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痤疮
  • 2篇复方甘草酸
  • 2篇复方甘草酸苷
  • 2篇甘草酸
  • 2篇甘草酸苷
  • 1篇多糖核酸
  • 1篇异维A酸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治疗慢性荨麻...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特应性
  • 1篇特应性皮炎
  • 1篇皮炎
  • 1篇强力霉素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4篇惠州市皮肤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吴海娟
  • 1篇邹循辉
  • 1篇曾抗
  • 1篇石丽君
  • 1篇李利豪
  • 1篇黄小雄

传媒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度痤疮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重度痤疮患者在临床中采用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86例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实验组给予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低于对照组的5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度痤疮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吴海娟
关键词:重度痤疮复方甘草酸苷
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探究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儿。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造成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和临床特征。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家族过敏史、被动吸烟史、居住地离公路或者街道<100 m、出汗、气候急剧变化以及近两年装修或置换新家具为主要影响因素。婴儿<6个月,受累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屈伸和肘窝、腋窝;伴随症状主要是干皮症、慢性头皮脱屑和耳郭下裂隙。婴儿6~12个月,主要的受累部位为头、面部、躯干、四肢伸侧、四肢屈侧和肘窝、腘窝;伴随症状主要是干皮症、慢性头皮脱屑。婴儿年龄13~23个月,受累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躯干、四肢和肘窝、腘窝;伴随症状主要是干皮症。结论患特应性皮炎的婴儿的主要受累部位为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屈伸和肘窝、腋窝,皮疹以急性湿疹为主要的表现。在母亲怀孕期间,要注意避免被动吸烟,注意家族过敏史,居住地离公路较近时要注意进行防护,备孕时尽量不要更换家具或者进行装修,减少喂养宠物。
吴海娟
关键词:婴儿期特应性皮炎影响因素
强力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强力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112例Ⅰ型及Ⅱ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强力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力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5.00%、92.86%,均高于对照组的7.14%、6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联合应用强力霉素与复方甘草酸苷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强力霉素,同时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海娟
关键词:玫瑰痤疮强力霉素复方甘草酸苷疗效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的检测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水平的检测。方法用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联合用药组60例、单独用药组63例,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和5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血浆eotaxin、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西替利嗪治疗(88.3%比63.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otaxin、TNF-α和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otaxin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浆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种方案治疗后血浆eotaxin、TNF-α和IFN-γ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用西替利嗪治疗比较,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后血浆eotaxin水平下降程度(13.27±4.11比8.12±2.58,t=8.3654,P〈0.05)和TNF-α水平下降度(12.38±3.95比10.32±3.41,t=3.1005,P〈0.05)更为显著,且IFN-γ水平升高程度(17.06±5.24比12.54±4.07,t=5.3573,P〈0.05)更为显著。结论BCG—PSN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西替利嗪治疗。
石丽君曾抗李利豪吴海娟邹循辉黄小雄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FN-Γ水平卡介菌多糖核酸肿瘤坏死因子Α慢性荨麻疹干扰素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