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黏膜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酪氨酸
  • 1篇蛋白酪氨酸激...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球
  • 1篇十二指肠球部
  • 1篇皮内
  • 1篇球部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学
  • 1篇黏膜组织
  • 1篇胃黏膜
  • 1篇腺瘤
  • 1篇腺瘤组织
  • 1篇瘤变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洪波
  • 2篇张东海
  • 2篇祁晓莉
  • 2篇商晓青
  • 1篇张轶华
  • 1篇王珺

传媒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97例内镜与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探讨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内镜检查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日至2011年5月20日共20个月期间检查的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97例,比较内镜下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的关系。结果 ①内镜下表现可分为息肉样隆起与颗粒样增生改变两类。②病理学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包括:胃黏膜异位25例(25.8%),十二指肠慢性炎症62例(63.9%),布氏腺增生9例(9.3%),管状腺瘤1例(1.0%)。③本组病例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为1.05%(97/9 186),与整体病例比较无性别间差异(P〉0.1);患者年龄范围在19-85岁之间。“布氏腺增生”组患者年龄与其余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001),管状腺瘤组因仅1例而未做比较。④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5.12,P〉0.05);内镜其他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χ^2=23.63,P〉0.05)。⑤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内镜观察与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9.68,P〈0.05),内镜下观察到的息肉样增生及颗粒样增生改变在病理学诊断的各组之间比率不同。⑥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25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食管癌。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在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改变或颗粒样增生改变,但明确诊断需要取黏膜组织做病理学明确诊断。病理组织学可表现为胃黏膜异位、十二指肠慢性炎、布氏腺增生及腺瘤样改变。
张东海祁晓莉王珺商晓青刘洪波
关键词:十二指肠隆起病变胃黏膜内镜病理组织学
PTK7在不同级别结肠腺瘤组织及瘤旁非肿瘤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7(Protein tyrosine kinase-7,PTK7)在不同级别结肠腺瘤组织及瘤旁非肿瘤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31例结肠腺瘤组织标本,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TK7蛋白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肿瘤黏膜组织中PTK7检出率为29.6%(8/27),腺瘤组织中为77.4%(24/31)。瘤旁非肿瘤黏膜组织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051,P>0.05)。非肿瘤黏膜组织与腺瘤组织PTK7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织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PTK7表达与性别(P=0.198)或年龄(P=0.198)之间有相关性。结论:PTK7参与结肠腺瘤的发生发展,其阳性表达对结肠肿瘤的早期干预有提示意义,PTK7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候选生物标志物。
张东海祁晓莉张轶华商晓青刘洪波
关键词:结肠腺瘤上皮内瘤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