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五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例报道及相关实验研究
- 目的 报道5例丝状真菌所致真菌性鼻窦炎病例.方法 分析5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鼻分泌物或鼻粘膜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直接镜检和培养无法确定致病菌种属.经分子生物学方...
- 姚丽敏张雪万喆王全桂余进
- 关键词:真菌病鼻窦炎
- 少根根霉肿胀孢子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产生Th1及Th17适应性免疫应答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初步探究宿主对少根根霉的免疫识别模式及适应性免疫机制。方法提取野生型及Card9缺陷小鼠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BMDCs),将使用和未使用Syk抑制剂的BMDCs与肿胀期及静止期少根根霉孢子孵育,24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23、IL-1β和IL-12分泌情况。提取并分离小鼠na?ve T细胞,并与已被不同时期孢子刺激的BMDCs共孵育,4 d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7A和IFN-γ分泌情况,收集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分化情况。将静止期与肿胀期孢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使用Confocal显微镜观察孢子表面β-葡聚糖暴露情况。将肿胀期孢子与可溶性Dectin-1、Dectin-2、TLR2和MMR共孵育,检测结合情况。结果肿胀期而非静止期少根根霉孢子可以刺激野生型小鼠的BMDCs产生细胞因子IL-23、IL-1β和IL-12,并诱导Th17和Th1细胞分化,肿胀期少根根霉孢子刺激T细胞分泌的IL-17A和IFN-γ明显高于静止期孢子。使用Syk抑制剂抑制后,肿胀期孢子刺激野生型小鼠BMDCs产生细胞因子与T细胞分化的能力明显降低。Card9缺陷小鼠的BMDCs经肿胀期孢子刺激后产生细胞因子和T细胞分化的能力低于野生型小鼠。Confocal显微镜显示,在肿胀期而非静止期少根根霉表面出现了β-葡聚糖的暴露。可溶性蛋白结合实验显示肿胀期孢子表面有可以与Dectin-1和TLR2结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结论肿胀期少根根霉孢子可能因为表面暴露了能与Dectin-1结合的β-葡聚糖,从而刺激BMDCs分泌细胞因子IL-23、IL-1β和IL-12,诱发T细胞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IL-17A和IFN-γ,这一反应是Syk-Card9通路依赖的。
- 姚丽敏张淑贞万喆李若瑜余进
- 关键词:骨髓来源细胞少根根霉
- 5例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及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报道5例丝状真菌所致真菌性鼻窦炎病例。方法分析5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鼻分泌物或鼻黏膜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结合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致病真菌为茄病镰刀菌、烟曲霉、黄曲霉、波氏假阿利什霉和萝卜镰刀菌。4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控制病情,效果均良好。结论真菌性鼻窦炎致病真菌多样,分子生物学可做准确鉴定,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姚丽敏张雪万喆王全桂余进
- 关键词:真菌病鼻窦炎
- 少根根霉肿胀孢子诱导小鼠树突样细胞产生Th1及Th17适应性免疫反应
- 目的初步探究宿主对少根根霉的免疫识别模式及适应性免疫机制。方法提取野生型小鼠及Card9缺陷小鼠的BMDCs,将使用Syk抑制剂和未使用Syk抑制剂的BMDCs与肿胀期及静止期少根根霉孢子孵育,24h后采用Elisa法检...
- 姚丽敏张淑贞万喆李若瑜余进
- 关键词:树突细胞少根根霉
- 文献传递
- 我国致病性枝顶孢霉药物敏感性研究
-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致病性枝项孢霉对10种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38-A2方案,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9株致病性枝顶孢霉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
- 姚丽敏万喆李若瑜余进
- 关键词:微量肉汤稀释法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