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洋

作品数:11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蛇绿岩
  • 4篇铁矿
  • 4篇绿岩
  • 4篇铬铁矿
  • 3篇铁矿床
  • 3篇矿床
  • 2篇岩浆
  • 2篇岩石
  • 2篇岩体
  • 2篇生物组
  • 2篇皮秒
  • 2篇微生物
  • 2篇矿物
  • 2篇激光
  • 2篇激光光学
  • 2篇铬铁矿床
  • 2篇光纤
  • 2篇光学
  • 2篇峰值功率
  • 2篇高峰值功率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南京中科神光...
  • 1篇南京先进激光...

作者

  • 11篇白洋
  • 5篇苏本勋
  • 4篇陈晨
  • 4篇陈晨
  • 4篇肖燕
  • 3篇刘霞
  • 3篇白洋
  • 2篇王子薇
  • 2篇王兆坤
  • 2篇周军
  • 2篇李秋瑞
  • 2篇邹峰
  • 1篇周美夫
  • 1篇林伟
  • 1篇袁力行
  • 1篇吴闻迪
  • 1篇王静
  • 1篇高东林
  • 1篇张福锁
  • 1篇何兵

传媒

  • 2篇中国激光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4MW峰值功率皮秒光纤激光系统的光谱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提出了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的皮秒光纤激光系统。该系统将重复频率为29.87 MHz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作为种子源。采用预放系统并结合声光调制器将种子源的重复频率降至574kHz。MOPA结构基于棒状光子晶体光纤(PCF),利用PCF大模场、高增益的特点直接对脉冲宽度为30ps的脉冲进行放大,有效抑制了自相位调制效应引起的光谱展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系统的5dB光谱线宽与光脉冲峰值功率成比例,该系统最终输出了近衍射极限、峰值功率为3.4 MW的皮秒脉冲(输出功率为20 W时,光束质量因子M2=1.01),最高平均输出功率为21.86 W,脉冲宽度为11.1ps,中心波长为1030.74nm,5dB光谱线宽为1.75nm。
白洋邹峰王子薇王兆坤李秋瑞漆云凤何兵周军
关键词:激光光学高峰值功率自相位调制
根际生命共同体:协调资源、环境和粮食安全的学术思路与交叉创新被引量:58
2021年
植物营养学研究近年来在植物养分高效分子机理、植物-微生物互作、根际互作与微生态调控、农田养分管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进展。然而,当前如何协调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环境可持续性仍面临巨大挑战。针对这一重大问题,本文提出“根际生命共同体(Rhizobiont)”学术思路,围绕“根际互作与养分高效”这一重大科学命题,构建“植物-根系-根际-菌丝际-土体及其微生物”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体系,突破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关键界面互作机制,阐明根际生命共同体结构、功能及其在养分活化、吸收与利用中的作用机制,建立共同体多界面互作增效的生物学调控新途径,开辟植物-土壤-微生物交叉创新领域,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创新有助于破解粮食安全、资源高效、环境保护多目标协同的难题,支撑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文章指出了根际生命共同体与养分高效研究的重点方向与内容,尤其是深入揭示和调控植物第二基因组——微生物组的作用正成为农业科学的研究前沿。
申建波白洋白洋储成才储成才袁力行张林崔振岭张福锁
关键词: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
根系发育和微生物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被引量:17
2021年
根系是高等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不仅起着固着植物于土壤的作用,而且也是植物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植物的很多活动,如养分的吸收利用,逆境胁迫的耐性以及植物免疫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依赖其相关根系微生物的密切协助.因此,根系及根系微生物组无论对植物基本的生长发育,还是对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可塑性生长发育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根型"和"健康的根系微生物组"是作物在正常条件下高产稳产的基础,更是作物在恶劣条件下持续稳产和高产的重要保障.植物根系相关的基础理论突破及其与作物育种的结合已迫在眉睫.将根系构型和根系微生物组改良纳入分子育种设计战略,符合我国"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育种方向.深入研究作物根系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和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的互作机制,将"理想根型"的筛选纳入未来作物育种体系,实现"理想株型"和"理想根型"深度融合,是我国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丁兆军丁兆军
关键词:根系发育
高峰值功率皮秒脉冲棒状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被引量:11
2016年
高峰值功率的超短脉冲激光器在激光精细微加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超大模场光纤为增益介质对超短脉冲激光进行功率放大,是实现高光束质量、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输出的有效技术手段。以脉冲宽度、重复频率可调的1030nm锁模光纤激光器为种子光源,通过多级全光纤功率预放大和以超大模场棒状光子晶体光纤(PCF)为增益介质的功率放大器,搭建了高峰值功率皮秒脉冲光子晶体光纤放大器系统。实验研究了棒状PCF放大器的输出特性,在脉冲宽度为30ps时实现了峰值功率为2.94 MW的近衍射极限激光放大输出。
王子薇王兆坤邹峰吴闻迪李秋瑞白洋周军
关键词:激光光学光纤放大器超短脉冲激光器高峰值功率
玉米可利用气生根进行高效生物固氮被引量:2
2019年
植物自种子萌发开始,就一直与环境微生物相互作用.这些微生物可以多种方式促进植物生长,吸收营养,抵抗逆境胁迫,被称为“植物微生物组”[1,2].
王超王超
关键词:生物固氮气生根环境微生物植物生长种子萌发逆境胁迫
阿拉斯加型岩体的基本特征、成岩过程及成矿作用被引量:10
2020年
阿拉斯加型岩体是一类具有独特的岩性环带状结构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常呈链状分布于汇聚板块边缘。其形成时代跨度较大,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分布,以中生代最为发育。大部分阿拉斯加型岩体规模较小,出露面积约12~14 km2或更小,平面上呈近似同心环状结构,垂直剖面上呈管道状。岩体中心为纯橄岩,向外依次包括异剥橄榄岩、橄榄单斜辉石岩、单斜辉石岩、角闪单斜辉石岩、角闪石岩和辉长岩。造岩矿物为橄榄石、单斜辉石、角闪石等,副矿物为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等,超镁铁质岩石中少或无斜方辉石,斜长石仅出现在边缘的辉长质岩石中。磁铁矿在单斜辉石岩和角闪石岩中为常见矿物,含量最高达15%~20%。阿拉斯加型岩体的主量元素成分揭示所有岩石均为与拉斑玄武质岩浆分异有关的亚碱性堆晶岩。微量元素成分上显示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和较低的微量元素含量,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矿物化学特征上,橄榄石富镁且Fo值变化较大;单斜辉石主要为富Ca的透辉石,其成分变化具有弧堆晶趋势;角闪石主要是镁角闪石和韭角闪石;铬铁矿富集Fe-Al,贫Cr。这些特征揭示,该类岩体成因明显不同于层状岩体和阿尔卑斯型岩体。综合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阿拉斯加型岩体形成于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其母岩浆为受到熔/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水玄武质岩浆。各岩相为未受明显地壳混染的同源母岩浆在地壳深度结晶分异的产物。阿拉斯加型岩体的岩浆体系具有含水且高氧逸度的特征,其通常为铂族元素和铬铁矿矿床的重要载体,无或少铜镍矿化。
崔梦萌白洋白洋苏本勋肖燕苏本勋潘旗旗肖燕
关键词:地球化学岩石成因
新特提斯洋俯冲起始的地质记录:土耳其南部蛇绿岩和变质底板被引量:3
2018年
在现行板块构造理论的框架下,板块的初始俯冲是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发生转变的重要过程,亦是理解板块运动的关键节点。在俯冲起始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地质记录,分别为一系列地球化学成分多样的岩浆活动、SSZ型蛇绿岩、变质底板和玻安岩及其对应的铬铁矿床。特提斯造山带作为公认的研究板块构造理论尤其是初始俯冲的关键场所,一直备受地学界的重视。而土耳其南部构造带作为特提斯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确定亚欧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缝合线存在的重要标志。该南部构造带是研究新特提斯洋俯冲起始的理想场所,上述关于俯冲初始的四个地质记录均保存良好,且有如下方面的重要特点:1)不同地区的镁铁质岩石甚至同一地区的镁铁质岩石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从似洋中脊玄武岩,到过渡型岩石类型和玻安质岩石均有发育; 2)大部分蛇绿岩具有完整的序列,各单元及变质底板岩石中普遍发育侵入的基性岩脉,产状多变,是多期岩浆事件的产物; 3)蛇绿岩下部通常发育一套角闪岩相变质底板,且其年龄与蛇绿岩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 4)蛇绿岩中普遍发育铬铁矿床,以高Cr型为主,部分蛇绿岩中还赋存高Al-高Cr的过渡型铬铁矿,均被认为是幔源岩浆与地幔橄榄岩反应的产物。因而,这些地质体完整记录了新特提斯洋形成-俯冲-消减的演化过程。
陈晨苏本勋陈晨苏本勋林伟褚杨刘霞肖燕
关键词:蛇绿岩铬铁矿床
蛇绿岩铬铁矿成矿新模型:流体不混溶作用被引量:9
2021年
尽管富水流体参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形成过程已被广泛提及,但流体的作用和机制仍缺乏天然样品的证据证实.文章对保存完好的土耳其Kızıldağ蛇绿岩和研究程度较高的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铬铁矿床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系统总结,展示了流体活动的证据,探讨了铬铁矿结晶与岩浆演化过程中流体不混溶的关系,进而建立了铬铁矿成矿的新模型.在该模型中,侵入大洋岩石圈地幔的岩浆通过岩浆通道相连接进而形成一系列的小岩浆房,铬铁矿微晶吸附岩浆中的流体形成含铬铁矿的不混溶液滴,这种不混溶铬铁矿液滴由于密度较小在岩浆房中悬浮并随岩浆向上运移.在岩浆混合、对流及运移过程中,分散的含铬铁矿的液滴不断聚合形成更大的富铬铁矿不混溶液滴.大的不混溶液滴从边部向核部逐渐结晶铬铁矿,捕获或圈闭的熔/流体发生结晶作用形成各种各样的矿物包裹体.不混溶的含铬铁矿的液滴在岩浆房中大量聚集则形成“不混溶液滴池”,此时大量铬铁矿原地结晶形成豆荚状铬铁矿,同时释放吸附的流体导致岩浆房中流体的富集.释放的流体由内向外逐渐渗滤到围岩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造成矿体与围岩中矿物内部和矿物间的元素变化和同位素分馏.因此,玄武质岩浆上涌过程中流体不混溶作用对铬铁矿的成矿作用至关重要.
苏本勋刘霞陈晨刘霞陈晨陈晨白洋Ibrahim UYSAL张鹏飞
关键词:铬铁矿流体不混溶矿物包裹体蛇绿岩
Fe-Mg同位素在蛇绿岩中铬铁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被引量:12
2018年
蛇绿岩中铬铁矿床成因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寄主蛇绿岩存在成因争议、产出状态不清、矿石及围岩矿物组合单一以及主要矿物成分简单但矿物包裹体复杂多样.针对这些研究瓶颈,率先对西藏普兰和罗布莎、土耳其Kizildag和Kop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和铬铁岩进行了全岩和单矿物Fe-Mg同位素的探索性研究工作.结果表明:(1)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具有较均一的Fe-Mg同位素组成,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地幔橄榄岩相似;(2)铬铁岩中铬铁矿和橄榄石之间存在明显的Fe-Mg同位素分馏,铬铁矿多具有比共存橄榄石轻的Fe同位素组成,与地幔橄榄岩中的尖晶石和橄榄石相反,Mg同位素变化较大;(3)铬铁矿和橄榄石的Fe-Mg同位素主要受控于结晶分异和Fe-Mg交换,且这两个过程造成的同位素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因此,Fe-Mg同位素在揭示铬铁矿母岩浆来源、性质及成矿过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苏本勋肖燕陈晨肖燕陈晨陈晨彭青山
关键词:蛇绿岩铬铁矿FE同位素MG同位素
生物技术助力黑土地保护性利用的应用与思考被引量:7
2021年
我国东北黑土地经过60年高强度利用和不合理耕作导致其有机质减少、碳氮严重失衡、微生物群落失稳等一系列退化过程,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黑土有机质含量降低是黑土退化的核心问题。生物是一切有机质的源泉,生物驱动的有机质动态平衡是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及土壤质量的基础。然而,东北水热资源限制致使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质转化困难,制约了黑土质量提升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黑土粮仓)"设立了"黑土地产能和质量提升的现代生物学技术"攻关任务;该攻关任务围绕绿肥等生物驱动的土壤有机质动态平衡机理、秸秆低温腐解的生物学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研发黑土质量提升相关的变革性、颠覆性生物技术,突破黑土有机质转化技术瓶颈,促使黑土地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趋于良性平衡,为黑土地质量和产能提升提供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宋显伟张保才白洋潘多峰邓向东王竑晟孙波曹晓风
关键词:生物技术黑土地绿肥秸秆腐解微生物肥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