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 作品数:25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ISS钢板治疗股骨髁及胫骨近端骨折的早期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徐南伟周栋黄勇翁益平
- 关键词:胫骨近端骨折钢板治疗LISS早期临床观察股骨髁微创固定系统
- 极限运动对舟-大-小多角骨融合体早期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极限运动对舟骨-大-小多角骨(Scaphotrapeziotrapezoid,STT)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具新鲜尸体前臂标本,所有腕关节均先建立舟月骨分离并行STT融合术,在安全活动范围内从0o开始,每5o一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作5万次屈、伸、尺偏和桡偏运动,每次运动前后均摄标准前后位及侧位片,测量舟骨长度、桡舟间距、桡舟角及克氏针松动、弯曲阳性率。所有腕关节均采用运动前后自身对照。结果当屈曲至50o、背伸至35o、桡偏至5o时,极限运动对融合体的稳定性无影响,未出现融合体解体,克氏针弯曲等征象。当屈曲至55o、背伸至40o、桡偏至10o时,融合体的稳定性开始受到影响,此时桡舟角、舟骨长度、桡舟间距及克氏针弯曲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尺偏运动过程中,融合体的稳定性始终未受到影响,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在掌屈55o、背伸40o、桡偏10o范围以内活动时,融合体的稳定性无影响,但应避免环转运动。
- 刘璠唐亮黄勇赵剑
- 关键词:稳定性腕关节
- 腕动力学变化对四角融合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了解腕动力学的变化对四角融合术的影响,探讨融合术后如何改善腕功能。方法取12具新鲜尸体标本,在模拟四角融合术后作腕掌屈、背伸、尺偏、桡偏运动。运动前后拍摄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头月角、桡月角、头月正位角、融合体高度与融合体宽度,并记录致克氏针弯曲的角度。结果腕掌屈至50°、背伸至40°时,各项指标运动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腕尺偏至25°、桡偏至15°时,运动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四角融合体稳定性的临界角度为掌屈50°、背伸40°、尺偏25°、桡偏15°。四角融合术后,腕骨结构与动力学的改变及术后长时间外固定是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部分丢失的原因。术后4周始在临界角度范围内早期锻炼是改善腕功能的有效方法。
- 刘璠刘涛黄勇刘坚林蔡玉辉保国峰朱文峰
- 关键词:四角融合术腕关节功能锻炼
- 注册方式对脊柱导航手术精确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computer assisted navigation system,CANS)[1]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外科医师所熟悉和认可。本院骨科2007年引入导航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现导航技术的关键是以医学图像配准(注册)技术为核心的立体定位技术,
- 黄勇农鲁明张煜周栋
- 关键词:颈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计算机辅助设计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采用CT原始数据建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三维实体模型,Mimics和UG软件设计出骨折复位后的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方法选取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得到患者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模拟复位后的三维实体模型;以STL标准格式将模型输出,导入UG NX 7.0软件,设计出接骨板的内外表面,确定螺钉孔的位置并设计螺钉孔,再对设计好的接骨板进行数控编程。将生成的数字控制代码输入数控机床,加工胫骨平台后柱的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结果成功建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模拟复位后的三维实体模型以及胫骨平台后柱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的三维实体模型,加工出胫骨平台后柱个性化解剖型接骨板。结论接骨板外形逼真,接近真实情况,具有良好的骨面贴合性和特殊的螺钉孔设计。
- 刘瑞平孙荣彬黄勇张辉徐南伟
- 关键词:解剖型接骨板胫骨平台
- 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后腕关节早期安全活动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索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后影响融和体稳定性的因素,界定相对安全活动范围,指导临床早期功能锻炼。方法采用新鲜尸体前臂标本左、右各6侧,模拟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并借助仪器模拟腕关节的主要运动。运动前后摄取腕关节标准正、侧位片,测量桡舟角、桡舟间距和舟骨长度,观察克氏针松动、弯曲情况,并观察疲劳实验对克氏针的影响。结果 腕关节分别活动至掌屈60°、背伸45°、桡偏15°时克氏针产生弯曲,观察指标与对照组(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疲劳实验中,腕关节分别活动至掌屈55°、背伸40°、桡偏10°时克氏针产生弯曲,观察指标与对照组(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体稳定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腕关节活动的角度,二是活动的强度。融合术后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安全活动范围为掌屈50°,背伸35°,桡偏5°,尺偏30°范围内,并以500次的活动强度为限。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应避免环转运动。
- 刘璠黄勇刘涛王岩松
- 关键词:腕关节关节融合术关节舟骨小多角骨
- 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后腕关节活动度的测定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对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尸体前臂12侧,建立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模型,并借助腕关节动力学测试仪,模拟出腕关节的主要运动并加以测量。结果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后腕关节平均屈曲60.4°,背伸44.6°,桡偏13.6°,尺偏33.3°;分别为融合前的72.34%、73.96%、57.80%和86.40%,融合前、后腕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后腕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度均有所丧失,以桡偏活动受限最为明显,但各个方向上的活动度基本保留了术前的60%,可以满足日常活动功能要求。
- 黄勇刘璠刘涛蔡玉辉刘金林
- 关键词:融合术活动度腕关节
-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8
- 2005年
- 刘璠刘涛黄勇赵剑曹毅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解剖型钢板外固定支架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手术的早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手术的临床使用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5例颈椎病患者(5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结果5例患者经1~6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术前JOA评分由平均8.5分升至术后平均14.2分,5例患者至随访时影像学均未见假体移位、下沉,生理弧度良好,未见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均未见明显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表现。结论5例人工间盘置换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
- 徐南伟周栋牛文利高翔戚有成黄勇
- 关键词:人工椎间盘早期临床观察早期治疗效果假体置换术JOA评分生理弧度
- 自愈合咪唑盐聚离子液体/聚丙烯酸多层结构构建及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提高生物医学设备表面涂层的抑菌稳定性,本研究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呋喃结构的咪唑盐聚离子液体作为聚阳离子电解质层和抗菌剂,与作为聚阴离子电解质层的聚丙烯酸接枝糠胺沉积在不锈钢表面,并通过Diels-Alder环化反应,使用双马来酰亚胺聚乙二醇交联剂将聚合物层交联起来,以提高涂层的稳定性。该多层涂层性能稳定、具有自愈性,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持久的抗菌活性。此外,涂层成骨细胞(MC3T3-E1)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该方法可对生物医疗器械表面抗感染防护提供有效策略。
- 熊晨崴周鑫叠周超张俊杰张俊杰黄勇
- 关键词:抗感染层层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