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斌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综合治疗食管多原发癌22例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食管多原发癌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2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同一手术组收治的471例单发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22例食管多原发癌手术采用剖胸食管切除者18例,经裂孔食管切除者4例;接受术前化疗者8例,术后化疗者15例,其中手术前、后均予化疗者6例。471例单发食管癌患者手术采用剖胸食管切除者423例,经裂孔食管切除者60例:接受术前化疗者148例,术后化疗者267例,其中手术前后均予化疗者101例。22例多原发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41.9%.中位生存期为29.2个月:471例单发食管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4.7%,中位生存期46.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食管多原发癌治疗效果较差:广泛的食管切除在此类患者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辅以积极的全身综合治疗.
- 马少华杨合利梁震熊宏超秦斌陈克能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骨与软组织肿瘤肺部“寡转移”或“寡转移”的外科治疗结果:单中心144例预后分析
- 康晓征黄真闫万璞戴亮付浩杨合利杨永波范梦颖梁震熊宏超秦斌牛晓辉陈克能
- 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影响术后瘘的发生率
- 2018年
- 目的食管癌切除术是胸外科大型复杂手术,学习曲线长,术后并发症尤其是瘘长期困扰医生及患者,本研究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与术后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16-2015-12-3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单一手术组完成的90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A组21例、B组24例和C组45例,比较各组术后瘘发生率及手术相关因素。结果术后瘘发生率A、B、C组分别为28.6%、29.2%和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手术时间A组为(322.9±47.3)min,显著长于B组的(264±24.1)min和C组的(277±3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血量A组为(302.4±84.4)mL,B组为(206±66.5)mL,C组明显降低为(158.9±5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20.7±10.0)d,B组(21.4±12.8)d,C组则减少为(13.6±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食管癌切除术的学习曲线与术后瘘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学习初期术后瘘的发生率较高,随着学习曲线的完成而逐渐下降。胸外科医生应循序渐进,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手术技能,从而降低术后瘘的发生率。
- 熊宏超付浩杨合利秦斌
-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切除术
- 颈段食管癌施行保留咽和喉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远期疗效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以胸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颈段食管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单一手术组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施行以胸外科保留咽、喉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的41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与同期同一手术组治疗的480例非颈段食管癌进行比较。结果41例颈段食管癌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岁。接受术前化疗30例.术后化疗25例,手术前后均予以化疗21例,术后放疗6例。除4例仅行探查手术外,另37例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颈部吻合,其中1例围手术期死亡。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并顺利出院的36颈段食管癌患者术后1、3、5和8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8%、52.6%、35.1%和35.1%:而同期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并顺利出院的457例非颈段食管癌患者的1年、3年、5年和8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0%、54.3%、45.0%和3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以胸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颈段食管癌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远期疗效。
- 马少华秦斌申潞艳梁震康晓征戴亮陈克能
- 关键词:食管肿瘤颈段食管切除术
- 第8版TNM分期体系下外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
- 康晓征周海涛戴亮闫万璞付浩杨永波杨合利范梦颖梁震熊宏超秦斌陈克能
- HOXA13与食管鳞癌预后及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 石琦申潞艳付浩闫万璞戴亮康晓征熊宏超梁震秦斌陈克能
- 单一医生组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治疗的长期随访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总结单一医生组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治疗的长期随访。方法:数据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前瞻性数据库。分析纵隔肿瘤数据库中以根治切除为目的患者的远期生存。结果:本组常见肿瘤依次为胸腺上皮肿瘤95例(50%),神经源性肿瘤26例(13.7%),纵隔生殖细胞肿瘤26例(13.7%)。全组患者行R0切除者179例(94.2%),R2切除者8例(4.2%),单纯探查者3例(1.6%),术后30d内死亡2例。胸腺上皮肿瘤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92.7%和85.7%。根据Masaoka-Koga分期,Ⅰ、Ⅱ、Ⅲ和Ⅳ期胸腺上皮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1%、90%和37.5%。多因素分析显示Masaoka-Koga分期是胸腺上皮肿瘤手术后独立预后因素。A+AB+B1型与B2+B3型胸腺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与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源性纵隔肿瘤多为良性,完整切除后均长期生存。结论:纵隔肿瘤组织学复杂,根据其来源、性质、部位及大小来决定治疗。虽然本组患者生存良好,但单一医生组很难做到前瞻性,大样本研究。因此,对纵隔肿瘤尤其是胸腺上皮肿瘤亟需大样本,多中心合作的前瞻性研究,以找到合理的治疗方式。
- 付浩陈克能梁震熊宏超康晓征戴亮闫万璞杨永波杨合利秦斌
- 关键词:原发性纵隔肿瘤胸腺上皮肿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