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云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出血
  • 2篇卒中
  • 2篇呋喃
  • 2篇咪唑啉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苯并呋喃
  • 1篇胆碱
  • 1篇胆碱乙酰转移...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前体蛋...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区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10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曹云刚
  • 6篇杨婷
  • 5篇韩钊
  • 2篇陈轲扬
  • 2篇李岩
  • 1篇王志翊
  • 1篇邵蓓
  • 1篇殷为勇
  • 1篇陈松芳
  • 1篇叶祖森
  • 1篇尹波
  • 1篇何志勇
  • 1篇黄建梅
  • 1篇肖美娟
  • 1篇邹明
  • 1篇张雄
  • 1篇王征
  • 1篇胡蓓蕾
  • 1篇王娟娟
  • 1篇林显达

传媒

  • 4篇中国药师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BFI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观察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咪唑啉化合物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2-BFI)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 AT)、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水平的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AD模型组、2-BFI低(1.5 mg·kg^(-1))、高剂量组(3 mg·kg^(-1)),每组8只。采用立体定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制作AD模型,2-BFI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假手术组和AD模型组给与等量盐水,1次/d,连续给药21 d。采用水迷宫实验分别在第7,14,21天检测各组AD大鼠的行为学,第21天时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hAT、AP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D模型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Ch A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P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AD模型组比较,2-BFI低、高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除了低剂量组第7天的逃避潜伏期外,两个剂量组的其余时间点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个剂量组的Ch AT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APP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假手术组海马神经元规则,细胞形态结构正常;AD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减少,大量水肿,排列紊乱,细胞形态改变,出现大面积细胞坏死,大量空泡;2-BFI低、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均有明显改善。结论:2-BFI能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能减少Aβ1-40诱导的神经元变性、Aβ的沉积,增加海马区CHAT表达,减少APP表达。
杨婷徐莎莎陈轲扬李岩韩钊曹云刚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MORRIS水迷宫胆碱乙酰转移酶Β-淀粉样前体蛋白
自发性老龄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老龄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自发性老龄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接受数字减影血管检查患者中4例被确诊为脑血管畸形,阳性率40.0%。治愈60例,好转62例,死亡26例总有效率82.4%。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1-20分、21-30分患者的病死率高于0-10分患者(P〈0.05),出血量10-15 ml、≥15 ml患者的病死率高于0-9 ml(P〈0.05),破入脑室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未破入脑室患者(P〈0.05),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老龄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与预后均相关。
曹云刚杨婷
关键词:病因临床症状预后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2年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好发于发病后1~3个月[1],早期主要表现为肩、手、腕部关节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晚期则出现皮肤和肌肉萎缩[2]。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患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肩手综合征的发病率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治疗包括康复、药物以及手术等,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总体疗效欠理想。
旷咏梅王娟娟曹云刚黄建梅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常见并发症康复训练治疗肌肉萎缩关节肿胀
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大鼠心肺复苏后脑能量代谢变化及新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2-BFI)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20只成年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常规复苏组和2-BFI组,其中常规复苏组和2-BFI组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待自主循环恢复后,2-BFI组股静脉注射2-BFI 3 mg·kg^(-1),假手术组和常规复苏组股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0.5,3,6,12,24 h取材,每个时间点8只,采用HPLC法测定组织腺苷酸含量,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病理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ATP酶活性。结果:各组间大鼠体质量、肾上腺素用量、平均动脉压(MAP)、胸外按压时间参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复苏组比较,2-BFI组的5’-ATP、EC和TAN于24 h显著升高,5’-AMP显著下降(P<0.05或P<0.01);6,12,24 h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与0.5 h比较,常规复苏组和2-BFI组24 h的5’-ATP、5’-AMP、TAN、E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2 h和24 h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形态结构清晰,神经细胞无肿胀;常规复苏组在6 h后,脑组织细胞坏死,细胞体积缩小,胶质细胞周围间隙扩大,血管周围有大的空白区域及细胞碎片,结构稀疏,见核固缩、深染等细胞缺血坏死表现;2-BFI组6 h后核周间隙扩大,较少坏死空泡区,胶质细胞轻度水肿。结论:大鼠心肺复苏后存在脑能量代谢障碍,2-BFI能改善脑能量代谢,减轻脑再灌注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
杨婷徐莎莎陈轲扬韩钊曹云刚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三磷酸腺苷酶
丁苯酞序贯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及软胶囊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序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1例起病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25分的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序贯给予丁苯酞注射液及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疗程均为90d。治疗前行NIHSS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后比较两组随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并记录两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B1分别为(88.55±16.74)和(70.67±26.18),mRS分别为(1.87±1.02)和(2.53±1.4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能改患者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90d远期预后。
曹云刚杨婷瞿曼林显达张琳蕾韩钊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序贯治疗神经功能缺损
心源性脑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收集150例心源性脑栓塞(CE)和370例大动脉性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自发性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及危险因素.结果显示,CE后HT发生率为29.3%,显著高于LAA的9.7%(P<0.05);梗死面积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高、随机血糖水平是影响CE患者HT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2、2.96、1.45);梗死面积大、低水平LDL-C、入院时NIHSS高是LAA患者HT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86、2.42、1.42).提示HT在CE患者后更常见;CE和LAA患者HT的危险因素不完全相同.
肖美娟殷为勇叶祖森曹云刚邵蓓韩钊
关键词:脑梗塞
CBL教学模式在帕金森病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年龄相关性退行性疾病,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主要依赖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因此熟练掌握帕金森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显得尤为重要。CBL(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通过案例为主的学习,教师根据授课目的选择或设计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和分析,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岩曹云刚
关键词:帕金森病CBL教学
脑出血发病昼夜变化规律与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关系
目的:分析脑出血发病时间的昼夜变化规律与卒中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以温州脑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2007年4月到2010年1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及脑血管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对入组...
曹云刚
关键词:脑出血发病时间昼夜节律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血液灌流对灭多威中毒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对灭多威中毒兔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中毒组(P组)、血液灌流组(HP组),每组8只,P组灭多威中毒模型,假血液灌流2h,HP组兔灭多威中毒模型,行血液灌流2 h,观察光镜下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特点,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兔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应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下,P组心肌组织可见充血、水肿等病理学改变,HP组与N组心肌组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不明显;与N组,HP组比较,P组实验兔心肌组织SOD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MDA含量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液灌流可减轻灭多威中毒所致心肌组织损伤,其机制与血液灌流的抗氧化损伤有关。
杨婷曹云刚王征王志翊
关键词:血液灌流灭多威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Solitaire^(TM)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两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Solitaire^(TM)支架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急性基底动脉患者的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37岁。均为急性起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且顺利完成机械取栓手术,血管成功再通,没有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Solitaire^(TM)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再通率高,改善功能性预后。
曹云刚尹波杨婷何志勇胡蓓蕾邹明陈松芳张雄韩钊
关键词:基底动脉脑血管意外机械取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