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晖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植物
  • 4篇优势植物
  • 4篇湿地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高原湿地
  • 2篇湿地植物
  • 2篇林地
  • 2篇林地流转
  • 2篇光合作用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典型案例研究
  • 1篇典型湿地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特...

机构

  • 10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云南省社会科...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作者

  • 10篇李晖
  • 3篇王行
  • 3篇田昆
  • 3篇孙梅
  • 2篇许俊萍
  • 2篇张贇
  • 1篇肖德荣
  • 1篇宣宜
  • 1篇赵俊臣
  • 1篇李丽萍
  • 1篇岳海涛
  • 1篇刘振亚

传媒

  • 3篇绿色科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财经信息...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变化对云南湿地植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指出了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而且存在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和植被,因此成为研究温度变化对湿地植被影响的理想区域。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升高与降低分别对云南湿地植被造成的影响,以期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影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李晖
关键词:温度变化光合作用
湿地挺水植物关键指标分解特征研究
2021年
为揭示湿地生态系统中挺水植物凋落物的分解特征,在云南高原湿地选取不同生境下典型广布的水葱和香蒲2种挺水植物,对其生长旺盛期、立枯、倒伏、沉水4个阶段的植物凋落物叶片及水底底泥样品进行采集,测定分析2种植物凋落物的物理、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等关键指标在完整分解周期中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分解期内,2种凋落物的氮、磷、半纤维素和灰分含量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富集-释放”特征;铁含量呈富集上升的趋势,表现为“富集”特征;钾、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则呈释放下降的趋势,表现为“释放”特征。处于沉水阶段的凋落物,其干物质含量、灰分、磷含量、半纤维素含量与前期分解阶段的凋落物之间产生明显的差异性,表明当凋落物接触到水体后其关键指标将发生显著变化,沉水阶段是挺水植物完整分解周期内的重要拐点。在整个分解周期内,2种凋落物的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穿刺力度、元素含量(氮、磷、铁、钾)、木质素、纤维素以及半纤维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具有趋同性,这些指标的分解动态变化规律可能在不同挺水植物的分解中具有普适性。
刘耘硕曹仁杰李晖王陈里田昆王行
关键词:挺水植物湿地凋落物分解过程
海拔变化对高原湿地优势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利用云南高原独特的立体地形和立体气候,选取滇西北代表性高原湿地纳帕海生长的世界广布植物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和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分别将两种植物连同其生长的土壤单元原位移至海拔逐渐降低的两处高原湿地(拉市海湿地和昆明滇池流域),分析随海拔梯度下降的区域气候条件差异对两种植物生长周期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移出地纳帕海相比,移至拉市海和滇池后,植物萌芽期的水葱和茭草叶绿素在拉市海分别增加了22.54%和11.17%,在滇池分别增加了68.77%和29.2%;叶绿素荧光参数值也均随海拔的逐渐降低而升高或降低,滇池的这些数值较拉市海分别升高或降低约1.2—3.0倍。海拔的降低促使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的最大值(PhiPSⅡ_(max))和CO_2同化速率相对应的量子产量的最大值(PhiCO_(2max))升高,拉市海分别增至13.96%和25.42%、89.87%和27.08%,滇池分别增至24.09%和46.48%、114.77%和84.33%。两种植物生长期和凋落期的这些参数变化与萌芽期相同,但生长期各项数值的增长率或下降幅度较萌芽期高且变化明显,而凋落期的增长率或下降幅度却比萌芽期低。说明两种广布植物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指标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升高,表明海拔下降有利于两种广布植物光合能力的提升,但光合同化的株高生长速度却远远超过茎粗生长,这种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两种广布种最终衰亡。
李晖李晖刘国栋王行孙梅王行岳海涛孙梅戴强
关键词:气候变化高原湿地优势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
农户承包土地林地流转的收益情况及相关研究观点评析
2011年
我国农户之所以愿意将自己承包的土地林地转让出去.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比自己耕种的收益要高一些:社会上之所以有人有企业有资本愿意受让农户承包的土地林地.原因在于有利可图:地方政府之所以积极性很高地推动土地林地流转.
赵俊臣李晖
关键词:林地流转地方政府资本企业
湿地植物水葱叶围真菌群落动态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植物叶围存在大量真菌,它们伴随着植物从新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下的植物生境调控着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滇西北地区典型湿地挺水植物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在生长盛期阶段(A)、立枯阶段(B)、倒伏阶段(C)、沉水阶段(D)的植物叶片以及底泥(E)样品进行采集,使用超声水浴+剧烈震荡的方法收集叶围微生物,提取DNA,以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对ITS片段进行测序,获得叶围真菌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信息。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的生长、衰落与死亡,叶围真菌群落的α和β多样性均显著升高,群落结构复杂性增加,不同样品之间的异质性增高,群落组成差异逐渐增大。在属水平上,处于生长盛期和立枯阶段的叶围优势真菌分别为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和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随着植物倒伏并沉入水体,赤霉菌属(Gibberella)和瓶霉菌属(Phialophora)逐渐侵入叶围成为优势菌。生长盛期、立枯、倒伏、沉水阶段植物样品之间的共有OTU数目仅为22个,而沉水样品与底泥之间的共有OTU数目多达99个,表明伴随植物死亡过程,叶围真菌群落与底泥真菌群落逐渐趋于一致。本研究揭示了水葱生长至死亡分解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为研究湿地植物叶围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鹏飞李晖刘耘硕闫鹏飞肖德荣张贇王行
关键词: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真菌多样性
一种生理实验用水生植物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理实验用水生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箱体内的第一隔板将箱体分为控制腔和培养腔,所述箱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容纳箱内的第...
孙梅张贇李晖许俊萍刘振亚
文献传递
区域气候条件变化对高原湿地优势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影响。云南高原湿地是我国高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生态系统相比,高原湿地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全球气候变暖对其影响也更为剧烈。植物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维持整个高原湿地得以正...
李晖
关键词:区域气候变化高原湿地优势植物光合作用
文献传递
晋宁县双河乡农林地流转的典型案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云南省晋宁县双河乡4个典型农地林地流转案例的调查和比较分析,从市场机制、资金流转、监督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李晖宣宜
气候变化下横断山典型湿地优势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积累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指出了高原湿地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其作为生态屏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流域安全起到了关键的指示作用。以高原地区典型湿地纳帕海(海拔3260 m)为研究对象,将茭草(IaniaCuciflora)与水葱(Scirpus abernaemontani)2种湿地优势植物整体连同其土壤基质移至海拔更低的丽江拉市海湿地(海拔2437m)与昆明滇池流域(海拔1886m),利用其独特的立体气候特征来分析研究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生物量增加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经过6年的自然演化后,2种纳帕海湿地优势植物茭草与水葱移至拉市海后与原生环境相比生物量分别增加50.9%和49.9%,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39.87%和47.31%;移至滇池流域后相比拉市海湿地茭草生物量增加20.3%,水葱生物量增加18.8%,二者的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40.05%和37.82%,表现出温度升高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负反馈。通过分析三个研究地不同气候,相同植物-土壤基质的条件下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的异同,揭示了气候变化下纳帕海湿地植物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互联系,为保护滇西北湿地生态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阮书鹏田昆刘国栋李晖
关键词:高原湿地植物生物量土壤有机碳气候变化
横断山区湿地优势植物水葱种子繁殖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
2018年
选择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横断山区纳帕海湿地、拉市海湿地以及滇池流域为采样地点,研究这些区域的湖滨带优势植物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种子繁殖性状,包括穗长、小穗数、每穗种子产量、种长、种宽以及种长/种宽等指标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策略。结果显示:除种宽外,上述水葱种子繁殖性状在不同采样地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年均气温和最暖月均气温的变化是影响水葱种子繁殖性状的主要原因,其中穗长主要受年均气温和最暖月均气温的共同影响,小穗数和种长主要受年均气温的影响,每穗种子产量和种长/种宽主要受最暖月均气温的影响,而种宽与本研究所有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温度是影响横断山区湿地植物种子繁殖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而降水和饱和大气压差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
王志保田昆管东旭李晖张依南冯春慧孙梅
关键词:水葱种子繁殖环境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