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病毒和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炎症指标动态变化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病毒和支原体CAP患者。分析比较不同病原体(病毒和支原体)组间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Ⅰ~Ⅱ级(≤70分)、Ⅲ级(71~90分)、Ⅳ~Ⅴ级(≥91分)〕组间入院1 d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白细胞计数(WBC);分析比较不同病情转归(根据入院3 d PSI评分或胸部CT影像学表现分为好转组、稳定组、加重组)组间入院3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_(3d)=1 d-3 d)以及不同预后(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组间入院7 d SAA、hs-CRP及其变化值(Δ_(7d)=1 d-7 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SAA对C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与预测价值。结果入院1 d时,支原体组(43例)患者SAA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98例),两组间其他血清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论是病毒CAP还是支原体CAP患者,病情越重SAA水平越高,两组其他炎症指标变化趋势与SAA基本一致。入院3 d时病毒组和支原体组病情加重者(12例、9例)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者(57例、26例)和稳定者(29例、8例),且随入院时间延长,病情加重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好转组逐渐降低,稳定组略有升高,组间ΔSAA_(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死亡组患者入院7 d时的SAA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且随入院时间延长,死亡组SAA水平逐渐升高,存活组逐渐下降,组间ΔSAA_(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PR与SAA变化趋势一致。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1 d SAA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优于hs-CRP,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7〔95%可信区间(95%CI)为0.669~0.886〕和0.729(95%CI为0.628~0.830)。ΔSAA_(3d)对病情转归的预测价�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氧化应激失衡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靶点来减少AECOPD的发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失衡在AECOPD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于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60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于西北民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经14 d雾化吸入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14 d后门诊随访病情明显缓解,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未超出日常变异,为COPD稳定期。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检测受试者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ROS)、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蛋白质羰基(PC)、丙二醛(MDA)〕、抗氧化应激指标〔硫化氢(H2S)、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慢性阻塞性肺病指南(2013更新版)》中的分期标准,将AECOPD患者进一步分为Ⅱ级亚组(50%≤FEV1%pred<80%,25例)、Ⅲ级亚组(30%≤FEV1%pred<50%,21例)、Ⅳ级亚组(FEV1%pred<30%,14例)。根据《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呼吸学(ERS)肺动脉高压诊治指南》推荐的肺动脉高压(PH)诊断标准,以入院时PASP>50 mm Hg(6.67 kPa,1 mm Hg=0.133 kPa)为PH,将AECOPD患者进一步分为PH亚组(23例)、非PH亚组(37例)。结果病例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低于对照组(P<0.05)。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ROS、8-OHdG、PC、MDA、PaCO2、PASP高于对照组,H2S、T-AOC、PaO2、FEV1%pred低于对照组(P<0.05)。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