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卫君

作品数:28 被引量:167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小麦
  • 11篇生物炭
  • 11篇春小麦
  • 10篇土壤
  • 7篇配施
  • 7篇灌区
  • 7篇北疆
  • 6篇氮肥
  • 5篇生物质炭
  • 4篇冬小麦
  • 4篇有机碳
  • 4篇土壤团聚体
  • 4篇团聚体
  • 4篇光合特性
  • 3篇养分
  • 3篇农业气象
  • 3篇农业气象学
  • 3篇气象
  • 3篇连作
  • 3篇麦田

机构

  • 27篇新疆农业大学
  • 8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昌吉州农业技...

作者

  • 27篇杨卫君
  • 8篇贾永红
  • 6篇张金汕
  • 3篇耿洪伟
  • 3篇李大平
  • 3篇石书兵
  • 3篇陈磊
  • 2篇魏海鹏
  • 2篇王春华
  • 2篇徐万里
  • 1篇颜安
  • 1篇马海刚
  • 1篇张文太
  • 1篇苏丽丽
  • 1篇任毅
  • 1篇程军回

传媒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作年限对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研究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对不同连作年限的响应,为棉田土壤固碳提供理论依据。以连作5、12、17年(L_(5)、L_(12)、L_(17))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连续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与种植1年对照CK处理相比,连作17年处理,0~20、20~40 cm土层>2 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6.7%、13.2%(P<0.05);各土层,连作5年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1.8、10.6 g/kg,较对照显著提升16.2%、15.1%;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以>2 mm粒径最大,占50%以上,<0.053 mm粒径的碳贡献率最小。连作不利于土壤质量的保持,但短期连作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起正向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连作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连作5年后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
杨卫君惠超陈雨欣宋世龙史春玲陈磊
关键词:棉田连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为探讨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对照(不施氮,CK)、常规施氮(300 kg·hm^(-2)、N1)、单施生物炭(20 t·hm^(-2)、B)、常规施氮+生物炭(N1B)、减氮15%(255 kg·hm^(-2)、N2)、减氮15%+生物炭(N2B)、减氮30%(210 kg·hm^(-2)、N3)、减氮30%+生物炭(N3B)8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间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N2、N3)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均无显著影响,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配施生物炭后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提升。综合表现以减氮15%配施生物炭处理(N2B)效果最优。该处理下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处于较高水平,成熟期单茎干重、籽粒占单茎重比例、花前同化物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01 g、51.31%和18.03%;籽粒产量为8301.35 kg·hm^(-2),较CK及N1处理分别增产38.09%和18.11%;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为12.40 kg·kg^(-1)。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量15%配施20 t·hm^(-2)生物炭最有利于春小麦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提升。
宋世龙杨卫君陈雨欣贾永红李大平惠超郭颂杨梅
关键词:春小麦生物炭光合特性
增温对北疆灌区冬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解北疆灌区冬小麦生理和产量对气温升高的响应,以自然生长为对照(CK),采用远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FATI)的方法,从起身期后对冬小麦进行夜间增温(T12)、全天增温(T24)处理,分析了不同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增温后小麦株高和干物质总积累量变化不明显,绿叶面积在开花期前后分别增大和下降,穗部干物质的分配比例降低。增温虽然对小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有一定的影响,但缺乏规律性。增温后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均略有下降,T24和T12处理分别增加和减少了穗数,分别导致小麦产量下降1.7%和18.9%,其中T12处理减产效应明显。这说明增温会引起冬小麦功能叶片过早衰老,减少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送,不利于产量形成。
杨卫君吴高明高文翠张金汕石书兵贾永红
关键词:模拟增温冬小麦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北疆小麦产量品质及固碳减排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研究生物炭在北疆灌区农田应用的稳产增产及固碳减排综合潜力,探索农田氮肥优化施用途径,该研究于2021年4月—2022年7月在新疆奇台设置常规施氮(N1:300 kg/hm^(2))、氮肥减量15%(N2:255 kg/hm^(2))、氮肥减量30%(N3:210 kg/hm^(2))、单施生物炭(B:20 t/hm^(2))、常规施氮+生物炭(N1B)、氮肥减量15%+生物炭(N2B)、氮肥减量30%+生物炭(N3B)7个处理,分析两季小麦(春小麦、冬小麦)种植期间不同处理下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小麦品质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常规氮肥相比,施用生物炭后土壤总有机碳(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SOC)、活性有机碳(active organic carbon,AOC)、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和小麦产量、籽粒水分及蛋白(干基)含量均呈提高趋势。综合表现以氮肥减量15%配施生物炭(N2B)处理最优,较氮肥常规单施(N1)相比,AOC、SOC均有显著提高,2 a产量分别显著提高22.12%、36.17%(P<0.05)。与常规施氮相比,氮肥减量15%配施生物炭(N2B)处理下,2022年冬小麦蛋白(干基)、面筋(湿基)、Zeleny沉降值均有提高,而2021年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除单施生物炭(B)处理(2021年)和除单施生物炭(B)及减氮15%(N2)处理外(2022年),其他处理下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较单施常规氮肥均有所升高。综上,氮肥减量15%(255 kg/hm^(2))配施20 t/hm^(2)生物炭时其农田土壤固碳减排效果及小麦产量品质综合表现较好,建议作为北疆灌区麦田氮肥优化配施生物炭的理想施肥方案。
杨卫君杨梅郭颂宋世龙陈雨欣王森赵红梅
关键词:生物炭有机碳小麦
氮肥与生物质炭配施对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解氮肥和生物质炭配施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春小麦品种新春37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施氮(N1:300 kg·hm^(-2))、减量施氮(N2:255 kg·hm^(-2))]和4个生物质炭水平[不施生物质炭(B0:0 kg·hm^(-2))、低量生物质炭(B1:10×10^(3)kg·hm^(-2))、中量生物质炭(B2:20×10^(3)kg·hm^(-2))、高量生物质炭(B3:30×10^(3)kg·hm^(-2))],分析了不同处理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籽粒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增加春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促进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改善加工、营养品质。对小麦生长、品质及产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减量施氮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2B2)处理综合表现最好,且该处理下成熟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达5.12 g·株^(-1),花前同化物转运量、转运效率和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0.46 g·株^(-1)、15.32%、17.41%,产量较单施氮肥(N1B0)处理提高22.12%,蛋白质(干基)含量、淀粉(湿基)含量、面筋(湿基)含量、Zeleny沉降值和硬度分别为16.59%、62.12%、31.31%、46.95 mL和63.79。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减量氮肥配施中量生物质炭(N2B2)有利于北疆灌区春小麦高产优质生产。
陈雨欣杨卫君赵红梅李大平宋世龙惠超耿洪伟
关键词:生物质炭春小麦
减磷加炭对北疆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试验通过分析减施磷肥增施生物炭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减磷加炭后土壤肥力特性。以北疆灌区小麦主产地奇台当地主推品种‘新春37号’为材料,设15种不同施肥模式,其中磷肥(P2O5)设5个水平,分别为P0、P1、P2、P3、P4 (0、120、102、84、66 kg/hm^(2));配施生物炭设3个水平,分别为B0、B1、B2(0、22.5、30.0 t/hm^(2))。于春小麦成熟期采集土样,测定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结果表明:磷肥减量45%配施低量生物炭(P4B1)处理下碱解氮含量较高,较对照增加68.18%;常规磷肥配施高量生物炭(P1B2)时有机质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65.14%;磷肥减量30%配施低量生物炭(P3B1)处理下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增加48.60%、22.58%;但施加生物炭对土壤酸碱性没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且对碱性土壤pH无显著影响,不会对碱性土壤造成破坏。为北疆灌区合理减磷加炭,改善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
邢东建杨卫君贺佳琪魏海鹏贾永红惠超李永昊
关键词:磷肥速效养分罐区麦田
生物炭用量与灌水量对北疆灌区春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
2024年
为探讨生物炭与灌水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以北疆灌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置3个灌水量[4500 m^(3)·hm^(-2)(W0)、4050 m^(3)·hm^(-2)(W1)和3600 m^(3)·hm^(-2)(W2)]和3个生物炭施用量[0 t·hm^(-2)(B0)、10 t·hm^(-2)(B1)和20 t·hm^(-2)(B2)]水平,比较分析了不同生物炭用量与灌水量组合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累积、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差异,并运用基于熵值的DTOPSIS法进行综合效应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春小麦干物质累积量影响均不显著,但可提升籽粒品质,灌水量和生物炭的交互作用对春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影响显著。在W0条件下春小麦籽粒蛋白含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所有施加生物炭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均低于B0W0处理;W1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与W0条件下一致;在W2条件下,籽粒蛋白含量(干基)、面筋含量(湿基)和Zeleny沉降值均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B2W2处理下三个指标均最高。在W0和W1条件下春小麦产量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B1W0处理产量最高,较B0W0处理高16.2%。采用基于熵值的DTOPSIS法分析表明,接近度f值前三名依次为B1W2、B2W2和B2W0处理。因此,生物炭施用量在10~20 t·hm^(-2)、灌水量在3600~4050 m^(3)·hm^(-2)时可实现北疆灌区春小麦节水生产,具有较高的提质增产潜力。
郭颂杨卫君李廷宇杨梅陈雨欣宋世龙惠超耿洪伟
关键词:生物炭灌水量春小麦综合评价
生物炭添加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1
2020年
研究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的影响,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角度分析麦田生物炭配施氮肥的可行性。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生物炭B(生物炭用量30 t·hm-2)、低氮N1(氮肥用量150 kg·hm^-2)、高氮N2(氮肥用量300 kg·hm^-2)、低氮配施生物炭BN1(生物炭用量30 t·hm-2,氮肥用量150kg·hm-2)和高氮配施生物炭BN2(生物炭用量30 t·hm-2,氮肥用量300 kg·hm^-2),探讨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氨基酸类、醇类、酯类、酸类、胺类六大碳源的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碳源代谢活性分别提高,表现为N1>N2>B>BN1>BN2>CK,氮肥、低氮配施生物炭可以改变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酯类的代谢偏好;各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糖类、氨基酸类和酸类是引起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差异的主要碳源;低氮配施生物炭处理(BN1)是提高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
高文翠杨卫君贺佳琪贾永红徐万里马海刚
关键词:生物炭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
不同量氮肥与配施生物炭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北疆灌区春小麦旗叶SPAD值、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灌浆速率及产量的影响,为不同量氮肥与配施生物炭在北疆灌区的合理施用与农田增产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优质品种春小麦“新春37号”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氮肥水平∶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氮肥(N1:300 kg/hm^(2))、氮肥减量15%(N2:255 kg/hm^(2))、氮肥减量30%(N3:210 kg/hm^(2));设2个生物炭水平∶不施生物炭(B0:0 kg/hm^(2))、生物炭(B1:20×10^(3) kg/hm^(2)),共B0N0、B1N0、B0N1、B1N1、B0N2、B1N2、B0N3、B1N38个处理;测量春小麦旗叶SPAD值,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及其构成等,明确不同量氮肥与配施生物炭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与不施生物炭不施氮肥(B0N0)相比,氮肥减量15%配施生物炭(B1N2)可以显著提高春小麦旗叶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干物质积累、转运速率、籽粒灌浆速率和产量。B1N2处理下,在春小麦不同时间段,SPAD值增长13.17%~91.70%,净光合速率提高17.42%~87.30%,气孔导度提高16.00%~29.41%,蒸腾速率提高25.35%~79.81%;在春小麦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提高28.87%,产量增加30.23%。【结论】生物炭2.0×10^(4) kg/hm^(2)、配施氮肥255 kg/hm^(2)(B1N2)可初步达到春小麦增产和氮肥减施的目的,为北疆灌区农田氮肥及生物炭科学施用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赵立宁张力月孟祥睿郭颂杨梅马磊杨卫君
关键词:生物炭光合特性春小麦
生物炭对砂壤土团聚体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试验研究了添加生物炭对砂壤土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为生物炭的农业利用和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生物炭用量4个水平(0、10、20、30 t/hm^(2))、氮肥用量2个水平(0、150 kg/hm^(2)),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团聚体分布均以>5、2~5 mm粒级团聚体为主,其中单施生物炭20 t/hm^(2)时,>5、2~5 mm粒级团聚体占比最大,总占比为58%,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增幅为20%;施用生物炭20 t/hm^(2)时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及几何重量直径增幅最为显著(P<0.05),与不施生物炭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7.6%和24.3%;有机碳和全氮变化趋势一致,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均增加,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升高,分别较对照显著提升27.9%和28.9%,<0.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较高。添加生物炭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并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土壤碳、氮含量及各粒级土壤团聚体碳、氮含量均显著提升,提高了>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氮的贡献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 t/hm^(2)时有利于北疆灌区麦田土壤培肥改良。
杨卫君惠超邓天池陈雨欣宋世龙马阿娟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