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刺激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切开
  • 2篇切开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2篇拔管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术后患者
  • 1篇吞咽
  • 1篇吞咽功能
  • 1篇吞咽功能训练
  • 1篇吞咽功能障碍
  • 1篇气管切开术
  • 1篇气管切开术后
  • 1篇气管狭窄
  • 1篇切开术
  • 1篇切开术后
  • 1篇卒中患者

机构

  • 4篇佛山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彭基
  • 3篇郭燕华
  • 2篇魏晓群
  • 1篇刘翠华
  • 1篇彭小文
  • 1篇何慧斌

传媒

  • 2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站起-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分分别为(18.96±3.37)、(25.58±4.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42±3.15)、(16.36±3.5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步行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TUGT为(15.86±4.69)s,短于对照组的(23.54±4.1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1, P=0.000<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TUGT为(8.42±1.13)s,短于对照组的(18.97±2.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4, P=0.000<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探讨和推广。
彭基张盘德刘翠华彭小文何慧斌曾义新赵荣旺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脑卒中
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出现拔管困难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同济康复医院行因原发病需气管切开术,术后拔管困难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拔管困难以气管狭窄为主,是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进行3周左右治疗后,有2例患者因原发病控制不理想,未能成功拔管,其余38例患者成功拔管,成功拔管率98.0%。结论拔管前的准备、可弯曲支气管镜的运用可提高拔管功能率。
彭基郭燕华魏晓群
关键词:拔管困难气管切开气管狭窄
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该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肺部感染情况及置管时间。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5.0%,研究组为4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置管时间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有效缩短颅脑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拔管时间,减少肺部感染,经济安全性高。
彭基郭燕华魏晓群
关键词:康复训练拔管
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3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吞咽动作、刺激咽部、局部按摩、冷疗、手法推拿及肌电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康复治疗,藤岛一郎评分评估疗效。结果训练后通过吞咽功能及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显效率94.4%,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
彭基郭燕华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吞咽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