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旭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蛋白
  • 2篇平滑肌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对比剂
  • 1篇心型
  • 1篇心型脂肪酸结...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小板
  • 1篇抑瘤
  • 1篇抑瘤素M
  • 1篇抑制血小板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点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粘附分子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5篇黄旭
  • 4篇曹丰
  • 3篇王亚斌
  • 3篇陈韵岱
  • 2篇郭晓旭
  • 1篇戴志飞
  • 1篇李宝民
  • 1篇乔红玉
  • 1篇蒲传强
  • 1篇冯旭阳
  • 1篇余新光
  • 1篇马强
  • 1篇郭梅
  • 1篇李生
  • 1篇李雪梅
  • 1篇汪奇
  • 1篇许梦琪
  • 1篇韩东
  • 1篇陈敏

传媒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现代神经疾病...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脉斑块内骨桥蛋白靶向的新型超声对比剂的制备及体外实验研究
2017年
目的骨桥蛋白(OPN)在动脉易损斑块中高表达,本研究通过构建偶联骨桥蛋白(OPN)抗体的聚乳酸(PLA)纳米颗粒,实现OPN的超声纳米分子成像。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PLA纳米颗粒,经碳二亚胺法进行聚乙二醇(PEG)亲水性修饰和OPN抗体偶联,得到OPN靶向的超声成像纳米探针。对探针进行表征,CCK-8法检测探针毒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细胞摄取,超声诊断仪进行体外超声成像。结果 PLA纳米颗粒呈球形或类球形,水合粒径为(267.60±82.40)nm;CCK-8毒性实验显示,经不同浓度探针(0.00~0.50 mg/ml)的孵育后,各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OPN的纳米颗粒在泡沫细胞内摄取明显增多(P<0.05);乳胶管超声成像见纳米探针在反向脉冲谐波成像(PIHI)模式下显示为点状密集高回声影像。结论本实验构建的靶向OPN纳米探针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在体外与OPN高表达的泡沫细胞模型特异性结合,超声成像效果良好。
苟田田陈敏王亚斌韩东乔红玉黄旭许梦琪汪奇戴志飞冯旭阳曹丰
关键词:骨桥蛋白超声造影剂
抑瘤素M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发病基础,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病理过程,主要病理机制是慢性血管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细胞凋亡及新血管形成等,许多与炎症相关的标志物已被作为监测AS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新靶点,其中抑瘤素M( OSM)在AS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现已证实OSM除了在黑色素瘤、肝脏再生和慢性炎症如风湿性关节炎、肺和皮肤炎性疾病中具有生物效应,在AS疾病中也发挥作用,本文对OSM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黄旭陈韵岱曹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抑瘤素M平滑肌细胞
包载肝孤核受体激动剂并靶向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脂质体纳米探针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衍生因子导致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血小板衍生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关键事件.且在血小板衍生因子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已有报道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肝孤核验受体激活后通过抑制成视网膜细...
黄旭曹丰陈韵岱郭晓旭王亚斌马强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影响的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一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1次/d,n=65),另一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1次/d,n=57),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H-FABP水平。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H-FABP含量为(9.4±2.3)ng/ml,瑞舒伐他汀组为(8.9±2.7)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阿托伐他汀组H-FABP水平为(3.8±3.1)ng/ml,瑞舒伐他汀组为(2.6±2.2)ng/ml,两组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均会使血清中H-FABP水平明显下降,且服用瑞舒伐他汀药物组下降更为明显。
黄旭王亚斌郭晓旭苟田田曹丰陈韵岱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特点与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特点和经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9例以顽固性头痛、头闷和颅内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采用头部MR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立诊断,并施行经颈内动脉、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或静脉窦内支架血管成形术并协同长期抗凝治疗。结果治疗前MR检查显示颅内出血和静脉(窦)内血栓形成;脑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脑静脉明显扩张、瘀滞,脑动脉至静脉窦间的血液循环时间显著延长(>11s),尤其静脉期(>5s)。治疗后130例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治疗有效率达93.5%(130/139);并发症发生率0.7%(1/139);病死率2.2%(3/139)。对92例患者随访3个月~7年,1例死亡,91例疗效稳定,无明显复发。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主要病理表现为静脉回流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可确定诊断;连续应用纤溶药物和长期抗凝治疗可获显著效果。
李宝民李生黄旭郭梅李雪梅余新光蒲传强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影像学特点血管内治疗顽固性头痛颅内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