进中国与周边中小国家的相互理解、合作与信任,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手段;另一方面,情感投入也可能在对外援助、地区责任、国际舆论等方面给中国带来一定压力,需要中国在周边外交实践中更为妥善地加以应对。
刘博文
关键词:情感投入中国外交
崛起国的战略收缩缘何逆转——以日本(1920—1927)和苏联(1953—1960)为例被引量:10
2020年
作为大国的一种对外战略调整行为,战略收缩既具有以节约战略成本来缓解国际压力的传统内涵,又具有积蓄和集中战略资源以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积极面向。根据战略资源集中程度、竞争对手数目变化、强硬手段运用等指标,崛起国也有可能实施必要的战略收缩。作为与美国进行战略竞争的崛起大国,1920-1927年的日本与1953-1960年的苏联都曾短期推行过成效显著的战略收缩,却都在不久后骤然逆转为战略扩张。超越对战略收缩弊端、崛起失败原因、过度扩张根源等问题的既有讨论,可从战略收缩本身的内在风险中寻找崛起国类似战略调整自我蜕化的机理。具体而言,日本和苏联重塑大国协调的努力虽然缓解了体系压力,却无法消减对手的威胁认知。专注于经营周边的谋划虽然改善了安全环境,却难以塑造自身的国际权威。推行国内改革的举措虽然开启了战略竞争模式转型之路,却因弥补国内政治合法性的需求而转变为自我加剧国际竞争烈度的短视行为,以致发生战略收缩的悲剧性逆转。如何化解战略收缩的内在风险,使其助益于大国持续崛起,将是旨在主动创造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崛起大国务须深思的课题。
刘博文
关键词:周边外交
“习近平访美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研讨会综述
2015年
为深入探讨习近平主席访美的战略意义,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的战略走向,2015年10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协办、题为“习近平访美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的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展开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刘博文
关键词:访美现代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研究
周边国家民族主义新态势与中国外交的挑战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区域合作与广泛拓展海外利益,周边国家的国内政治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愈加深刻。研究周边各国民族主义影响中国外交的一般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尽管周边国家的种族支配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民族独立意识在历史上对中国外交有较大影响,但这些因素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已有所下降。周边国家民族主义在近些年来萌生的新态势,具体包括自我动员能力的提升、民粹主义倾向的凸显、现代公民意识的展露,将为中国周边外交构成诸多全新挑战。为了降低周边国家民族主义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中国可以在争端解决、海外投资、人文交流等方面主动调整思维和行为模式,探索与周边国家在应对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合作空间。
刘博文方长平
关键词:中国外交民粹主义现代公民意识
“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全球治理与中国对外战略”研讨会简讯
2016年
2016年11月5-6日,由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全球治理与中国对外战略”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全国60余家单位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刘博文
关键词:国际政治研究中国对外战略全球治理高校
战败国为何发动复仇战争?被引量:5
2018年
现有关于冲突复发的研究对复仇战争这一特殊类型关注不足,战败国发动复仇战争的经验现象基于其动机和结果往往被视为非理性行为。仇恨情感、风险偏好、预防心理、战后安排等视角可以提供有益解释,却难以回答"复仇动机常有而复仇战争不常有"这一谜题。根据理性—情感互动视角,国家自身的战略动员能力与对手的国际支持程度影响着战败国对复仇成本—收益结构的判断,也关系到战败国仇恨情感的强度,是战败国复仇机会与复仇意愿相互影响的逻辑起点。当先前战争的失败提升了战败国的战略动员能力时,战败国发动复仇战争的可能性更大;当先前战争的胜利降低了战胜国的国际支持程度时,战败国发动复仇战争的可能性更大。通过对第五次俄土战争之后的奥斯曼土耳其、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的埃及、普法战争之后的法国、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的巴基斯坦进行案例分析,本文论证出复仇战争的发生需要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对复仇战争进行探讨,既能为理性选择主义与政治心理学的路径融合提供借鉴,也可为中国预防周边争端的反复发生提供启示。
刘博文
关键词:战败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