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运涛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植物
  • 3篇土壤
  • 3篇荒漠
  • 3篇阿拉善荒漠
  • 2篇性状
  • 2篇叶片
  • 2篇叶片性状
  • 2篇生物土壤结皮
  • 2篇土壤结皮
  • 2篇围封
  • 2篇结皮
  • 2篇荒漠区
  • 2篇荒漠植物
  • 2篇放牧
  • 2篇阿拉善荒漠区
  • 1篇典型植物
  • 1篇性状研究
  • 1篇学成
  • 1篇养分
  • 1篇养分特征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篇任运涛
  • 7篇傅华
  • 6篇牛得草
  • 2篇袁晓波
  • 2篇贺磊
  • 2篇张晨曦
  • 1篇郭丁
  • 1篇李旭东
  • 1篇李茜
  • 1篇吴淑娟
  • 1篇徐翀
  • 1篇石明明

传媒

  • 2篇中国沙漠
  • 2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几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特性及化学成分被引量:7
2015年
研究了旱生灌木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羊柴(Hedysarum mongdicu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种子的化学成分、适宜发芽条件下的吸水发芽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测定和计算了其发芽率、吸水率,淀粉、脂肪、蛋白质、碳(C)、氮(N)、磷(P)含量及C∶N、C∶P、N∶P值,并分析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期归纳出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种子萌发适应干旱环境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氮含量与种子的最低萌发需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种子的单一化学成分及C∶N、C∶P、N∶P值并没有对发芽率形成显著影响。8种植物种子萌发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大致可分为两类:需要外界较高水分供应,萌发迅速而集中;不需要外界较高水分的供应,萌发持续而分散。
李茜任运涛牛得草张宝林赵慧傅华
关键词:旱生灌木种子萌发化学成分
阿拉善荒漠区5种植物叶片性状的季节动态被引量:8
2017年
植物叶片性状研究是植物生态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以阿拉善地区荒漠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物候期的叶片,分析叶片性状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种荒漠植物叶片性状在生长季内变化规律不同,即使同种生活型灌木叶片性状也有很大差别。(2)叶片单叶面积和单叶重量在单个植物物种以及整体水平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幂函数方程曲线。(3)植物叶片元素(C、N、P、K、Ca、Na、Mg)含量在生长季内波动较大,而4种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在生长季内随月份变化不大,其中,5种植物叶片Zn和Cu含量均维持在"低"水平,对整体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变异系数的排序为:Na>K>P>Mg>Zn>Ca>Fe>Cu>N>Mn>C。(4)对植物叶片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显示,在单个物种水平上,5种植物叶片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差别较大;在整体水平上,植物叶片单叶重量、单叶面积和比叶重与元素C和Cu表现出协同关系,与其余元素均表现出相反的关系。
任运涛张晨曦尚振燕贺磊吴淑娟张宝林李金博傅华牛得草
关键词:植物叶片性状
贺兰山青海云杉针叶C、N、P含量及其计量比随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3
2017年
为了研究青海云杉叶片养分随环境的变化特征,通过测定贺兰山海拔梯度上的青海云杉针叶碳、氮、磷含量,研究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叶片C、N、P的变异特征,同时探讨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随着海拔升高、温度的下降以及降水的逐渐增加,青海云杉叶片C含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叶片N含量随海拔梯度显著下降。而叶片P随海拔梯度波动较大但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只是在海拔为2810m之后,P含量显著降低,C:N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由于叶片P含量波动,使C:P和N:P的比值均表现先降低后迅速升高的趋势。(2)本研究青海云杉叶片C、N、P含量及C:N、C:P及N:P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0%,其大小排序为P(27.03%)>C:P(26.74%)>N:P(19.19%)>C:N(12.44%)>N(12.33)>C(1.07%)。(3)青海云杉叶片N、P含量及N:P比值相比于其他研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海拔梯度上,优势树种青海云杉叶片C含量受影响不大,而N、P含量随环境变化较大;较低的N:P值说明贺兰山青海云杉在生长中主要受N的限制。
任运涛徐翀张晨曦张宝林傅华牛得草
关键词:青海云杉海拔梯度环境因子
阿拉善荒漠植物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不同生活型植物营养元素含量随季节变化的响应机制,在生长季内,对阿拉善地区荒漠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沙冬青(Ammopipta nthus mongolicus)、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6种灌木及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葡根骆驼蓬(Pegamum nigrllastrum)、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3种草本植物连续观察,采集叶片,分析矿质养分含量和比叶面积(SLA)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对牧草的营养均衡价进行了评价,同时探讨了其叶片发育特征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1)不同生活型植物在生长季内的SLA变化规律不同,9种植物叶片SLA均在中等偏下的水平。(2)4种常量元素(K、Ca、Na、Mg)含量在生长季内的波动较大,4种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在生长季内的随月份变化不大,且大部分植物叶片Zn和Cu含量在生长季内维持在"低"水平。(3)9种牧草SLA与矿质元素Cu之间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而与其他元素无显著的相关性。(4)植物种类与采样月份对植物叶片元素的交叉分析显示,植物叶片K、Na、Ca、Mg、Mn、Cu、Zn含量的变异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植物叶片Fe含量的变异主要受植物种类和采样时间的交互作用影响。
任运涛韩炳宏张宝林赵慧傅华牛得草
关键词:荒漠植物矿质元素
阿拉善荒漠区典型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研究
植物在荒漠环境下进化出的叶片性状,反映了植物水分散失与同化物合成的平衡过程与结果,也展示了植物应对贫瘠环境的养分利用对策。本研究以荒漠植物适应贫瘠环境的叶片性状的表现特征为核心,对阿拉善荒漠区典型植物叶片发育及养分利用策...
任运涛
关键词:荒漠植物叶片性状
文献传递
围封与放牧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微生境土壤养分特征被引量:12
2016年
为了探讨围封与放牧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与微生境土壤养分的对应关系,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天然草地两类生物土壤结皮(藻类和藓类)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的形态指标,并就不同措施下生物土壤结皮层及其下层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生物土壤结皮对围封与放牧干扰的响应一致,盖度均表现为围封显著高于放牧,而厚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然而,围封与放牧对生物土壤结皮层及其结皮下层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尽相同,围封藻结皮层及其结皮下层SOC,TN和Zn含量显著高于放牧,而TP和Na则显著低于放牧。另外,生物土壤结皮层与结皮下层养分间的关系均存在差异,其藻结皮层土壤SOC与TN,TP,Na,K,Fe,Mn和Zn均呈正相关,与Ca呈负相关;藓结皮层SOC分别与Mn和Zn呈正相关,而与Ca和Fe呈负相关。
韩炳宏牛得草袁晓波任运涛石明明吴让傅华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特征土壤养分
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7年
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约占陆地总面积的40%,生物土壤结皮是支撑该区生态系统主要的生物表面特征,在改善生态环境和草地土壤养分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1960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生物土壤结皮演替机制及其微生境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的研究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就国内外该领域近50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过程;同时,也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科学思路。
韩炳宏牛得草贺磊任运涛吴让傅华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干旱半干旱地区发育过程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恢复力
围封对黄土高原草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长期放牧草地和围封7年的草地为对象,分析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并应用RDA冗余分析法分析了土壤水分、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是围封与放牧草地土壤有效氮的主要组分;两样地0-10cm土层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均主要受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的影响;围封草地1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主要受土壤水分与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的共同影响,而放牧草地10-20cm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主要受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的影响;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放牧草地围封7年后,较高的生物量使得凋落物及土壤有机质增加;另外,围封后土壤水分在多数季节显著增加(P<0.05),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土壤氮素的矿化。
廖圣祥任运涛袁晓波李旭东郭丁李金博傅华
关键词:放牧草地铵态氮硝态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