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钰芹
-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阿瑞匹坦预防中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价阿瑞匹坦预防中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CBM,万方和VIP 7个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10月),纳入以比较阿瑞匹坦与常规止吐药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为目的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判断指标为急性和/或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CR)、恶心的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最终纳入18项符合标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阿瑞匹坦组急性呕吐CR明显提高(84.5%vs 77.4%,OR=1.60,P<0.01),亚组分析显示顺铂方案化疗患者的获益高于卡铂及AC方案化疗者;但2组对急性恶心控制率差异不大(88.6%vs 85.4%,OR=1.41,P=0.02)。(2)阿瑞匹坦能明显提高延迟性呕吐CR:阿瑞匹坦对比5-HT3RA,CR提高了7.8%(62.9%vs 55.1%,OR=1.39,P<0.01);阿瑞匹坦对比安慰剂,CR提高了14%(67.4%vs 53.4%,OR=1.85,P<0.01);阿瑞匹坦联合地塞米松比单用地塞米松CR提高了17.9%(73.2%vs 55.3%,OR=2.22,P<0.01)。(3)阿瑞匹坦联合地塞米松比地塞米松对延迟性恶心控制率提高了9.3%(74.4%vs 65.1%,OR=1.55,P=0.01)。(4)不良反应:阿瑞匹坦组疲劳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而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头痛、腹泻、厌食等发生率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阿瑞匹坦临床耐受性好,对延迟性呕吐、恶心及急性呕吐改善明显,尤其是顺铂方案化疗患者受益明显,但对急性恶心症状作用不大。临床上仍需进一步观察阿瑞匹坦对不同化疗方案所致CINV的改善情况。
- 邱钰芹崔慧娟彭艳梅刘戴维宋亚中刘凡段桦李嫱
- 关键词:化疗恶心呕吐META分析
- 谈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研究生的专业素养被引量:4
- 2017年
- 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除少数患者可进行早期根治性手术外,大部分患者仍需要包括放疗、化疗、分子生物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目前发展迅速,对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 邱钰芹崔慧娟彭艳梅刘戴维宋亚中刘凡段桦李嫱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教育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致相关皮肤瘙痒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厄洛替尼干预小鼠,与P物质(substance P,SP)致瘙痒小鼠进行对比性研究,探索瘙痒的发生机制。方法两组小鼠分别予厄洛替尼和SP致痒,观察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和皮肤表观状态;取小鼠皮肤,比较二者的皮肤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肤中NK-1R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31、IL-33、组胺、白三烯B4、SP的浓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厄洛替尼致痒表现在给药2~5 d一过性瘙痒,而SP致痒表现在给药后1 h瘙痒明显,逐渐缓解,二者的搔抓表现一致;两种致痒各组间IL-31、IL-33、组胺、白三烯、SP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部分神经递质的表达趋势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厄洛替尼致痒小鼠和SP致痒小鼠皮肤NK-1R免疫组化呈阳性,分布情况一致。结论厄洛替尼所致皮肤瘙痒可能与SP/NK-1R的结合有关,通过下游的信号因子致痒。
- 彭艳梅刘青邓博崔慧娟段桦邱钰芹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不良反应P物质NK-1R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是一类常用的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inhibitor,EGFR-TKI)等。
- 刘青彭艳梅邱钰芹崔慧娟
- 关键词:皮肤瘙痒肿瘤靶向治疗皮肤不良反应表皮生长因子晚期肺癌患者皮肤毒性
- 不同外用药治疗EGFRIs相关性甲沟炎的临床试验研究
- 本硕士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综述一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肺癌的流行病学、常见的肺癌驱动基因及其针对性的靶向药物,以及一些少见的驱动基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综述二总结了...
- 邱钰芹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甲沟炎丙酸氯倍他索夫西地酸米诺环素
- 文献传递
-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与小细胞肺癌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病情变化时(肿瘤治疗有效或进展)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变化情况,研究二者的敏感性和与病情变化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的47例SCLC患者病历,记录其临床特征及病情变化前后NSE、ProGR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确诊时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患者NSE、ProG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广泛期患者均高于局限期患者(均P<0.05);当肿瘤治疗有效时,NSE、ProGRP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肿瘤进展时,ProGRP显著升高(P<0.05);肿瘤治疗有效时,NSE、ProGRP的变化符合率均为100%,中位下降度分别为70.59%、85.11%;肿瘤进展时,NSE、ProGRP变化符合率均为86%,中位上升率分别为128.57%、86.12%。结论 :NSE、ProGRP可以作为预测SCLC临床分期的辅助标志物;NSE、ProGRP均可反映病情变化,但ProGRP比NSE更灵敏;在SCLC的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对NSE、ProGRP的检测。
- 段桦崔慧娟彭艳梅宋亚中刘戴维刘凡邱钰芹李嫱罗楚凡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病情变化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 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观察外用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相关痤疮样皮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指甲改变的疗效,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应用EGFRIs后出现痤疮样皮疹患者2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31例)在西医标准处理原则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对照组(70例)外用空白药物及西医标准处理原则,连续14天。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指甲改变的变化以及血常规、肝肾功等安全性指标,并随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 185例完成临床观察,试验组脱落10例,对照组6例。试验组治疗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指甲改变的有效率分别为90.1%(109/121)、57.9%(70/121)、57.9%(70/121)、16.5%(20/121);对照组分别为14.1%(9/64)、6.3%(4/64)、1.6%(1/64)、0.0%(0/64)。两组比较皮疹分级、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5.1022,51.3312,59.1777,P<0.05)。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安全性较好,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4%(125/131)、57.1%(40/70)。两组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6,P>0.05)。结论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仍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加以证实。
- 彭艳梅崔慧娟刘喆井方方初玉平白彦平刘戴维宋亚中段桦邱钰芹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不良反应
-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1例及文献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诱发的严重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例吉非替尼导致的ILD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吉非替尼导致的ILD发生率低、病死率高。其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吸烟、既往肺间质纤维化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以及低氧血症,治疗方法以激素为主,辅以抗感染等支持治疗。结论:监测正在服用吉非替尼的患者的肺部症状和体征,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对于吉非替尼所致ILD的预后尤为重要。
- 刘戴维崔慧娟彭艳梅宋亚中段桦邱钰芹
- 关键词:吉非替尼间质性肺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针刺和穴位按压治疗癌性疲乏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和穴位按压治疗癌性疲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JBI系统综述与实施报告数据库、Cochrane系统综述数据库、PROSPERO regist...
- 齐雪维田叶红邱钰芹徐竞男黄金昶
- 关键词:癌性疲乏针刺穴位按压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厄洛替尼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小鼠模型建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甚广,但副作用较多,其中以皮疹最为多见,且最令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特罗凯前后小鼠在表皮、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复制特罗凯所致皮疹的动物模型,为临床外用药物治疗皮疹提供模型。方法使用BALB/c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Ⅱ、Ⅲ、Ⅳ组)用浓度为10 g/L的特罗凯溶液按100 mg/kg灌胃,对照组(Ⅰ组)以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1次。于给药前24 h在小鼠头颈、背、腰处脱毛,实验结束后剪取颈部、背部、腰部皮肤并观察实验组、对照组小鼠在肉眼皮肤、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结果 (1)四组小鼠之间在毛发再生天数、毛发完全再生天数、脱屑时间、出现皮疹时间、毛孔扩张数等5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Ki67: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此次实验印证了许多研究者关于"EGFRIs导致的皮疹为一种炎症反应"的观点;(2)该皮疹模型可靠实用,具有可重复性,适用于"EGFRIs所致皮疹动物模型"的大批建立,可推广以供临床、试验、研究所用。
- 宋亚中徐央波邓博崔慧娟彭艳梅刘戴维王垲涵刘凡段桦邱钰芹李嫱
- 关键词:厄洛替尼皮疹皮肤病理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