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彬 作品数:11 被引量:93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状动脉钙化患者介入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状动脉钙化患者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患者264例,平均随访(367±64)d。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有无靶病变钙化分为钙化组113例和非钙化组151例,所有患者均服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定义为血小板聚集率≥50%。结果钙化组患者HPR比例明显高于非钙化组(24.8%vs10.6%,P=0.002)。总体人群HPR患者MACE发生率较非HPR患者明显升高(27.3%vs 5.9%,P=0.000);钙化组HPR患者MACE发生率较非HPR患者明显升高(35.7%vs 7.1%,P=0.001);非钙化组HPR患者与非HP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vs 5.2%,P=0.244)。总体人群和钙化组HPR与MACE呈正相关(r=0.272,r=0.355,P<0.01)。非钙化组HPR与MACE无相关性(r=0.095,P=0.245)。HPR对MACE的危险度在总体人群、钙化组、非钙化组分别为OR=5.97(P<0.01)、OR=7.31(P<0.01)、OR=2.61(P>0.05)。结论 HPR对冠状动脉钙化患者PCI术后MACE有一定预测价值。 申文彬 白静 杨霞 孙婷 汤喆 刘漠焓 任艺虹 王禹 苏绍萍关键词:血小板聚集 趋化因子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活化因子 血小板高反应性对于ACS合并钙化及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 目的: 评价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platelet reactivity,HPR)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合并不同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钙化、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 申文彬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钙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临床随访结果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老年冠心病钙化病变患者143例。分析术中技术特点,术前术后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资料、术中即刻并发症及患者院内和术后1年累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旋磨术联合DES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手术成功率为97.2%,随访1年累积MACCE发生率为13.3%,左主干病变(HR:7.249,95%CI:1.501-35.459,P=0.014)、非计划性旋磨(HR:9.466,95%CI:2.219~40,375,P=0.002)、LVEF〉40%(HR:0.064,95%CI:0.0t1~0.385,P=0.003)、球囊后扩张(HR:0.232,95%CI:0.069~0.785,P=0.019)、支架后狭窄面积(HR:0.538,95%CJ:0.374~0.774,P=0.001)。与支架置入前比较,支架置入术后狭窄直径显著增大,直径狭窄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旋磨联合DES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手术成功率高,长期随访临床效果较好。 孙婷 白静 汤喆 申文彬 刘丽凤 农京国 赵宇 王禹 苏绍萍关键词:斑块切除术 冠状动脉 直接旋磨和球囊预扩旋磨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评价直接旋磨处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4至2014-09我院行冠状动脉旋磨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7例,其缺血相关病变均为钙化病变。根据旋磨前是否进行球囊扩张,分为直接旋磨组81例和预扩旋磨组56例。比较两组术中操作特征,术中即刻并发症,及患者院内和术后1年累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与预扩旋磨组比,直接旋磨组支架前使用球囊数量低(P=0.000)、最大后扩压力高(P=0.004)。直接旋磨组术中并发症显著低于预扩旋磨组(14.8%vs 32.1%,P=0.016);且术后即刻管腔获得率显著高于预扩旋磨组[(128.52±75.77)%vs(77.12±27.01)%,P=0.004]。与预扩旋磨组相比,直接旋磨组有较低的1年MACCE事件发生率(7.3%vs 23.6%,P=0.006)。Cox回归分析:冠状动脉旋磨处理钙化病变1年MACCE事件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旋磨前球囊扩张[风险比(HR)=8.166,95%可信区间(CI):1.872~35.614,P=0.005]、左主干病变(HR=13.649,95%CI:2.983~62.440,P=0.001)、术后最小管腔面积(HR=0.583,95%CI:0.378~0.879,P=0.010)、后扩(HR=0.066,95%CI:0.013~0.332,P=0.001)、射血分数大于40%(HR=0.019,95%CI:0.002~0.158,P=0.000)。结论:直接旋磨有较低的1年MACCE事件发生率。这一获益可能与直接旋磨可以进行有效球囊扩张、减少术中并发症、并获得足够的管腔面积有关。 孙婷 白静 王禹 苏绍萍 张然 杨霞 黄亚 彭亮 汤喆 申文彬 农京国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CI术后发生临床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的患者263例,平均随访(362.6±66.7)d。根据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61例和非糖尿病组202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定义为血小板聚集率≥50%。结果糖尿病组患者ADP诱导的HPR比例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27.9%vs 16.3%,P=0.044)。糖尿病组HPR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HPR患者(35.3%vs 6.8%,P=0.016),HPR与PCI术后发生MACE的相关系数在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中分别为0.361(P=0.01,95%CI:1.6~64.7)、0.277(P=0.209,95%CI:0.6~7.5)。结论 HPR与MACE的关系在糖尿病组要强于非糖尿病组。 申文彬 白静 赵小慧 杨霞 孙婷 赵宇 刘庆艳 王禹 苏邵萍关键词:血小板增多 冠心病 糖尿病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栓弹力描记术 白细胞介素34对巨噬细胞脂质摄取可能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对巨噬细胞脂质摄取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以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46.7培养,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IL-34组(50ng/ml)、oxLDL组(40μg/ml)、联合组(oxLDL 40μg/ml+IL-34 50ng/ml)。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形成;荧光标记oxLDL孵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脂质荧光强度;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清道夫受体A、CD36蛋白及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及IL-34组细胞内未见红染颗粒。与oxLDL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内红染颗粒明显增多,荧光强度增加;CD36蛋白和mRNA明显升高(0.89±0.03 vs 0.56±0.11,1.25±0.17 vs 0.60±0.09,P<0.05)。结论 IL-34能够通过上调CD36而增加巨噬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 刘庆艳 白静 申文彬 赵宇 孙婷 王禹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 巨噬细胞 脂蛋白类 泡沫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冠脉内经微导管注射尿激酶逆向溶栓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中应用的研究 农京国 田进文 彭亮 黄亚 刘谟焓 孙婷 申文彬 汤喆 刘丽凤 赵宇 刘庆艳 白静 王禹冠脉内经微导管注射尿激酶逆向溶栓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农京国 田进文 白静 彭亮 黄亚 刘谟焓 孙婷 申文彬 汤喆 刘庆艳 王禹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根据氯吡格雷细胞色素P45酶2C19(CYP2C19)基因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和常规治疗的临床预后进行比较。方法入选296例行PCI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血小板基因检测组(n=150例)和常规治疗组(n=146例),其中基因检测组患者均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根据基因型给予氯吡格雷剂量加倍或换用替格瑞洛;常规治疗组患者常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6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死亡和(或)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34%和4.11%、0.67%和3.41%(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34%和2.05%(P>0.05)。结论根据CYP2C19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给药可降低ACS患者PCI术6个月后支架内血栓和MACE的发生。 刘庆艳 白静 申文彬 赵宇 邓磊 张明华关键词:氯吡格雷 CYP2C19 抗血小板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通过与血栓抽吸术对比,探讨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4-01至2015-12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脏介入中心确诊急性STEMI并行直接PCI术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组(逆向溶栓组,n=60)和血栓抽吸术组(血栓抽吸组,n=63),其中血栓抽吸组有3例患者因未能完成血栓抽吸术而被剔除出组。主要终点为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率及术后60~90 min内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比例;主要安全终点为住院期间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出血发生率。结果:(1)逆向溶栓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1.7%vs 15.0%,P=0.008),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比例及超声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65.0%vs 45.0%,P=0.028;(50.7±8.6)%vs(46.7±8.3)%,P=0.0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脑卒中及TIMI出血事件。结论 :同血栓抽吸术相比,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在急性STEMI患者行直接PCI术中应用具有相似的安全性,但可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并能改善左心室心功能。 农京国 田进文 彭亮 黄亚 刘谟焓 孙婷 申文彬 汤喆 刘丽凤 赵宇 刘庆艳 白静 王禹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