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羚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卒中
  • 6篇血性
  • 6篇缺血
  • 5篇缺血性卒中
  • 5篇梗死
  • 4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随访
  • 2篇颅内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急性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 1篇动静脉

机构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作者

  • 13篇李羚
  • 12篇吴晓巍
  • 12篇李常新
  • 5篇徐隋意
  • 2篇张晓芳
  • 1篇王玉芬
  • 1篇刘燕
  • 1篇王婧
  • 1篇房亚兰
  • 1篇赵晓霞
  • 1篇王少帅
  • 1篇李慧娟
  • 1篇赵文栋
  • 1篇李淼
  • 1篇王婧

传媒

  • 8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髓梗死被引量:3
2017年
延髓结构精密,血供复杂,其梗死后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对延髓不同部位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了综述。
洪莎李常新吴晓巍李作鹏李羚张晓芳郭婉蓉
关键词:卒中脑干梗死延髓磁共振成像预后
缺血性卒中的常见诱因: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6种常见诱因与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在入院4 d内进行诱因问卷调查,运用病例交叉研究比较发病前2 h(危险期)与发病前1天同一时间段(对照期)内6种潜在诱因(暴饮暴食、生气、负面情绪、重体力活动、因惊人事件突然改变体位、喝咖啡)的暴露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病因学分型患者诱因暴露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369例患者,年龄24~93岁,平均(61.75±13.57)岁,男性220例(59.6%),女性149例(40.4%)。共有91例患者(24.7%)仅在发病前2 h至少暴露于其中1种诱因,其优势比(odds ratio, OR)为6.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3.7~9.9];因惊人事件突然改变体位的OR值为12.0(95% CI 2.4~59.3),重体力活动的OR值为10.7(95% CI 4.2~27.6),生气的OR值为8.0(95% CI 2.3~27.5),负面情绪的OR值为4.9(95% CI 2.3~10.3),无暴露于喝咖啡者。不同性别、年龄、病因学分型之间各诱因的暴露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因惊人事件改变体位、重体力活动、生气、负面情绪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诱因。在缺血性卒中预防中应重视诱因的影响。
郭婉蓉李常新吴晓巍王状状李羚
关键词:卒中应激发怒病例交叉研究
中国太原地区不同性别和年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差异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发病并入住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卒中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当前吸烟和酒精摄入在内的可干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 924例患者,年龄19~94岁,男性2 024例(69.2%)。在所有可干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构成比最高(71.3%)。女性高血压(78.0%对68.4%;P〈0.001)、高脂血症(48.8%对39.5%;P〈0.001)和心房颤动(11.3%对4.6%;P〈0.001)的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男性当前吸烟(37.3%对4.2%;P〈0.001)和酒精摄入(26.1%对0.7%;P〈0.001)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女性,而且平均危险因素暴露数量(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显著更多[2(2~3)对2(1~3);P〈0.001]。高脂血症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6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心房颤动构成比在5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当前吸烟和酒精摄入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性在各年龄段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男性危险因素多于女性,高脂血症和心房颤动的构成比在老年女性中显著高于男性,而当前吸烟和酒精摄入则以中青年男性为主。
王状状李常新毛今明张晓芳李羚郭婉蓉吴晓巍王婧王少帅赵晓霞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性别因素年龄因素
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随访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参加ROOTS项目缺血性卒中患者5年间二级预防执行情况。方法电话随访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神经科门诊参加ROOTS项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5年间一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病情变化、危险因素控制及终点事件等资料,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评估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情况。结果 (1)5年后的随访,死亡4例,被拒绝4例,联系方式更改5例,共失访13例,失访率为10.74%,最终收集108例;最终有9例患者复发缺血性卒中一次,1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出现脑出血,不良预后者(m RS评分≥3分)有9例,占8.33%。(2)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为61.11%、21.30%,与横断面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年前相比,患者因病情好转或认为无效而自行停药是此两类药物使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影响两种药物长期服用的因素,提示医疗付费方式、合并高血压病与文化程度分别影响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使用(P<0.05),年龄、性别对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无明显影响。(3)规律使用降糖药物者其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未使用药物组(P<0.05)。(4)吸烟人数较5年前明显减少,且BMI处于正常范围者增多(P<0.05)。结论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执行不理想,仍与指南要求有较大差距,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李羚李常新吴晓巍王婧王状状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随访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被引量:3
2019年
脑发育性静脉畸形(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DVA)是一种多发于幕上的良性血管畸形,其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因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常被误诊或漏诊。文章从DVA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冯向星李常新吴晓巍李羚徐隋意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脑静脉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术
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脑动脉病被引量:6
2017年
脑小血管病是以卒中和认知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可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recessive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RASIL)属于遗传型脑小血管病,在中国、日本、西班牙、希腊等地均有报道,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和基因检测。CARASIL在MRI上表现为弥漫性白质异常信号和皮质下多发性梗死,为HTRA1基因突变所致。
刘燕李常新吴晓巍李作鹏李羚洪莎
关键词:脑白质病丝氨酸内肽酶类
山西省209例缺血性卒中病人二级预防状况的多中心随访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中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登记项目中山西省参与病人的目前二级预防状态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宣教状况。方法在2015年研究基础上,于2018年9月—2018年11月再次对该队列研究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主要为电话随访,收集一般信息、药物使用、危险因素控制、复发及终点事件等资料。结果共纳入病人209例,年龄(65.76±10.36)岁,男133例(63.64%)。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率由68.91%下降至63.16%,依从性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好转自行停药”,其次为“服用中药、不良反应及医生未建议”,回归分析可知经济条件优越或合并高血压病可促进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血糖及体重控制率分别占95.45%、87.08%,均较2015年改善(P<0.05)。定期静脉输液预防卒中仍有42例病人,但较2015年减少(P<0.001)。在卒中复发方面,合并心脏疾病易再发卒中,适量锻炼可减少卒中复发。结论山西省缺血性卒中病人在血糖、体重控制率较2015年好转,对输液预防卒中再发的不正确观念有所改善,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服用的长期依从性仍不乐观,需要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建立更完善的随访机制,定期指导卒中的二级预防。
李慧娟李常新李羚张海柳吴晓巍李淼郭学英刘锦峰任旭东王玉芬徐隋意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健康宣教多中心队列研究
双侧猎人弓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1年
猎人弓综合征(bow hunter’s syndrome,BHS)又称旋转型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相关综合征,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其常见诱因为单侧颈部旋转。BHS由Sorensen[1]于1978年报道1例因转头射箭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病例时首次命名,其特征是颈部在生理范围内旋转或拉伸诱发的可逆性同侧或对侧椎动脉闭塞。BHS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骨赘、纤维带形成、颈椎间盘突出、肿瘤[2]或其他压迫颈椎的解剖学结构异常。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过程中由于头部位置改变导致的单侧或双侧椎动脉闭塞是诊断BHS的金标准[3]。本文报道了一例通过动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dTCD)和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诊断的BHS病例,并从病因、机制、分型、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对BHS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任倩倩房亚兰李羚吴晓巍李常新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颈椎间盘突出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骨赘解剖学结构
穹窿梗死被引量:6
2018年
穹窿梗死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单纯穹窿梗死常不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主诉症状较少,相关表现多由家属提供,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文章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病例报道,从穹窿解剖学、血液供应、梗死病因、临床表现及可能的机制、影像学特征等方面对穹窿梗死进行了综述.
席富春李常新吴晓巍李羚徐隋意
关键词:穹窿记忆障碍脑血管循环
电针对脑梗死灶周胶质细胞及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赵文栋李常新吴晓巍李羚王状状
关键词:电针治疗胶质细胞MCAO神经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