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个体的崛起与现代中国社会伦理变迁——评《Educating the Chinese Individual:Life in a Rural Boarding School》
- 2017年
-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任何一种社会伦理所要处理的核心关系。强调群体或整体的原则,主张整体的至上性;承认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依赖关系,主张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且神圣不可侵犯,一直是中国社会对待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两大伦理传统。长期以来,在两大伦理传统中,整体或集体成为一个超个体的存在,个人利益被看作整体利益或集体利益的对立物,因而受到否定和批判。
- 孙旭
- 关键词:社会伦理伦理传统
- 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传统、本质和中国特色被引量:6
- 2016年
- 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创造性是构成劳动的三个基本维度。但传统敬业精神往往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体现为"热爱、勤勉、克制"等工作作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敬业精神也由传统的以道德定位向现代的价值定位方向转变,劳动的创造性或者创新性工作日益成为评价劳动者敬业精神的重要尺度,与此相对应,"创新"成为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本质。中国特色的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敬业精神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反映,它以创新为核心,是"实干作风、奉献思想、追求卓越"三者高度的统一。
- 孙旭杨永志
- 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生活的融入被引量:7
- 2016年
- 在新媒体时代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微博、微信上花费的精力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本职。随着大学生手机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已经超过传统媒体,它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也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稳定性,更为错误价值观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活,就要使核心价值观与校园"草根明星"紧密结合,与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产品相结合,与对现实问题的答疑解惑相结合,促使大学生乐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新媒体中的错误价值观。
- 孙旭郭英楠
-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 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的历史探源和培育要义
- 2017年
- 敬业源起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引起的负面影响抹杀了人的劳动天性,引起了劳动中的不道德现象。敬业精神与劳动和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职业有关,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和利益集团的敬业精神有一定的差别。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敬业观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之一。影响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决定性因素是"合理劳动报酬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关键是要"实现体面劳动";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培育的根本在于"维护劳动公正"。
- 杨永志孙旭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