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官
-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气管主支气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CT表现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气管主支气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气管主支气管IMT的临床、CT资料,术前9例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9例IMT,6例发生于16岁以下儿童。颈段气管2例,胸段气管3例,左主支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1例。病灶最大径0.6~2.6 cm,平均(1.72±0.68)cm。5例表现为腔内生长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3例为腔内外生长的椭圆形结节,1例为腔内外生长的不规则结节。动脉期5例轻、中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静脉期病灶均进一步强化, 8例明显强化,1例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气管主支气管IMT多发生在16岁以下儿童,多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生长的结节,渐进性明显强化,综合分析可以诊断IMT,最终仍需病理确诊。
- 杨新官杨新官董骁梁嘉敏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肺原位腺癌的高分辨率CT表现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肺原位腺癌(AIS)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患者共48个AIS的HRCT表现,分析其部位、病灶数量、大小、密度、边缘、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含气征、胸膜牵拉凹陷征及与邻近胸膜的距离。结果:45例中,共48个病灶。14个位于左上肺,16个位于右上肺,7个位于左下肺,4个位于右中肺,7个位于右下肺;32例为单发AIS,3例并发2个AIS,10例伴发AAH和(或)MIA;病灶长径4~19.2 mm,其中41个长径≤10 mm;病灶均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HU。结节边缘清晰39个,分叶征5个,毛刺征3个,空泡征10个,细支气管含气征3个,胸膜牵拉凹陷征8个。30个病灶距离邻近胸膜≤10 mm,占62.5%。结论:AIS均表现为pGGN,平均CT值为(-611±82.76)HU,病灶小于20 mm,边缘清楚;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少见。HRCT有助于AIS的显示和早期诊断。
- 彭浩胡俊娇黄麟雯缪淑芳徐健博周莹盈潘小环李靖煦杨新官关玉宝
- 关键词:磨玻璃密度结节高分辨率CT
- CT影像组学对肺癌精准诊断及预测评价肺癌异质性的模型构建
- 第一部分CT影像组学鉴别不典型孤立性肉芽肿与实性肺腺癌的研究 研究背景: 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和影像研究热点,其中有分叶征和毛刺征的肺部孤立性肉芽肿结节(GN)很难从CT的形态特征上与实性肺腺癌(S...
- 杨新官
- 关键词:肺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分级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改变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CT表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COP患者29例,其中21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随诊,随访时间1~38个月。结果23例(79.3%)为多发病灶,病灶位于双肺20例,单肺3例,其中14例为多发实变,3例为多发磨玻璃样变,6例为实变及磨玻璃样病灶并存;6例(20.7%)为单发病灶,其中4例为片状肺实变,1例为实性结节,1例为片状部分实性密度影;16例(55.2%)伴有条索样改变。9例(31.0%)COP患者可见“反晕征”表现。11例(37.9%)COP患者伴有轻度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治疗21例,治疗后病灶大部分吸收14例,完全吸收2例;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游走性。结论COP最常见的表现是肺实变影和磨玻璃样变影,肺实变多表现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和胸膜下分布,磨玻璃样变分布不具有特异性。CT上出现“反晕征”对诊断COP有一定提示作用。糖皮质激素对部分COP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梁嘉敏杨新官董骁陈烨颖关玉宝
- 关键词: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糖皮质激素
- EGFR突变与ALK重排型肺癌的影像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8年
- 肺癌的治疗进入到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等驱动基因的个体化分子靶向"精准"治疗的时代。影像组学在预测肺癌EGFR突变、ALK重排具有一定的价值。阐述有关EGFR突变和ALK重排肺癌靶向治疗的相关知识,对肺癌上述2种基因有关的影像组学表型特征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杨新官杨新官
- 关键词:肺癌EGFR突变
- ^(18)F-FDG PET/CT诊断复发性多软骨炎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RP患者(RP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及密度,计算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绘制ROC曲线,评价病灶SUV_(max)对RP的诊断效能。结果 28例RP患者中24例见气管及支气管密度增高、边界模糊及管壁增厚;4例见喉软骨密度增高、管壁水肿及增厚,边界模糊。共91个病灶,均位于鼻软骨、双侧耳廓软骨、肋软骨、喉软骨、气管及支气管软骨5个部位,各部位病灶SUV_(max)均高于对照组相同部位(P均<0.01)。ROC曲线结果示肋软骨、喉软骨、气管及主支气管软骨、双侧耳廓软骨SUV_(max)对RP的诊断价值均较高(AUC均>0.9),鼻软骨诊断价值中等(AUC=0.71)。结论RP患者^(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可同时显示多部位病灶,有助于RP诊断。
- 陈烨颖潘小环关玉宝杨新官刘海平陈萍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 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穿刺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上皮样血管肉瘤的CT表现,术前均做CT检查。结果 6例肿瘤灶最大径2.4-9.8 cm,CT平扫密度不均匀,1例伴有结节状钙化,增强扫描6例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见坏死区;3例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5例表现为病灶同侧胸膜广泛不均匀增厚、受侵犯,胸腔少-中量积液,胸廓不同程度塌陷;1例胸膜局限性牵拉、增厚、受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6例CD34、CD31、Vimentin均为阳性。结论肺上皮样血管肉瘤在CT上呈恶性肿瘤表现,胸膜广泛性增厚和受侵犯/转移、伴有胸腔积液是其常见表现,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 赵建江杨新官董骁关玉宝余德洪赵永华
- 关键词:肺肿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病理学
- 多原发肺癌的CT表现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多原发肺癌(MPLC)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分析其预后及生存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确诊并至少具有3年随访数据的MPLC患者共9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检验。结果:93例患者中,同时性多原发肺癌86例(92.5%),异时性多原发肺癌7例(7.5%);男性47例(50.5%),女性46例(49.5%);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年龄58岁;有吸烟史33例(35.5%);肺气肿22例(23.7%);Ⅰ期患者62例(66.7%),Ⅱ期12例(12.9%),Ⅲ期15例(16.1%),Ⅳ期4例(4.3%)。93例患者中共有205个原发肿瘤病灶,以腺癌为主(94.2%),最大径0.4~8.3 cm,中位数1.9 cm。CT多表现为双原发肺癌(81.7%),48例(51.6%)为肺部实性结节/肿块伴GGN,30例(32.3%)为多发GGN;病灶有分叶148例(72.2%)、毛刺118例(57.6%),血管集束征115例(56.1%)、胸膜凹陷征125例(61.0%)。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为94.6%,无病生存率为84.9%。吸烟史(P=0.016)、肿瘤最大径(P=0.036)、胸膜凹陷征(P=0.045)、支气管截断征(P=0.024)为影响MPL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PLC以腺癌最常见,最大肿瘤病灶多具有原发性肺癌的典型CT表现;肺部实性结节/肿块伴单发或多发GGN、肺部多发GGN应首先考虑到MPLC的可能。MPLC的预后较好,吸烟史、肿瘤大小、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可使MPLC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
- 张文超张文超李靖煦关玉宝杨新官夏亭亭陈烨颖董骁
- 关键词:多原发肺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预后