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风英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民教育问题分析
- 2014年
- 社会性别是西方国家研究教育的一种很普遍的视角,但在我国则非常有限。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两性的差异在教育领域的多重表现背景下,"因性施教"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从社会性别的视角下关注公民教育问题不仅很必要,而且应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做出努力,构建性别平等的公民教育体系。
- 郭风英
- 关键词:社会性别公民教育
- 转型期: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以湖北省L市X集团改制社区为个案被引量:4
- 2007年
-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单位社会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社区建设走向高潮。在全国的社区建设热潮中,"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的出现,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如何构建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使之适应社会转型和社区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L市X集团改制社区的案例分析,为社区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验证。
- 郭风英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优势视角用于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被引量:5
- 2013年
- 优势视角本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念,笔者在尝试将其融于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过程中,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教学,能够有效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正能量,赋予学生更加正向积极的自我评价,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资源优势、更加乐观自信、更具有专业信心。因此,这既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创新;既使学生从中受益,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 郭风英
-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教学
- 国家治理进程中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化建构被引量:4
- 2014年
- 社会治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包含了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运行体系和工具体系等。社会治理体系的各个构成要素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影响社会治理的运行和效能。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要坚守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并以此指导社会治理的运行和操作,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运转和目标的达成,同时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实践中,完善和更新社会治理理念,用先进的治理理念指导社会治理实践。
- 郭风英
- 关键词:社会治理
- 土地流转进程中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变革
- 2011年
- 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消解:在村庄的产业结构和村民的生活方式上均可以反映出来。由此导致乡村基层社会结构重构:基层社会自治组织、社区治理机制以及居民的参与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 郭风英
- 关键词:土地流转城乡统筹产权改革社会管理体制
- 体制涅槃: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基于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理论探索被引量:5
- 2016年
- 缘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认识的差异,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治理问题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基于此理论视角,中国学者在分析社会治理问题时形成了不同的分析思路,预设了不同的操作路径。主张重塑"国家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的"主体性互构论",强调在社会治理中实现"国家在行动、市场在行动、社会在行动",推动"国家、市场、社会"之间合作共治、互构互强,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相呼应,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 郭风英
- 关键词:社会治理合作伙伴社会管理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管理思想及现实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被提到国家治理的层面。尽管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具有本质的区别,但两者之间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因而,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社会管理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其中关于国家职能与社会管理、公共需求与社会管理、党的领导与社会管理、公共权力与社会管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管理等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资源。
- 郭风英
- 关键词:恩格斯列宁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 多重制度继替整合:单位改制社区利益关系重构被引量:6
- 2011年
- "单位改制社区"利益关系重构是社区利益不断分化和整合的动态过程,实质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重新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发性、诱致性、强制性制度资源导入和交替作用,共同推动社区利益关系的重构。实践证明,不同的制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的效能和作用的力度存在差异性,几种制度的有效兼容可以促进社区利益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
- 陈伟东郭风英
- 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及实现途径
- 2007年
- 构建和谐社会从提出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它既是治国的理想,又是治国的方略和机制,也是治国的结果和目的,是目的和过程的统一。而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我们用科学的理论支撑来论证,并用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和推进,从而将构建和谐社会从理论的可能性转化为实践的现实性。
- 郭风英
- 关键词:和谐社会客观必然性现实性
-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及理论探索被引量:4
- 2013年
- 国家与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两大基本领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两者的关系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出现了"国家优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优于国家"、"国家-社会合作互动"等理论,国家-社会分析视角也由此确立并不断发展。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等理论模型,尽管面临着"洋理论"是否能"本土化"的质疑,但也为解释中国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路径。
- 郭风英
- 关键词: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