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巧云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鲁迅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文化
  • 1篇悼念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短篇小说集
  • 1篇遗产
  • 1篇树人
  • 1篇颂扬
  • 1篇清代
  • 1篇情感
  • 1篇周树人
  • 1篇竹内好
  • 1篇著作
  • 1篇装订
  • 1篇彗星
  • 1篇祠堂
  • 1篇文化记忆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学
  • 1篇小说

机构

  • 6篇北京鲁迅博物...

作者

  • 6篇何巧云
  • 1篇陈漱渝

传媒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上海鲁迅研究
  • 1篇寻根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鲁迅著作的外文译本(上)
2023年
1805年,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去世时,歌德写过一首悼念诗:我们全都获益不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广大人群。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华四射,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连结。借用以上诗句颂扬鲁迅和他的业绩也是十分恰切的。鲁迅及其文化遗产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人类。他的思想使全世界追求光明和正义的人们受到教益。他的著作像光华四射的彗星,几乎照遍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陈漱渝何巧云
关键词:鲁迅著作文化遗产彗星颂扬
鲁迅故乡情感之历时考察被引量:1
2019年
对故乡的怀恋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现象,鲁迅对故乡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在郁达夫看来,'鲁迅不但对于杭州,并没有好感,就是对他出身地的绍兴,也似乎并没有什么依依不舍的怀恋。'(1)而在冯雪峰的眼中:'他谈到绍兴,每次都使我发生一个相同的感觉,就是他的故乡绍兴,似乎常常在引起他的一种很可回味的回忆'。
何巧云
关键词:周树人
鲁迅对中国名物传统的思考与实践
2023年
鲁迅对名物传统的关注源自个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博物君子对名物的寄托感怀,他对名物传统中的诗教寄情、通人博览、图文并茂等积极因素多有承继。他重视名物传统著作的抄写与辑录,并在接受现代西方科学观念后,从中寻找接驳的入口,在求索与实证等方面笃力践行。鲁迅科学地制作植物标本、分类定名,并将名物知识灵活运用到文学与翻译的生产和传播中,均是其对名物传统的继承与实践。
何巧云
传承文化记忆的历史意识——从鲁迅《会稽禹庙窆石考》谈起
2022年
1911—1917年,竹内好将其作为鲁迅“骨骼的形成时期”:“在这前后有截然的区别;有价值的转换。这恰是个历史性的时代。”①在这个历史性的时代,鲁迅受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浸染,所形成的文化记忆被激发,储存记忆与功能记忆交织,推动其个人的自我认同的实现和历史意识的形成。1915年1月11日,鲁迅“将历来所购石印名人手书及石刻小册,清理汇集,请工人装订成册并开始大量搜集古碑和研究金石”②。1917年2—7月,鲁迅着手于禹庙窆石的考证工作。
何巧云
关键词:竹内好传承文化文化记忆
清代徽州祠堂的祭祀活动被引量:1
2016年
早在宋代,休宁县古林黄氏宗族就曾修建了黄氏宗祠。明代夏言请求天下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后,徽州民间兴建祠堂进行祖先祭祀达到一个高峰,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祠堂之制今巨族世家多有之,唯新安为盛。”(项纲:歙县《桂溪项氏祠谱》,“附祠记”,乾隆二十年本)各县境宗祠祭祀风俗为盛。如绩溪县“邑多聚族而居,有宗祠支祠香火堂。
何巧云
关键词:祭祀活动祠堂清代
“刺的文学”:鲁迅藏黄鹏基《荆棘》
2022年
《荆棘》,短篇小说集,朋其著,1926年8月作为“狂飙丛书”第二种由上海开明出版社初版,1927年再版。朋其即黄鹏基。该书收录了《自招》(前言)《沙滩上》《我的情人》《复活》《王瞎子的妻》《火腿先生在人海中的奔走》《流浪人的厄运》《Ballism》《请愿》《牧牛》《月色》《蛋》《话别》等13篇文章。1926年10月6日,鲁迅在厦门将此书寄给在广州的许广平,许广平于10月27日收到。
何巧云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复活》荆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