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云

作品数:52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生态
  • 10篇生态文明
  • 7篇哲学
  • 6篇主义
  • 5篇生态文明建设
  • 5篇文明建设
  • 4篇人民
  • 4篇伦理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幸福观
  • 3篇人与自然和谐
  • 3篇人与自然和谐...
  • 3篇生态后现代主...
  • 3篇生态正义
  • 3篇自然观
  • 3篇现代主义
  • 3篇逻辑
  • 3篇后现代主义
  • 3篇辨正
  • 3篇城市

机构

  • 36篇福建师范大学
  • 13篇厦门大学
  • 2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作者

  • 48篇陈云
  • 1篇徐朝旭
  • 1篇余思新
  • 1篇陈永森
  • 1篇林丽婷
  • 1篇郑丽莹
  • 1篇余文星
  • 1篇付艳艳

传媒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生态经济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理论月刊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2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中国德育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蔡元培对朱子学的研究及其重要影响
2014年
现代对于朱子学的研究,至少应追溯到1910年出版的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对"朱晦庵"篇章的阐述。立足于文本,蔡元培以简明的体例展开了对朱子学的研究,对此,我们可以从其《中国伦理学史》的写作背景、伦理学史与伦理学的区别、伦理学的内涵界定等方面进行把握。此外,蔡元培以"本体论、心性论和功夫论"的逻辑理路具体阐述了朱子的"理气论、心性情欲论以及穷理养心论"并也兼及对"朱陆之辨、朱王之异"进行阐述,表达了自己的相关见解。总体看来,蔡元培对朱子学的研究,不论从体例上还是具体内容、观点上,都对后期朱子学研究及其个人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云
关键词:中国伦理学史朱子学
关于传统集体主义的若干观点辨析——与刘天喜教授商榷
2012年
刘天喜教授在《不应该用传统视角理解现代集体主义》一文中认为,传统集体主义生长于传统社会中,它否定个人价值、游离法律之外、局限狭隘群体,因而不具有科学性。笔者认为,对传统集体主义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定论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寻求范式证成并且要符合基本逻辑理路、能经受住一定证伪。大量事实证据表明,传统集体主义是以个体为基点、以礼法为保障、以天下为己任的。因而现代社会应站在辩证的立场来看待传统集体主义,摒弃其消极成分,汲取其精华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陈云
关键词:历史语境
生态文明视野下城市慢行交通建设的思考——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慢行交通“以人为本”“以慢为先”和“以净为轴”的特点折射着深刻的生态文明价值旨趣,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福州市当前城市慢行交通建设中存在着人车矛盾突出、慢行设施欠缺以及快慢交通衔接不足等问题,当然也具备着广泛的行为基础、美丽的自然生态、丰富的人文元素以及明晰的政策导向等有利条件。今后福州市在建设慢行交通的过程中,应该在基本理念上做到更加人性化、在具体规划上做到更加体系化、在政策引导上做到更加精细化以及在主体参与上做到更加公众化。
陈云
关键词:生态文明慢行交通
儒家宗法集体主义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被引量:1
2013年
儒家宗法集体主义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它以"家—国—天下"为集体意向追求和行动逻辑,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总体的梳理考察来看,学界就这一价值观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儒家有没有"集体主义"、儒家是否忽视甚至扼杀了"个体利益"、儒家所视"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以及儒家宗法集体主义的积极价值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儒家宗法集体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要深入研究"儒家宗法集体主义"这一课题,以上探讨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有待于今后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作系统化完善。
陈云
关键词:儒家公私义利
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及其批判性反思——兼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进路
2024年
生态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独树一帜的理论支系,共同体思想是其核心议题。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出场语境包括蕴含有机思维的普遍相关性原理叙事、对二元论哲学思维的批判反思和谋求共同福祉的后现代生态文明愿景,地方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宇宙共同体是其三个维度。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绿色”初心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其“逆向论”“悲观论”“泛化论”等倾向值得警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倡导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为思想指导,充分发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
吴燚盛陈云
关键词:生态后现代主义共同体思想过程哲学
生态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自然观探赜被引量:1
2023年
生态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西方环境哲学界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对自然的观点和理解具有可比较性。一是在同构契合层面,两者都采用了联系与统一的哲学分析方法,展现了批判与创新的辩证精神,以及共同追求和谐与发展的生态文明目标。二是在异质分歧层面,无论是基于“泛主体论”的有机哲学,还是基于“人化自然”的唯物史观,各自都批判了“二元对立”的现代性生产和“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生产,并展示了“田园牧歌”的后现代图景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生态文明。通过整体分析二者关于自然的同构契合与异质分歧,对于构建“全球合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具有深刻启示。
吴燚盛陈云
关键词:生态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双碳”战略与经济发展对立论的批判及其重构被引量:7
2023年
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1年,中国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简称“双碳”战略)。然而,一些源自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如“双碳”所涉减排降碳会造成不公平的经济负担、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等观点却显露出了一种将“双碳”战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论调。为了驳斥这种论调,应彻底击破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至上论的神话、辩证看待“双碳”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某些影响以及总体估量“双碳”战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重构“双碳”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之路,即表现为降低绿色溢价以助力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发展循环经济以助推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以及盘活碳汇交易市场以助益林业碳汇经济价值实现。
陈云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新时代中国“抗疫”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作了重要指示批示和系列阐述,凸显了新时代“抗疫”的深刻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作为认知基础的生态系统敏锐性、制度导向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精神支撑的思想文化厚重性的生成逻辑;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以及以坚持全国一盘棋为显著优势的深刻意蕴的理论逻辑;联合共同抗疫、多管齐下抗疫、协同推进抗疫以及思维综合运用抗疫的实践逻辑等内在逻辑的深入分析,进一步肯定新时代中国“抗疫”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具有的重要意义。
孙勃陈云
习近平幸福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维度被引量:6
2017年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幸福的话题常常被提到。通过梳理可知,习近平幸福观的核心价值旨归是指人民的现实幸福,其中蕴含着幸福的人民性、现实性与自由全面发展性等内涵。人民的现实幸福包含健康、和平和生态文明等结构性要素,其中,健康是人民现实幸福的基本标志、和平是人民现实幸福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是人民现实幸福的客观要求。此外,习近平还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也即劳动是创造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对习近平的幸福观进行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其理论内涵,正确引领当代中国幸福社会建设。
陈云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驱动力被引量:1
2020年
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文化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挖掘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助推力、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凝聚力三个维度的文化驱动力。在文化驱动力背景下进一步营造文化自信氛围,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发挥文化创造力,共建美丽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更加坚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廖小文陈云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创造力文化凝聚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