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希峰
-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四种新鲜蔬果中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从新鲜蔬果中提取酪氨酸酶,对得到的酪氨酸酶提取液分别进行动力学研究,计算酶的活性。方法:从苹果、马铃薯、紫茄子、雪梨中提取酪氨酸酶,以邻苯二酚溶液为底物,测定不同浓度的酪氨酸酶活性,建立动力学方程。结果: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409 nm处,不同蔬果中,苹果、马铃薯、紫茄子及雪梨的酪氨酸酶活性分别为194.62 U/g、135.39 U/g、156.81 U/g及239.12 U/g。结论:以邻苯二酚为底物,以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测定酪氨酸酶的活性,效果好。
- 李乐坤陈珊珊李坤荣陈远云罗琳何琳滕希峰
- 关键词:吸光度酪氨酸酶活性
- 盐酸小檗碱-胆盐复合物滴丸促进小檗碱口服吸收的体内外评价
- 2022年
- 照不同物质的量比制备盐酸小檗碱(BH)与4种胆盐[胆酸钠、牛磺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牛磺脱氧胆酸钠(STD)]复合物。根据复合率结果选取BH与STD的复合物(物质的量比1∶1)。然后将该复合物制成滴丸,以期提高小檗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以滴丸的硬度、圆整度、丸重差异、体外溶出率等为指标,筛选了滴丸基质及其与复合物的比例。结果显示,优化滴丸基质组成为聚乙二醇(PEG)6000和PEG 400,二者质量比为4∶2,基质与BH-STD复合物的质量比为9∶1。差示扫描量热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结果证实了BH-STD及其滴丸(BH-STD-DP)的形成。3批BHSTD-DP的20 min体外溶出率均大于90%。大鼠分别灌胃给予BH和BH-STD-DP的混悬液,BH-STD-DP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08.41%,提示其能显著提高小檗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 许弘裕黄传利滕希峰何琳龙晓英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胆盐复合物滴丸体外溶出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吲哚美辛口服自微乳剂的处方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吲哚美辛口服自微乳剂的处方。方法考察吲哚美辛在各种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根据结果绘制伪三元相图,寻找自微乳区域;以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为自变量,透光率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中各种溶媒筛选的多元线性回归及多项式拟合,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处方中吲哚美辛、桉叶油、吐温20、二乙二醇单乙醚占自微乳处方的含量分别为3.1%、15.6%、56.3%、25%;透光率为98.8%±0.17%,平均粒径为14.57±0.77 nm;处方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为0.20%。结论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能快速、方便地得到吲哚美辛自微乳剂的处方,所建模型预测性良好。
- 邹国盛麦韵炫张小灵陈先枚何思仪何妙玲滕希峰
- 关键词:吲哚美辛伪三元相图
- 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剂的稳定性及离体皮肤渗透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制备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并进行稳定性及离体皮肤渗透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结合研磨法制备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以单因素试验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利用Franz扩散试验考察脂质体凝胶与普通凝胶的经皮渗透规律。结果: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32.7±14.1)nm,Zeta电位为(+33.54±1.95)mV,平均包封率为(73.04±1.24)%(n=3),药物含量(3.17±0.13)mg/g(n=3);室温下,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为细腻半透明浅白色胶体,室温下稳定,但在光照和40℃、60℃下不稳定;体外透皮试验表明,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的累积透过量显著大于普通凝胶剂(P<0.05),药物透皮速率与皮肤蓄积量亦显著大于普通凝胶(P<0.05)。结论: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剂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能促进药物的透皮渗透,并保证药物的持续释放。
- 时军王芳滕希峰黄嗣航
- 关键词: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剂
- 盐酸雷洛昔芬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盐酸雷洛昔芬是由美国FDA批准上市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该药水溶性差,首过效应大,导致了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2%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但自微(纳米)乳剂、微球、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晶体等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提高盐酸雷洛昔芬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盐酸雷洛昔芬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盐酸雷洛昔芬的新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 张雪秋王润亿郭琳黄钛绚赖金梅方晓琴滕希峰何琳
- 关键词:盐酸雷洛昔芬新型给药系统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豨桐凝胶贴膏的提取工艺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优化豨桐凝胶贴膏的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豨莶草的有效成分奇壬醇、臭梧桐的有效成分芹菜素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研究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考察指标的影响。结果豨桐凝胶贴膏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水,每次2 h,提取3次。采用优选出的工艺进行提取,奇壬醇质量分数为2.568 mg/g,芹菜素质量分数为0.055 89 mg/g,干膏率为22.09%。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为豨桐凝胶贴膏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 黄诗莹张丽娟柯龙华彭云娇刘瑶沈芸霞陈远云何琳滕希峰
- 关键词:豨莶草臭梧桐
- 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中藁本内酯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GC)测定当归药材中藁本内酯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当归中藁本内酯含量,考察各地当归品质状况。方法以峰面积按外标法定量,测定甘肃、云南、四川及贵州四省六地当归中藁本内酯的含量,并作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当归中藁本内酯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甘肃产当归中藁本内酯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三省,九寨沟产区亦较高。
- 南海军滕希峰王峰张宏意谭玉彬
- 关键词:当归藁本内酯
- 不同种源高良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高良姜的遗传多样性,探求各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高良姜种质资源及优良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8个种源地的高良姜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将扩增出的条带作为原始矩阵,用NTSYSpc-2.11F软件计算并分析高良姜种质间的相似度,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通过筛选得到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 120个DNA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 044个,多态性位点平均为92.57%;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将8个种源地的高良姜种质分为3类。结论:高良姜种质间存在较高多态性,遗传多样性丰富。
- 杨全张春荣陈虎彪滕希峰唐晓敏
- 关键词:高良姜种质资源AFLP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杨酸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水杨酸25℃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为其制剂的设计与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摇瓶法及HPLC法,Water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47∶53);柱温:室温;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考察25℃水杨酸在水中,p H值1.0盐酸溶液,p H值2.0,3.0,4.0,5.0,6.0,7.0,7.8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平衡溶解度及Papp。结果25℃下水杨酸在水中平衡溶解度为(2.205±0.020)mg·m L^(-1),Papp为(6.18±0.08);在p H值1.0盐酸溶液,p H值2.0,3.0,4.0,5.0,6.0,7.0,7.8磷酸盐缓冲液中平衡溶解度分别为(1.169×10-3±7.40×10-6),(2.250±0.010),(2.410±0.010),(2.694±0.003),(5.208±0.010),(5.826±0.006),(6.255±0.030),(3.353±0.070)mg·m L^(-1),相应的Papp分别为(16.39±0.19),(4.23±0.07),(6.03±0.11),(5.56±0.10),(1.25±0.01),(0.27±0.001),(0.08±0.001),(0.07±0.002)。结论水杨酸的平衡溶解度随溶液p H值增大而增大;Papp随着p H值的增大而减小。其溶解度小,脂溶性小,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的Ⅳ类药物。
- 滕希峰王峰李坤荣陈珊珊叶鹏何琳李国全
- 关键词:水杨酸平衡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 吲哚美辛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IDM-SMEDD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给予IDM-SMEDDS(给药剂量按IDM计为8.0 mg/kg),采用HPLC法测定IDM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以IDM原料药制备混悬液作为参比,绘制两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DAS Ver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IDM-SMEDDS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权重因子为1/C2,IDM混悬液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权重因子为1/C^2;大鼠口服IDM-SMEDDS的C_(max)为42.56μg/m L、T_(max)为1 h、AUC0-48 h为814.25(μg·h)/m L,口服IDM混悬液的C_(max)为9.72μg/m L、T_(max)为6 h、AUC0-48 h为134.57(μg·h)/m L。结论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可以提高吲哚美辛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 滕希峰李钟方壬德李国全黄诗莹何洋何琳
- 关键词:吲哚美辛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药动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