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炜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新年
  • 1篇新年献词
  • 1篇周末
  • 1篇外衣
  • 1篇南方周末
  • 1篇话语变迁
  • 1篇集体记忆
  • 1篇记忆
  • 1篇《南方周末》

机构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篇章震
  • 1篇范炜

传媒

  • 1篇新闻界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1997-2016)理想的“外衣”:《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与集体记忆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自1996年以来,《南方周末》转型成为南中国一份主流的政经大报,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地嵌入在中国社会、中国新闻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本文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过去二十年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探讨《南方周末》与中国新闻界、中国社会呈现出何种变迁关系,《南方周末》在此过程中如何定位自身媒体角色和社会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中,《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被再次提起,不同的行动主体又为何对此进行集体记忆,其间又有何种社会意涵。研究发现:1.过去二十年中,《南方周末》经历了启蒙者、记录者/监督者和解释者等角色认知的变迁,总体上处于"混合型"的角色认知。另外,由于调查的式微,《南方周末》被迫转变为解释者角色。新年献词极力塑造《南方周末》的职业权威和合法性,但其所倡导的社会观念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借助往年焦点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策略行为",是"事件驱动"而非"价值驱动"。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话语实践受到总体政经结构、地方宣传领导人更迭和职业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2.在社交媒体上,微博用户总体建构了《南方周末》曾出现过"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光荣与梦想"。在论述"过去-现在"、"理想-实践"和"传统媒体-互联网冲击"三类关系的话语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江艺平退休"和"沈灏被抓"的焦点事件中,网民话语都指向职业模范的离场与"倒塌",映射《南方周末》光辉不再。但也有差异,"江艺平退休"指向新闻业的"时代结束","沈灏被抓"指向中国媒体"制度缺陷"。3.话语若从组织化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其周围的结构性条件和行动主体将发生位移,原本的话语也将赋予新的社会意涵。
章震涂胜彬陈席元宋磊晨能青青范炜
关键词:南方周末新年献词话语变迁集体记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