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斌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10篇颅内
  • 8篇栓塞
  • 8篇静脉
  • 7篇动静脉
  • 7篇动脉
  • 6篇并发
  • 6篇并发症
  • 5篇动静脉畸形
  • 5篇动脉瘤
  • 5篇动脉狭窄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静脉畸形
  • 5篇畸形
  • 5篇成形术
  • 4篇血管成形
  • 4篇血管成形术
  • 4篇症状
  • 4篇症状性
  • 4篇支架成形术

机构

  • 15篇河南省人民医...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郑州大学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河南宏力医院
  • 1篇济源市人民医...
  • 1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许斌
  • 10篇李天晓
  • 9篇吴培
  • 9篇徐善才
  • 9篇白卫星
  • 8篇贺迎坤
  • 8篇史怀璋
  • 6篇季智勇
  • 4篇刘珍
  • 3篇王春雷
  • 3篇高成
  • 3篇廉庆北
  • 3篇王子亮
  • 3篇何艳艳
  • 2篇代全德
  • 2篇徐忠海
  • 1篇初明
  • 1篇李鑫磊
  • 1篇朱良付
  • 1篇薛绛宇

传媒

  • 6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介入放射...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月-2011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2例,对其中24例实施球囊扩张支架治疗,38例实施自膨式支架治疗。按Mori分型观察两组患者残留狭窄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①对62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球囊扩张组术后的血管狭窄率从术前的(83±8)%降至术后即刻的(10±5)%,自膨式支架组术后狭窄率从术前的(81±11)%降至术后即刻的(17±10)%。②球囊扩张组24例患者中,有7例(29.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自膨支架组有4例(10.5%)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但若剔除手术操作因素,仅比较支架相关缺血并发症,显示自膨式支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8,5.3%)明显低于球囊扩张组(7/24,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从病变特点观察,显示MoriC型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中,自膨式支架较球囊扩张支架用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术后残余狭窄率,自膨式支架比球囊扩张支架高。
徐善才许斌吴培季智勇史怀璋
关键词: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成形术并发症
经颈静脉入路栓塞治疗后循环动静脉畸形的初步观察
2022年
目的初步观察经颈静脉入路栓塞治疗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血)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脑血管病科采用经颈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14例后循环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0~90 d门诊随访患者有无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mRS≤2分为预后良好。术后90~180 d复查头颅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将DSA显示无静脉早显定义为完全栓塞。结果14例患者中,经颈静脉入路栓塞技术成功13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11例,残留病变2例;另1例栓塞失败。术后1周内发生脑出血6例,脑梗死1例;其中1例脑出血患者死亡。出院时mRS0分1例,1分5例,2分4例,5分3例。术后90d随访时,失访1例;余1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1例。10例患者完成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8.8±3.3)个月(3~30个月);结果显示8例完全栓塞,1例再发弥散型血管畸形,1例畸形血管团仍有少量残留。结论初步观察发现,经颈静脉入路栓塞治疗后循环AVM的技术具有可行性,疗效较好,可作为传统手术的补充治疗方法。
白卫星康晓雨许斌贺迎坤李天晓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后循环静脉入路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评估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39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39例患者共40处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中椎动脉颅内段9处,基底动脉31处。1例患者因支架到位困难,仅行球囊扩张。共成功置入Wingspan支架39枚,手术成功率98%(39/4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78.09±12.01)%,术后残留狭窄率为(16.53±12.59)%。4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4/39),其中1例死亡,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随访8—42个月,平均(25.0±10.8)个月,有2例出现症状性再狭窄(狭窄程度〉50%),其中1例是支架置入失败的患者。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许斌史怀璋徐善才季智勇吴培
关键词: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
颅内支架成形术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导致出血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完成的366例颅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有14例发生出血并发症,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36-76岁,平均(57±12)岁。以接受手术的前100例为界限分为前期手术组和后期手术组。分析导致出血的原因,探讨如何预防及处理出血并发症。结果本组颅内支架成形术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3.8%(14/366),前期手术组发生率10.0%(10/100)、后期手术组发生率1.5%(4/266)。其中6例出血并发症与手术操作相关,1例是微导丝置于远端分支动脉时刺破动脉、1例球囊扩张时导致血管破裂、1例将球囊于支架内再次扩张后发生出血、3例微导丝头端突然前蹿刺破了分支动脉;8例与过度灌注相关,其中3例为适应证掌握不严格所致;死亡6例,重残3例,轻瘫痪2例,3例无神经功能缺失。结论颅内支架成形术出血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但术者可以在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许斌史怀璋徐善才季智勇吴培初明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脑出血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 2009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单中心完成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127例(责任血管狭窄率为50%~99%)的临床资料。以应用球囊扩张支架的前20例和自膨式支架的前20例为界,将病例分为非成熟期和成熟期。观察术中及术后7 d所有不良事件,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127例中,10例(7.9%)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出血性卒中3例(2.4%),缺血性卒中6例(4.7%,4例为小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0.8%)。死亡3例(2.4%),重残2例。②非成熟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5%,7/40)高于成熟期患者(3.5%,3/87),P<0.05。性别、年龄、狭窄程度、支架类型及病变位置对并发症无影响。剔除手术操作因素造成的4例(均在非成熟期),后循环病变的并发症发生率(11.1%,5/45)高于前循环(1.2%,1/82),P<0.05。③分层分析显示,应用球囊扩张支架,后循环病变并发症发生率(25.0%,4/16)高于前循环病变(1.7%,1/59),P<0.05;应用自膨式支架,后循环病变并发症发生率(6.9%,2/29)低于球囊扩张支架(25%,4/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术者接受严格训练的前提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相对安全的;处理后循环病变的相对风险较高,而使用自膨式支架可能会降低其风险。
史怀璋徐善才高成季智勇王春雷吴培刘珍廉庆北许斌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血管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围手术期比较
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原因,发病率因人种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显示,中国人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更高。而其中基底动脉狭窄相关卒中常伴有更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WASID试验证实尽管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许斌吴培徐善才
文献传递
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高压合并颅内静脉窦狭窄的单中心随访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特发性颅高压(IIH)合并颅内静脉窦狭窄(CVS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脑血管病区收治的26例IIH伴局限性CV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颅内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后行临床随访,观察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并发症和新发症状.通过影像学随访评估支架内及支架旁的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26例患者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共置入27枚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静脉窦狭窄消失.术后原狭窄处的压力梯度较术前明显下降(中位压力梯度分别为0、14 mm Hg,1 mm Hg=0.133 kPa,P<0.001).术前的耳鸣症状(3例)均消失,头痛(14例)及视力障碍(23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一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或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4例(15.4%,4/26)有短暂性支架置入侧头痛,于支架置入后3~5 d内消失.术后3个月,26例患者中,高颅压2例,颅内压偏高6例,颅内压正常18例;与术前(高颅压26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6例患者获得中位时间为52.5个月(5~116个月)的临床随访,原有症状均无复发,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行眼底及视野检查的22例患者的视盘水肿均消失,12例(54.5%)视野好转,10例(45.5%)视野恢复正常.17例患者完成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个月(3~7个月),所有患者的颅内静脉窦均通畅,支架形态、位置良好,无支架内或支架旁再狭窄.结论 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治疗IIH、矫正CVSS有效,并发症较少,总体随访效果满意.
康晓雨白卫星许斌贺迎坤徐田明刘耀李天晓
关键词:颅内高压血管成形术随访结果
支架与药物治疗非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年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血流重建措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本研究主要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对非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纳入2011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因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行支架植入治疗的住院患者21例为支架组,男15例,女6例;年龄46-73岁,平均(59.3±9.5)岁;高血压16例,糖尿病7例,
杨加青买孝莲许斌郑献召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颈内动脉狭窄生活质量
乙醇靶向消融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既往乙醇超选择性血管内治疗已广泛应用于颅外动静脉畸形.血管在注入乙醇后,血红蛋白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原生质沉淀、血管壁内皮细胞层剥脱、血管壁内弹性膜层节段性损坏,这些过程联合在-起导致血栓迅速形成,血管永久性闭塞.但将该技术应用于颅内动静脉畸形仍较少,近日我院颅内血管畸形专科成功实施-例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的乙醇靶向消融术,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报告如下.
贺迎坤白卫星李天晓许斌康晓雨袁龙涛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消融术靶向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畸形
腔内置入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的短期疗效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观察腔内置入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复杂颈内动脉动脉瘤的技术特点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至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治疗中心行腔内治疗的6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34~70岁,平均(56±13)岁。6例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股动脉入路于载瘤动脉置入PED覆盖动脉瘤颈,围手术期给予双抗血小板处理。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及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术后1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并对动脉瘤栓塞情况进行Raymond分级。结果6例均为未破裂动脉瘤,PED置入手术均获技术成功。其中3例为单独PED置入,3例为PED置入加弹簧圈栓塞;6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操作相关并发症,且末次随访均具有较好预后(mRS评分〈2分)。随访时间1.5~4.8个月,中位随访2.8个月;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瘤体仍然显影(Raymond分级均为3级),但术后3个月造影复查2例,显示动脉瘤获有效闭塞(Raymond分级≤2级)。结论PED置入治疗复杂颈内动脉动脉瘤安全可行,短期随访有效。
白卫星许斌梁晓东李天晓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