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 追寻“自觉之声”——从德语《世界文学图史》到鲁迅《摩罗诗力说》
- 2023年
- 青年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借鉴域外文化资源,创成其独特的思想论述,《摩罗诗力说》就是典型的例子。以往的研究揭示了日文、英文材源形塑《摩罗诗力说》的关键作用,本文则强调以舍尔《世界文学图史》为代表的德语世界文学史为鲁迅的书写思路提供了参照。一方面,《世界文学图史》糅合了赫尔德与黑格尔两种关于世界与民族的论述,鲁迅以章太炎的“不齐而齐”“文学复古”思路为中介,接受了赫尔德尊重民族特殊性、复兴民族传统的立场,借助重构世界文学体系催生民族自觉。另一方面,《世界文学图史》浸透浪漫民族主义文学观,张扬想象力与民族性,推崇拜伦主义诗人。鲁迅既标举“神思”“心声”,借文学贯通个体与民族,又以“反抗”“复仇”为依归,建构摩罗诗人谱系及形象,着力激发中国文学的“自觉之声”。
- 崔文东
- 关键词:《摩罗诗力说》
- 逃离与新生:上海影人南下香港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集中考察1937至1949年间上海影人南下香港的几次潮流,追溯影人行踪,探讨影人批量流徙及个体迁移的深层原因,更力图从几个侧面追问影人离沪、到港前后对于沪港电影的繁复影响,希望引起研究者对那段严酷时代中"影人南下"、"影人离散"议题的关注。
- 薛峰崔文东
- 关键词:逃离中考
- 青年鲁迅·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摩罗诗力说》材源考论被引量:2
- 2023年
- 青年鲁迅汲取日本资源,《摩罗诗力说》是最为典型的例证。以往学者仔细考证出文章分论的材源,本文则全面调查出总论参照的九种日文著作。《摩罗诗力说》具有文学理论性质,总论直接摘译关涉“国民文学”“纯文学”概念的三种日文文学理论;与此同时,文章饱含文学批评色彩,总论从六种日文世界文学史、国民文学史和国民诗人传记中引述资料,以证成其观点。
- 崔文东
- 关键词:《摩罗诗力说》
- 翻译国民性:以晚清《鲁滨孙飘流续记》中译本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笛福在《鲁滨孙飘流续记》(The Fa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中对中国人大肆诋毁,可谓种族主义话语的体现。然而受国民性批判大潮影响,该书在晚清中国却备受瞩目,接连出现三部中译本。三位译者翻译原著中的中国人形象,旨在激励国人,救亡图存,他们通过保留、删改、增饰等方式改造了种族主义话语,建构国民性话语,批判国民性,影响深远。但是译者均借助殖民主义文化的权威表达个人见解,未及反思殖民主义文化霸权证明自身正当性的理论假设,参与塑造了不平等的中西文化权力关系。
- 崔文东
- 关键词:翻译国民性晚清种族主义
- 义与利的交锋:晚清《鲁滨孙飘流记》诸译本对经济个人主义的翻译与批评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旨在探讨晚清时期中国译者翻译《鲁滨孙飘流记》中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方式,以及译者的文化心态。在英国文学传统中,鲁滨孙被视为经济个人主义的化身,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离家冒险,在人际交往中以金钱为标尺。而在晚清,中国译者视鲁滨孙的冒险精神为救亡图存的手段,可是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与儒家伦理格格不入,亦与救国无关,注重义利之辨的中国译者必须设法处理这一文化冲突。于是三位译者用儒家伦理或国民论述刻意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虽然具体翻译手法不同,但是基本倾向一致,可以看出译者是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选择性地挪用西方文学与文化,改造中国传统。
- 崔文东
- 关键词:晚清翻译小说儒家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