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性粒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D-氨基半乳糖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索中性粒细胞在其中的机制关联。方法将39只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7=8,腹腔注射等渗盐水)、模型组n=10,腹腔注射D—GaIN)、溶剂组n=9,腹腔注射D-GalN后2h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及治疗组(n=12,腹腔注射D—GaIN后2h尾静脉注射MSCs)。建立D-GaIN诱导急性肝衰竭模型后24h处死大鼠,分别收集血液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血液分析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及比率,免疫荧光检测肝脏中性粒细胞标志物Ly6g表达水平,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检测肝脏MPO活性,RT—PCR检测肝脏组织炎性因子及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1β、干扰素Y、白细胞介素10、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趋化因子配体2的mRNA水平;另将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后连续7d观察各组大鼠生存率。两两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当JD〈0.05时,采用校正f检验);大鼠生存分析采用两两比较的Logrank检验。结果D-GaI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SD大鼠24h后反映肝功能的生物化学指标显著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884.1±541.0)U/L与(45.4±11.0)U/L,P〈0.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634.9±755.9)U/L与(143.9±23.7)U/L,P〈0.001;总胆红素:(44.4±8.4)μmmol/L与(0.9±0.2)ummol/L,P〈0.0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与比率大幅上升[数量:(4.7±1.1)×10^9与(1.4±0.4)×10^9,P〈0.001;比率:44.9%±8.0%与18.3%±4.4%,P〈0.001);肝脏组织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MPO活性[(4.72±1.09)U/g与(1.13±0.24)U/g,P〈0.001]、炎性因子及趋化因子均明显增多。MSCs移植�
- 赵鑫施晓雷张志恒马虎成袁献温丁义涛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间充质干细胞中性粒细胞
- 抗中性粒细胞血清对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作用
- 2016年
- 目的研究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中性粒细胞的改变,探讨以中性粒细胞为靶点的干预手段对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D-GalN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肝功能、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外周血与肝脏中性粒细胞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为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治疗作用,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肝衰组及治疗组(造模前24h尾静脉注射抗中性粒细胞血清)。生化及血液分析仪检测肝脏生化指标(ALT、AST、TBIL、BA)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比率;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染色分别检测肝脏中性粒细胞数量及肝细胞凋亡水平;RT-PCR检测肝脏组织炎性因子mRNA水平。结果 D-GalN诱导SD大鼠急性肝衰竭后6h血清ALT、AST、TBIL及BA较造模前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6h达到峰值(P<0.001),24h仍明显高于造模前水平(P<0.0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比率在造模后12h显著增多(P<0.001),并至少持续至24h(P<0.001)。造模前24h尾静脉注射抗中性粒细胞血清后,大鼠外周血及肝脏中性粒细胞数量在造模后24h较肝衰组明显降低(P<0.001);同时,血清ALT、AST、TBIL及BA较肝衰组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凋亡细胞显著减少,肝脏TNF-α、IL-1β表达水平也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可出现外周血及肝脏中性粒细胞聚集,抗中性粒细胞血清可有效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及肝脏免疫微环境。
- 赵鑫施晓雷马虎成丁义涛
- 关键词: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中性粒细胞免疫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