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斌

作品数:40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会议论文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哲学宗教
  • 14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少年
  • 13篇青少年
  • 9篇中介
  • 9篇班级
  • 7篇同伴拒绝
  • 7篇欺负
  • 6篇学业
  • 6篇中介作用
  • 6篇欺负行为
  • 5篇抑郁
  • 5篇意志
  • 5篇意志控制
  • 5篇同伴侵害
  • 5篇青少年早期
  • 5篇教师
  • 4篇性别差异
  • 4篇学业成绩
  • 4篇气质
  • 4篇青少年抑郁
  • 4篇小学生

机构

  • 40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图尔库大学

作者

  • 40篇潘斌
  • 21篇纪林芹
  • 17篇张文新
  • 14篇李腾飞
  • 11篇张良
  • 8篇陈亮
  • 5篇郭菲
  • 4篇司继伟
  • 4篇杨舒文
  • 3篇陈光辉
  • 2篇解超
  • 1篇王明珠
  • 1篇侯珂
  • 1篇王春燕
  • 1篇汤玉龙
  • 1篇邹泓
  • 1篇张洁
  • 1篇曹衍淼
  • 1篇田相娟
  • 1篇王婷婷

传媒

  • 6篇心理发展与教...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心理科学
  • 2篇中国心理学会...
  • 2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应用心理学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选取1589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5.22±0.36岁)为被试,考察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抑制控制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同伴拒绝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与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相比关系攻击,身体攻击的中介效应更强。该结果表明抑制控制对于同伴拒绝的作用既存在直接效应,又可通过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实现,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
纪林芹潘斌郭菲陈亮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同伴拒绝
班级规则与教师温情对儿童青少年欺负行为的影响:一项多水平分析
班级规则是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的依据,是班级管理的纪律措施,能维持班级秩序和安全。目前较少有实证研究关注班级规则对学生行为影响,尤其是班级规则对学生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条件尚不明确。教师温情是教师在日常班级教学与管理中对学生的...
李腾飞潘斌张良刘晓薇纪林芹
关键词:欺负
文献传递
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的异质性共发模式、稳定性及其与同伴关系的联系被引量:6
2020年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967名青少年被试(年龄13.22±0.36岁)进行三年追踪,运用个体定向方法考察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异质性共发模式及其稳定性、与同伴关系间联系。结果发现三时间点均存在5个身体—关系攻击共发模式组:高身体—关系攻击组、中等身体—关系攻击组、中低身体且低关系攻击组、低身体且中低关系攻击组、低身体—关系攻击组,表明两类攻击表现出水平一致或类似的共发模式,且具跨年龄一致性。各共发模式身份表现出有差异的跨时间稳定性,低攻击组稳定性最高,其次是高攻击组、中等攻击组,低身体且中低关系攻击组转变性最高。高攻击组同伴拒绝水平最高、同伴接纳最低,低攻击组反之,其他组同伴拒绝水平显著高于低攻击组,为两类攻击亚组共发模式提供了效度证据。
纪林芹高敏张良潘斌张文新
关键词:稳定性
童年晚期至青少年早期攻击和同伴侵害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178名小学生为被试(平均年龄11.05±0.69岁,男生1132人)自5年级追踪至8年级,通过纵向交叉滞后模型对攻击与同伴侵害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各年级关系攻击均可预测之后的关系侵害,7年级身体攻击预测8年级身体侵害,此外6年级关系侵害经历对7年级关系攻击具有预测作用。攻击与同伴侵害间的纵向联系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童年晚期至青少年早期攻击与同伴侵害之间总体上符合连续性社交过程模型,即攻击对随后的同伴侵害具有更明显预测作用,但在小学升初中的学校过渡阶段关系侵害预测随后的关系攻击,部分支持两者间存在双向关系。该结果提示需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攻击与同伴侵害经历,采取措施避免其陷入攻击与同伴侵害间的恶性循环之中。
纪林芹张蒙董美慧潘斌张文新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
青少年早期同伴感知的受欢迎度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意志控制的作用
受欢迎度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会声望和社会影响力。同伴感知的受欢迎度与个体的攻击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密切相关。目标框架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均可能表现出较多的攻...
潘斌曹衍淼田相娟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意志控制
文献传递
攻击行为与中职生的同伴地位:变量定向和个体定向的研究
攻击行为是一种指向他人的蓄意伤害和破坏行为。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与同伴地位之间存在复杂关联。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攻击行为会破坏人际关系,导致同伴拒绝;根据社会支配理论,攻击行为有助于个体获得社会资源,提高社交地位。本研究...
赵子仪潘斌陈亮
关键词:性别差异中职生
文献传递
青少年同伴关系不利与意志控制的纵向联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背景,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意志控制是对认知、注意和情绪等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根据个体—环境相互作用模型,同伴关系与意志控制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一方面,存在意志控...
袁明羽潘斌周东蕤纪林芹
关键词: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同伴侵害意志控制
文献传递
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的欺负行为:敌意归因和冷酷无情的作用检验被引量:5
2020年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选取1847名3~6年级小学生(男生987名;平均年龄10.73±1.16岁)及其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敌意归因和冷酷无情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小学生的欺负行为;(2)冷酷无情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欺负行为间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敌意归因不发挥中介作用;(3)父母心理控制对小学生欺负行为影响的中介机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学段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冷酷无情是父母心理控制影响小学生欺负行为的重要机制,但敌意归因不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应注重对欺负者情感加工能力的关注和干预。
张洁张洁陈亮张良潘斌李腾飞张文新
关键词:欺负行为
教师干预欺负的意愿:个体因素与情境因素的作用
教师是欺负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积极干预欺负事件的意愿能显著降低欺负、受欺负的发生率。以往研究大多仅关注教师干预欺负的意愿对学生欺负、受欺负的影响,较少有研究探讨影响教师干预欺负的意愿的个体和情境因素及其作用机...
余易达潘斌李腾飞纪林芹张文新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学校氛围
文献传递
青少年期同伴关系不利、学业压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青少年期是执行功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经历会对执行功能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一阶段的不利经历对执行功能发展的影响。本研究拟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考察同伴关系不利(包括同伴拒绝和同伴侵害)、学业压...
张良潘斌纪林芹
关键词:学业压力青少年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