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军
- 作品数:77 被引量:311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能量可控陡脉冲电穿孔生物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 以细胞膜电穿孔效应为核心的电化学其主要机理为脉冲电场的膜穿促进外源药物、抗体或基因向胞内弥散。本课题组在能量可控陡脉冲肿瘤治疗系统的前期研究中,已证实高能陡脉冲电场能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直接...
- 杨孝军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脉冲电场肝脏电穿孔
- 脉冲电场对人卵巢癌SKOV3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 传统的肿瘤电化学治疗作为一种物理治疗,已成功开展20余年,其机理为利用较低能量直流电的“可逆性电穿孔”效应辅助非渗透性化疗药物如博来霉素等进入细胞内,发挥化疗增敏的作用以治疗肿瘤。但该疗法仍无法避免减量后的细胞毒性化疗药...
- 杨孝军郑飞云胡丽娜
- 关键词:卵巢癌电化学治疗
- 文献传递
- 淋巴管与肿瘤转移被引量:5
- 2004年
- 肿瘤转移中淋巴转移是其最常见、最基本的途径,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深入研究,逐渐发现其在肿瘤淋巴管的生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现综述与肿瘤转移相关的淋巴管解剖特征、肿瘤淋巴管生成、转移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及治疗策略等。
- 李均杨孝军胡丽娜
- 关键词:内皮淋巴管肿瘤转移内皮生长因子
- 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临床观察
-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和探索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可行性、疗效、毒性及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6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54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为两...
- 余江涛郑飞云杨孝军
- 文献传递
- 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60例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其中新辅助化疗组60例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85例。新辅助化疗组给予DDP60~80mg+EPI50~80mg或DDP80mg+5-Fu1000mg动脉介入化疗1~2个疗程,化疗后2~3周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化疗后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管浸润、宫旁浸润、阴道切缘肿瘤浸润,术中出血情况,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2周后进行评价,有效率83.3%(50/60),其中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38例。宫旁浸润(10.9%,6/55),盆腔淋巴结转移(10.9%,6/55)均低于对照组(27.1%、25.9%)(P值分别为0.032、0.033)。术中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345,P=0.730)。3年和5年生存率新辅助化疗组为92.35%和72.36%,对照组为78.55%和43.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宫颈癌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局部病灶以利于手术,可以控制淋巴管、血管内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 余江涛郑飞云林亚杨孝军帅茨霞
- 关键词:宫颈肿瘤化学疗法外科手术
- 妇女健康倡议(WHI)引发激素替代疗法新一轮争议被引量:3
- 2003年
- 长期以来激素替代疗法 (HRT) 的利与弊一直是极富争议和探讨意义的话题,自2002年7月美国妇女健康倡议 (WHI) 研究宣布提前终止部分HRT研究后,引发了世界范围内HRT医学专家们的关注和激烈讨论。时至今日,有关HRT的争论大致达成了某些共识,但仍存在一些争论,本文对此作简要综述。
- 杨孝军
- 关键词:激素替代疗法WHIHRT药物不良反应
- 肿瘤电化学治疗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 2004年
- 电脉冲介导的电化学治疗是一门多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学技术 ,已有 2 0余年历史 ,已有资料证实其治癌机制是电脉冲的膜穿效应促使非渗透性化疗药物进入癌细胞内 ,近年对其治癌机制、“时间窗”效应及临床综合治疗的研究已有长足进展 ,电化学疗法已成为癌症综合治疗的有效补充手段之一。
- 杨孝军胡丽娜
- 关键词:肿瘤电化学治疗电脉冲多药耐药性
- 活体兔肝中脉冲电场分布模型的定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通过观察频率、脉宽固定,电压峰值递增的脉冲电场对30只新西兰大白兔正常肝脏的杀伤效应,探讨在兔正常肝组织中建立脉冲电场分布模型的可行性,为临床电化学或电转基因治疗提供重要参考。采用重复实验及自身对照,脉冲处理3d后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见低脉冲剂量时两电极周围呈同心圆形坏死、界限清晰;剂量增大则同心圆形坏死区亦增大,且渐变成椭圆梭形,两电极中点处肝细胞出现核固缩、碎裂、溶解样改变,最后两椭圆梭形坏死相互重叠融合成不规则坏死,处理区尚见肝细胞的空化效应及肝组织缺血现象,实验所见与理论模拟的电场分布能较好吻合。因此,兔肝组织可作为脉冲电场生物组织杀伤效应研究中电场建模的有用载体,电脉冲在有效杀伤靶区组织的同时对周边正常组织是安全的。
- 杨孝军胡丽娜李均孙才新姚陈果熊兰王士彬
- 关键词:动物实验电脉冲肝脏电穿孔技术
- 甲氨蝶呤对大鼠输卵管形态学改变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氨蝶呤(MTX)对假孕SD大鼠输卵管的急性及远期损伤,为临床使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合理剂量提供理性的合理选择。进一步探讨MTX治疗后输卵管结构与功能损伤对后续妊娠的潜在影响。方法72只SD雌性...
- 陈燕萍郑飞云杨孝军王汉楚
- 文献传递
- 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治疗的生殖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年收治的,因宫腔粘连所致不孕,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的妊娠结局,选择宫腔粘连性质、范围、程度、术后月经恢复、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及术后年限等7个因素进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妊娠率为66.2%(45/68),难免流产3例5例次,输卵管妊娠1例,获得存活胎儿妊娠41例42例次,获得存活胎儿的有效妊娠率为61.8%(42/68)。42例次有效妊娠中,1例孕34周早产,5例胎位异常,1例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帆状胎盘伴胎盘粘连,3例先兆流产同时合并胎盘粘连2例,剖宫产率为73.8%(31/42)。统计学分析显示,获得存活胎儿的概率与术后月经是否恢复正常、术后年限直接相关(均P<0.05)。结论宫腔粘连所致不孕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应着重恢复正常月经,并积极争取术后1年内的最佳时间妊娠,以获得好的妊娠结局,术后妊娠者应视为高危人群。
- 陈志文龚丽华施铮铮朱华杨孝军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术生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