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志勇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放疗
  • 10篇鼻咽
  • 10篇鼻咽癌
  • 8篇吞咽
  • 8篇鼻咽癌放疗
  • 7篇吞咽障碍
  • 7篇放疗后
  • 7篇鼻咽癌放疗后
  • 6篇电刺激
  • 5篇疗效
  • 4篇吞咽障碍患者
  • 4篇卒中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脑卒中
  • 3篇舌骨
  • 3篇球囊
  • 3篇球囊扩张
  • 3篇球囊扩张治疗
  • 3篇麻醉
  • 3篇表面麻醉

机构

  • 15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关志勇
  • 12篇周惠嫦
  • 11篇陈丽珊
  • 11篇梁鹏
  • 6篇林楚克
  • 3篇刘景辉
  • 1篇张盘德
  • 1篇冯顺燕
  • 1篇范丽婵
  • 1篇陈惠琼

传媒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62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任务导向性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Fugl-Meyer量表(FMA)对2组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
范丽婵梁鹏陈丽珊关志勇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任务导向性训练
表面麻醉对球囊扩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对球囊主动扩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表面麻醉组(表麻组)和无麻醉组(无麻组),表麻组患者进行球囊主动扩张前给予表面麻醉,无麻组患者进行球囊主动扩张前不给予表面麻醉;2组患者均同时辅以低频电刺激,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后进行x线吞咽造影及吞咽自觉费力程度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咽启动延迟时间明显缩短、环咽肌开放程度明显增加(P〈0.05),喉部前移和上抬幅度亦显著改善(P〈0.05),自觉费力吞咽评分和无效吞咽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并且无麻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表麻组(P〈0.05);另外治疗后无麻组患者误吸率(3.6%)较治疗前(57.1%)及对照组水平(38.5%)均显著降低(P〈0.05),经口进食改善率(89.3%)较表麻组(61.5%)明显提高(P〈0.05)。结论球囊主动扩张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且治疗时不采用表面麻醉的疗效优于使用表面麻醉。
周惠嫦张盘德陈丽珊梁鹏刘景辉关志勇
关键词:鼻咽癌吞咽障碍表面麻醉球囊扩张
肌内效贴扎术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下颌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关志勇张盘德
一种进食辅助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食辅助治疗仪,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包括头枕、电刺激机构和背枕,所述电刺激机构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头枕连接,所述背枕与所述电刺激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电刺激机构设置有限...
周惠嫦关志勇张盘德陈丽珊叶毓焘
流质食团对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流质食团对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26例,在吞咽造影检查下,分别进食一口量为5ml的浓流质和稀流质,采集并测量舌骨位移幅度、舌骨运动时间、喉关闭时间、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us sphincter,UES)开放时间、吞咽启动时间、咽运送时间、喉关闭至UES开放间隔时间等参数,并进行渗漏误吸分级评分,分析流质食团对该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浓流质(0.41±0.32)cm较稀流质(0.27±0.26)cm的舌骨水平位移幅度大(P=0.033)。浓流质(1.72±0.28)s较稀流质食团(1.59±0.27)s的舌骨运动时间长(t=2.12,P=0.04),喉关闭时间较稀流质短(t=-2.35,P=0.03),咽运送时间较稀流质长(t=2.73,P=0.01)。进食浓流质发生渗漏误吸为3例(11.54%),稀流质为18例(69.23%),具有显著性差异(Z=-3.7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咽运送时间、喉关闭至UES开放时间是影响该类患者发生渗漏误吸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对于舌运动障碍的患者,鉴于其咽部清除能力、气道保护以及肌肉耐力等功能的不同,应根据吞咽造影检查制定个体化的食物性状指导,包括食物性状的进食先后顺序,以帮助患者发挥吞咽功能最大效能。
陈丽珊周惠嫦张盘德林楚克梁鹏关志勇袁家健
关键词:鼻咽癌吞咽障碍
舌内外肌群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用手持棒式电极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舌内外肌群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对舌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后舌肌运动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舌内外肌组和舌外肌组,每组30例,其中17例患者因病情、经济及家庭原因不能坚持治疗,退卅研究。最后纳入统计的患者资料43例,其中舌内外肌组22例,舌外肌组2l例。2组患者均采用感应电疗法,手持棒式电极刺激治疗,舌内外肌组刺激部位为舌内外肌群,每次治疗20min;舌外肌组刺激部位为舌外肌群,每次治疗15min。治疗时间均为每日1次,每周5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舌肌运动范围测量,记录和统计分析2组患者舌的前伸运动、左右运动及上下运动范同。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舌前伸运动、左右运动、上下运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前伸运动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舌内外肌组较舌外肌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内外肌组治疗后的舌左右运动范围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舌外肌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舌上下运动范围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持棒式电极感应电疗法能有效针对舌肌运动障碍患者的舌内、外肌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舌前伸运动和舌左右运动。
张盘德周惠嫦梁鹏关志勇
关键词:鼻咽癌电刺激
舌针联合舌运动训练在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舌针联合舌运动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患者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舌针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舌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舌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舌针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进行舌运动功能评估及舌肌肌力评测。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前伸范围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舌针组患者治疗后的舌前伸范围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左右和上下范围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压值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舌针组患者治疗后的舌压为(10.46±3.74)kPa,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89±1.78)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联合舌针可显著改善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患者舌的运动范围,还可增强其舌肌肌力。
周惠嫦张盘德林楚克梁鹏关志勇袁楚娇陈丽珊
关键词:舌针鼻咽癌
肌内效贴扎术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下颌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术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所致下颌运动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 例脑卒中后下颌运动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肌内效贴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对照组(单纯神经肌肉...
关志勇张盘德
舌内外肌群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舌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探讨用手持棒式电极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舌内外肌群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观察对舌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后舌肌运动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舌内外肌组和舌外肌组,每组30例,其中17例患者因...
张盘德周惠嫦梁鹏关志勇
关键词:电刺激疗效评价鼻咽癌
口腔内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舌功能的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口腔内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口腔内假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相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口腔内肌群,1周5次,共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舌压测定和吞咽时颏下肌群的表面肌电振幅峰值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舌压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吞咽时颏下肌群的表面肌电振幅峰值较治疗前增加(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口腔内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舌压,改善其舌功能。
陈丽珊周惠嫦张盘德林楚克梁鹏关志勇袁家健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