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 作品数:46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脐部汗孔瘤超声误诊血管瘤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女,58岁。因发现脐部肿块3个月入院。查体:脐部可见20mm×20mm红色肿块,边界清晰,无触痛,无破溃,无渗液,质软,根部有蒂。为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供特点,以及确定病灶的切除范围,临床申请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提示:脐部可见稍低回声团,
- 李明丁炎刘波吴鹏西
- 关键词:脐部超声误诊血管瘤汗孔瘤血供特点切除范围
- 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ⅢA-N2期表皮生长因子敏感突变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ⅢA-N2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在72例经PET-CT或超声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证实ⅢA-N2期肺癌患者中筛选出具有EGFR敏感位点突变的可手术患者共6例,接受吉非替尼(250 mg/d)新辅助治疗1月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口服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耐药,坚持长期随访。结果 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月,中位生存期24月。6例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后未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亦未给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带来不利。6例患者中5例纵隔转移性淋巴结获得了客观缓解,3例患者原发灶获得客观缓解。术后病理分期证实其中4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获得了TNM降期。结论吉非替尼新辅助治疗未发现围手术期严重不良事件,可降低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值得进一步在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ⅢA-N2肺癌人群中开展大样本研究。
- 许有涛尹荣李明杨欣张治蒋峰王洁许林
- 关键词:吉非替尼肺癌新辅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 基于WGCNA方法联合LASSO识别肺鳞癌关键基因FGG和验证分析
- 2023年
-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与机器学习的方法筛选与肺鳞癌的恶性进展和预后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肺鳞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肺鳞癌和癌旁的测序数据集和临床特征数据(RNA测序数据对应于542名肺鳞癌患者的493份肿瘤样本和49份正常组织样本),利用R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使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数据库(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出关键基因,随后结合套索回归算法(LASSO-cox)构建肺鳞癌预后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筛选与肺鳞癌生存期相关的中心基因。结果TCGA数据集中包括49个正常样本和493个肺鳞癌样本,筛出2966个上调基因和2760个下调基因;GEO数据库GSE87410和GSE158420数据集,发现927个明显上调的差异基因和734个明显下调的差异基因;交集部分包括516个基因。通过WGCNA共获得2个中心模块(P<0.05):第一个模块中57个基因在数据集中均上调;第二个模块中FETUB和HRG基因下调,其余均上调。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显示,模块中的基因主要与纺锤体组织、有丝分裂、核分裂、姐妹染色体分离等相关功能紧密相关(P均<0.05)。根据TCGA中542个肺鳞癌肿瘤样本的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通过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生存分析,得出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5(KIF15)、纤维蛋白原γ链(FGG),载脂蛋白H(APOH)与预后相关(P均<0.05),相对于正常组织,KIF15、FGG、APOH在肿瘤组织中均上调。TCGA中的临床数据按照1∶1划分为训练集(n=271,P<0.05)和测试集(n=271,P<0.05),结合LASSO-cox算法构建出2基因即FGG(HR=1.076,95%CI:1.042~1.112,P<0.001)和FOSB(HR=1.117,95%CI:1.060~1.176,P<0.001)可用于预后风险分数模型,公式为Riskscore=FGG×0.0537388696259006+FOSB×0.0655548508563815,在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中,低风险组的预后显著好于高风险
- 徐家文李明
- 关键词:肺鳞癌生物信息学预后模型
- 下颌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下颌无牙颌患者种植术后采用螺丝固定即刻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因重度牙周炎无法保留下颌余留牙患者11例,拔除余留牙后植入4-6枚种植体。术后48h内戴入种植支持式螺丝固位热凝树脂固定桥,行即刻功能性负载;4-6个月后永久固定修复。结果共58枚种植体中,56枚种植体初期扭矩达到35-45N·cm,行即刻修复,2枚种植体采用延期修复。在术后随访1-1.5年,种植体存活率达到100%。结论当植入种植体的终末扭矩达到35-45N·cm时,下颌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中短期效果。
- 汪乔那李明李明邱憬张晓真吴自强陈冬雷徐景明
- 关键词:下颌无牙颌牙种植体
- 背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患者,男,67岁。发现后背部肿物半年,近来自觉肿块逐渐变大而前来我院就诊。肿物部位没有发热、疼痛及其它不适感。近阶段没有明确发热病史。检查:后背部触及肿物,深度较浅,局部有隆起,大小约3c m×2c m,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没有明显的压痛感,表面皮肤未见红肿。彩超示:背部皮下可见低回声团块,大小约29c m X14m m,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及周边见较丰富彩色血流信号。
- 李娜钱斌李明陈雷
- 关键词:彩超背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肠病性肢端皮炎1例被引量:2
- 2008年
- 患儿女,17个月。因腔口、颈部、腋窝、臀部及臂部出现暗红斑,并进行性增多、扩大近1年。多次治疗无效,于2006年5月12日来我院诊治。患儿6个月时先于肛门及口周出现红斑.表面干燥、脱屑,近3个月皮损增多,颈部、双腋窝、臀部、前臂亦出现暗红斑,皮损初起为小丘疹、脓疱,后渐扩大。
- 朱小红李明
- 关键词:肢端皮炎肠病锌血清
- 腭裂患者普通话最小语音对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适用于汉语普通话的《腭裂语音清晰度词表》,探讨腭裂患者普通话最小语音对的特征。方法对30例腭裂语音障碍患者进行《腭裂语音清晰度词表》的测评,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语音清晰度和最小语音对错误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对语音清晰度预测价值最大的特征语音对。结果30例研究对象的语音清晰度范围在37%至92.4%之间。语音对错误率范围从0.13至0.80。错误率最高的三类语音对(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发音部位中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语音对(0.80)、发音部位中的舌尖后音和舌背音语音对(0.68)以及发音方式中的塞擦音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语音对(0.66)。通过测评不送气塞擦音与送气塞擦音、舌尖前音和舌背音两类特征语音对的错误率,对语音清晰度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1.5%。结论《腭裂语音清晰度词表》的建立,从最小语音对的角度考察,可以有效地对腭裂患者的语音清晰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 姜成惠施星辉万林忠江宏兵袁华李明
- 关键词:腭裂语音清晰度
- 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方法、疗效及并发症,为外科手术治疗髁突骨折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3年完成的下颌骨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选择耳屏前/内、耳下颌后或口内切口入路,高位骨折采用长螺钉固定,中位和低位骨折选择小型钛板固定,对骨折类型,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方式,术后愈合、开口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46例共57侧髁突骨折手术后均未出现钛板/螺钉松动及frey's综合征;面神经受损征7例,均为高位和中位骨折治疗组的面神经颞支暂时性损伤,低位骨折组面神经损伤概率低于高位及中位骨折组(P<0.05)。2各治疗组术前术后的张口度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平均张口度3.5 cm以上。3高位骨折术后张口偏斜11例,占23.91%;中位骨折术后张口偏斜4例,占8.70%,低位骨折5例,占10.87%,患者张口偏斜均在0.5 cm以内。结论髁突骨折应根据不同类型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方式;外科解剖学复位可实现早期张口功能训练及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总体满意度高;髁突高位骨折复位时应尽量避免剥离翼外肌附着,注意关节结构保存;耳前切口入路过度牵拉暴露易致面神经颞支损伤。
- 郭松松杜一飞戈杰程杰杨蓉李明李明叶金海
-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强内固定面神经损伤张口度咬合关系
- “All-on-four”无牙颌种植即刻负重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采用标准型"All-on-four"种植即刻负重方法修复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伴有后牙区萎缩的单颌或全口无牙颌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All-on-four"即刻负重方案,于术后48 h内戴入螺丝固位的一体式聚丙烯酸酯固定桥,其均由4枚种植体支持(2枚倾斜,2枚轴向),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分别于种植体负重后12、24、3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种植体及修复体留存率、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平均随访20.8个月(6~36个月)。结果:13例患者总共植入60枚种植体,完成15件即刻负重修复体(6件上颌,9件下颌),种植体累计存活率为98.33%,修复体存留率为100%。随访期内,上下颌的倾斜和轴向种植体之间边缘骨吸收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15.38%)发生了并发症(1例机械并发症和1例生物学并发症)。结论 :根据"All-on-four"方法对无牙颌患者进行即刻负重修复的临床效果稳定可靠,患者满意度高,但还需大样本量研究继续观察。
- 吴沂蓁李明汪乔那徐景明陈冬雷汤春波
- 关键词:牙种植体无牙颌
- 气管肿瘤切除与重建术的呼吸道管理新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气管肿瘤切除与重建术的呼吸道管理新方法。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10月39例气管肿瘤(原发性气管肿瘤30例,继发性气管肿瘤9例)切除与重建术的呼吸道管理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8~75岁。气管上段肿瘤19例,气管中段肿瘤12例,气管下段肿瘤8例。术前综合病史、症状、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结果进行气道评估,探讨气管肿瘤的部位、阻塞的程度、肿瘤的大小与性质等重要因素。根据气道评估分别选用经口气管插管、经颈气管切开插管、喉罩、经胸腔镜切口,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切口(VATS)或传统开胸切口术野内远端气管插管、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方法对气管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呼吸道管理。在术中通常需要将上述方法有机组合,39例气管肿瘤中有30例在手术中采用2种呼吸道管理方法。本组中1例气管中段肿瘤采用VATS手术行气管肿瘤切除重建。另1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患者,其气管极度狭窄,在无法通过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建立有效气道通气的情况下,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气管肿瘤切除VATS与重建。本研究使用了卡方检验来比较气管肿瘤患者在手术中的通气情况。结果 39例均顺利完成气管肿瘤切除与重建手术。其中1例气管中段肿瘤采用VATS经右侧胸"四孔"胸腔镜切口、1例甲状腺癌侵犯气管采用ECMO、18例气管上段肿瘤采用颈部领式切口、11例气管中段肿瘤和8例气管下段肿瘤采用右胸后外侧切口行气管肿瘤切除与重建。气管下段肿瘤患者在单肺通气期间更易出现氧合不足的情况,4例在术中出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90%(χ^(2)=9.140,P<0.05),经吸痰、加压张肺等对症处理后,SpO2恢复到95%以上。其余35例通气良好,SpO2均>95%。1例采用体外循环下气管肿瘤切除与重建的患者带气管导管入重症监护室观察,于术后24 h内拔出
- 高蓉辜晓岚李明张帅马曙亮顾连兵
- 关键词:气管肿瘤呼吸道管理体外循环胸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