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兴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AFH患者中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12~21岁,平均年龄1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真皮及皮下的无痛性肿块.镜下肿瘤细胞主要由多形性的梭形细胞及多角形细胞组成,其间混杂多核巨细胞;假血管瘤样腔隙,腔内充满红细胞,但囊壁缺乏血管内皮细胞.免疫表型:3例波形蛋白(Vim)及CD68阳性,2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1例结蛋白(Des)与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阳性,1例CD99阳性,CKpan、S-100、CD34、CD31均阴性.结论 AFH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 陈民王文超朱晓蔚刘福兴戴桂红蒋小芹于鸿
- 关键词: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特征
- 内镜胃黏膜下剥离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差异研究
- 2020年
- 目的浅析内镜胃黏膜下剥离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差异。方法将126例在本院行内镜胃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将术前病理活检的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的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术前活检诊断与ESD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95%,两种诊断结果有着良好的一致性(Kappa=0.691,P=0.000);其中早期癌患者诊断符合率为100.00%,高于HGIN、LGIN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75%、83.33%)。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率为19.05%;其中术前为HGIN的患者术后级别升高率为31.25%,术前为LGIN的患者术后级别升高率为16.67%。术后诊断为早期癌的患者中,有1例在术后16个月局部复发,4例实施补充手术,剩下36例早期癌以及40例HGIN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在早期癌和HGIN诊断中术前胃黏膜活检结果与内镜胃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差异,所以说术前诊断结果并不能准确判断疾病性质,如果对内镜存疑,还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诊断,并准确治疗才能改善预后。
- 刘福兴李秀明
- 关键词:内镜病理诊断
- 乳腺原发腺样囊性癌4例临床病理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5~70岁。肿块大体境界尚清楚,切面灰白或灰黄色。镜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由腺上皮、肌上皮-基底样细胞构成,排列成特征性的筛状、实体型、梁-管状结构。腺上皮细胞表达CK8/18、CK7、CK5/6、CD117、E-cadherin,肌上皮-基底样细胞表达CK14、SMA、p63、S-100、CD117。4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访7~50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
- 王文超刘福兴周慧玲夏颖刘欣韵窦荣荣陈民于鸿
- 关键词:乳腺腺样囊性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特征
-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BPOP)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3例BPOP,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中,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40岁,病变分别位于左桡骨远端、左小指内侧和右侧尺骨冠状突.显微镜下观察均由分化成熟的软骨、骨以及纤维组织构成,3种成分无规律排列,具有特征性的"蓝骨"和软骨细胞的不典型性.结论 BPOP是一种罕见的骨软骨瘤样增生病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和病理形态学特征.
- 蒋小芹鲍晶晶王文超戴桂红刘福兴朱晓蔚焦霞肖蔚于鸿
- 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是起源于神经嵴胚胎残留组织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中枢型PNET主要发生于颅内,如小脑髓母细胞瘤;外周型PNET通常发生于四肢、胸壁和脊柱旁软组织,少数可发生于内脏器官^([1-2])。原发性肾外周型PNET十分罕见,国内仅见极少数个案报道。
- 朱晓蔚张继蒋小芹焦霞戴桂红刘福兴于鸿王朝夫
-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肾脏免疫组织化学
- 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方法收集和观察6例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6例患者年龄33—53岁,平均43.5岁。主诉月经量增多、阴道异常出血,B超检查偶然发现。肿瘤最大径2~5cm,平均2.6cm。3例位于子宫体部,1例位于子宫下段,2例位于子宫底部。肿瘤形态主要表现为复杂的分支腺管状结构,4例见鳞化,2例见腺腔内红染颗粒样坏死物。1例癌变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随访时间1~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子宫内膜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多数临床经过良好,少数APA进展为子宫内膜样腺癌。
- 赵燕刘福兴卢婷叶军
- 关键词:子宫分子病理学
- UNC-51样激酶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UNC-51样激酶1(UNC-51-like kinase 1,ULK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94例食管癌组织以及78例相应癌旁组织中ULK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ULK1细胞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 01),且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 <0. 05)。生存分析显示,ULK1低表达的ESCC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者(风险比为1. 754,95%CI:1. 022~3. 010,P=0. 041)。结论:ULK1在ESCC中异常表达,并且ULK1低表达ESCC患者的生存期较差,ULK1可能是ESCC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 刘欣韵蒋小芹鲍晶晶窦蓉蓉刘福兴戴桂红朱晓蔚陈民于鸿
- 关键词:食管癌生物标志物
- 气管及支气管腺样囊性癌四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A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以2009年4月至2014年2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气管、支气管AC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3~6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气喘、咳痰伴痰血.肿瘤发生于气管或主支气管,患者胸部CT检查示气管或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或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欠清.光学显微镜下见癌组织浸润性生长,结构以管状、筛孔状为主,部分区域呈实性,癌细胞大小、形态比较一致,核质比高,核深染.免疫组织化学示癌细胞CK7、p63、SMA、calponin、CD117均阳性. 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手术切缘均有癌残留,其中1例接受了术后放疗,随访3年无复发转移.2例患者仅接受了姑息性放化疗,分别于治疗27个月和28个月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气管、支气管ACC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 陈寅蒋小芹戴桂红朱晓蔚刘福兴鲍晶晶焦霞于鸿
- 关键词:气管肿瘤支气管肿瘤
- 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在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2年
- 目的观察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P504S)在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标本中非肿瘤胃黏膜-癌前病变-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早期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87例胃黏膜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原则分为无异型增生组(n=2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n=27),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n=22),腺癌组(n=118)。检测4组胃黏膜中AMACR/P504S的表达。结果无异型增生组胃黏膜中,AMACR/P504S仅1例病例中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00%,着色主要位于腺体隐窝颈-底部。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中AMACR/P504S阳性率为48.15%,但阳性表达强度偏弱。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6.36%和82.20%,AMACR/P504S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早期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ACR/P504S可作为胃黏膜高级别病变(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癌)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鉴别诊断的免疫标记物。
- 刘福兴陈南南孙琦
- 关键词:ESD上皮内瘤变
-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二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乳腺癌(COG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2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和2008年5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COGC患者各1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8岁及57岁,均因乳房无痛性肿块就诊。光学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浸润性筛状癌及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散布在肿瘤组织内,间质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弥漫强阳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CD68阳性。结论COGC是一种罕见肿瘤,其内的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形态特殊,需要与多种类型的多核巨细胞鉴别,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依据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 朱晓蔚刘福兴戴桂红蒋小芹王文超陈民杨艳芹于鸿
- 关键词:乳腺肿瘤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